APP下载

超声在附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02-12郭勇军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附睾炎附睾尾部

郭勇军

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超声科,江苏盱眙 211700

附睾炎是临床泌尿外科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尤其青壮年发病率较高[1-2]。附睾炎经常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附睾位于睾丸的上端及后缘部位,附睾管长约4~5 m,蟠曲构成体部和尾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以及腹股沟部伴有牵扯痛、阴囊肿大、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严重可导致局部红肿、肿痛、发热等症状的产生。该病通常继发于前列腺炎或尿道感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为此,针对早期附睾炎疾病给予明确的诊断依据,对于附睾炎患者的预后而言,意义重大[3-4]。该文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2013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72例附睾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在该院收治的72例附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其中门诊患者36例,年龄10~70岁,病程1 h~3 d,平均年龄(15.63±3.2)岁;住院患者 36 例,年龄8~75 岁,病程 3 h~7 d,平均年龄(16.42±3.5)岁;以上7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其中包括:红肿、压痛、下坠感、一侧或双侧胀痛。全部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平均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与治疗方式

1.2.1 检查方式 对门诊和住院附睾炎患者均采用GE LOGIQ7,GE LOGIQ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高频探头频率为10~13 MHz。嘱患者采取仰卧位,将阴茎轻轻向上牵拉固定于耻骨上腹壁,嘱患者两腿分开,使阴囊充分暴露,并将探头进行横切面、纵切面、冠状面以及多平面进行检查,可清晰显示附睾及睾丸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情况,同时部分患者出现的睾丸鞘膜积液可与健侧或存在双侧附睾炎患者可与正常值进行对比。并采取彩色多普勒进行观察附睾、睾丸的血流及分布情况。

1.2.2 治疗方式 对该院72例附睾炎患者均采取抗炎药物治疗,应给予患者对细菌敏感类药物,采取静脉用药1~2周后,嘱患者口服抗菌类药物2~4周。如用抗炎治疗无效者,应对患者实施调整抗生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3个月后见疗效。

1.3 诊断依据与统计学分析

患病一侧的睾丸较对侧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如出现液化形成脓肿的状态时,内部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回声区或多个小无回声灶形成的蜂窝状低回声团。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流信号(CDFI)显示增多,对于附睾炎、附睾肿大、附睾尾表现最为明显。如在急性期,内部血流回声会增多,如在慢性期,血流回声会减少。如出现纤维化或钙化灶情况,可见强回声斑。

2 结果

对72例附睾炎患者入院后均经给予抗炎药物保守治疗,同时治疗3个月复查,经复查,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明显消失,血流情况及分布均恢复正常,包括左侧附睾炎:49例、头部炎12例、尾部炎32例、头体尾炎5例、右侧附睾炎:20例、头部炎5例、尾部炎13例、头体尾炎2例;双侧附睾炎:3例,双侧附睾头体尾炎2例,双侧附睾尾部炎1例。其中2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并及时有效的调整对症治疗后效果显著,最终,该院72例附睾炎患者全部治愈。

3 讨论

附睾炎是青壮年的常见疾病,当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时,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致病菌为主部分,常继发于前列腺炎、尿道感染以及精囊炎。部分附睾炎患者会出现硬结,多发于硬结头部、尾部,通常尾部患者居多。从解剖结构学中附睾炎通常与附睾的结构特点相关联,其病因是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因素引起该病的发生。发病机制至今不能彻底明确,不排除是由于尿液受到感染而回流进入输精管或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路径感染等所致[5-6]。附睾炎通常是以附睾尾部开始蔓延到体部和头部。病程在1 h~1个月以内可判断为急性附睾炎,病程在1个月以上则判断为慢性附睾炎。附睾炎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大类。①急性附睾炎的临床表现为早期突然发热,白细胞数增高,患者一侧或双侧阴囊水肿、充血、下腹部以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或压痛。经检查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硬、同时伴随压痛、同侧输精管加粗现象。炎症范围扩大时,可导致患侧附睾及睾丸红肿、胀痛,两种症状常常使患者辨别不清,常与睾丸扭转、附睾结核、附睾肿瘤相鉴别。通常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症状从出现到消退的时间可在1周左右[7-8]。出现睾丸扭转时,血流(CDFI)显示患侧睾丸内部血流减少或消失,当睾丸扭转时间较长或睾丸坏死的情况发生时,则显示睾丸内部无血流并可见不均匀低回声。通常急性附睾炎和附睾睾丸炎的临床特点为血流信号增多,在声像图上通常表现为附睾肿大内回声增强,并出现纤维化或钙化的情况,则血流(CDFI)提示附睾内无任何特征性血流信号。当附睾结核声像提示可见附睾内存在占位效应,附睾血流信号减弱。②慢性附睾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由部分患者在出现急性期未能完全治愈而转变为慢性期,即便很多患者并不确定自己的病情是否是急性期,该病常继发于前列腺炎或损伤。临床表现为患侧阴囊肿痛、伴随坠胀感、牵扯下腹股沟部或同侧腹股沟,严重可合并鞘膜积液。根据疾病史,附睾炎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对附睾炎、睾丸扭转的鉴别诊断仅为5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度为85%~100%,同时特异性可达到100%[9]。

该次研究对该院72例附睾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左侧附睾炎49例、右侧附睾炎20例、双侧附睾炎3例。这与张铭[10]在研究报告中,74例附睾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左侧附睾炎49例、右侧附睾炎21例、双侧附睾炎4例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附睾炎患者给予进行检查,并给予明确诊断,可直观显示附睾以及睾丸的结构变化以及血流分布情况,同时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可重复诊断等优势。该研究中,通过对72例附睾炎患者入院后均经给予抗炎药物保守治疗,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明显消失,血流情况及分布均恢复正常,其中2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并及时有效的调整对症治疗后效果显著,最终,均全部治愈。这与王世界等[11]研究中,经过对7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睾炎,给予针对性抗炎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均改善,且2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病情反复,并及时有效的调整对症治疗后效果显著,均全部治愈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附睾炎的预后进行判断,同时对早期附睾炎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且诊断精确率高。在临床诊疗中,体现出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附睾炎附睾尾部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绵羊附睾液和附睾精子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
睾丸炎和附睾炎的区别
别小瞧附睾炎
海洋大探险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睾丸附睾炎的临床研究
高频超声在附睾梗阻性无精症诊断中的应用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