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板在掌骨中的临床应用

2018-02-12朱云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掌骨手部屈曲

朱云

苏州高薪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江苏苏州 215129

临床中,掌骨骨折属于常见骨折类型,由于骨折部位比较特殊,骨折发生后需及时进行治疗恢复。以往对掌骨骨折治疗中,克氏针比较常用,但手术难度大、实施复杂且稳定性差,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1]。随着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在掌骨骨折中的应用,有效的缩短的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得到一致肯定。该组研究于2012年1月—2017年12月针对该院28例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8例掌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28.6±7.3)岁,包含 11例粉碎性骨折、9例掌骨骨干横形骨折、5例斜形骨折、3例螺旋形骨折。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均确诊为掌骨骨折,且骨折对关节面无影响;排除伴有肝、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该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给予患者臂丛麻醉后,手术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闭合性骨折取手背纵型切口或弧形切口;开放性损伤将创口彻底清理后进行手术,术中对伸肌腱尽可能的进行保护,将骨膜剥离,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如果存在骨缺损情况,在骨折断端取自体髂骨进行植入,然后对骨折处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固定。术中掌骨骨干采用直型微型钢板固定;长骨头或与关节内骨折合并的骨折用T型微型钢板固定;掌骨基底骨折采用L型微型钢板固定。钢板通常置于掌骨背侧、背外或背内,争取用1枚螺钉垂直穿过骨折线对斜行骨折进行固定,保证骨折断面的稳定性;采用4孔微型钢板对横行骨折进行固定,螺旋形骨折及斜行骨折除了在两端各留两个进钉孔以外,同时留出1~2个钉孔,从斜面骨折断面穿过,或另外加螺钉与骨折面垂直进行固定;通常需用5~6孔板对斜形骨折进行固定;如果患者存在肌腱损伤或神经损伤,术后需对伤指用石膏托进行固定2~3周,有利于伤指功能的恢复。手术后逐渐开始恢复患手被动活动,单纯骨折者,进行伸屈功能锻炼,实施肌腱、神经吻合手术的患者,术后在支架或石膏的保护下进行伸屈活动,要求患者对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活动,活动幅度从轻到重、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直到功能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3个月,按照TAFS评分法对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分,统计优良率,优:总主动屈曲度>220°;良:总主动屈曲度 180~220°;差:总主动屈曲度<180°;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00%。 对该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总主动屈曲度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观察。

2 结果

2.1 该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经过治疗,该组中优17例 (60.71%)、良9例(32.14%)、差 2例(7.14%),优良率 92.86%(26/28)。

2.2 该组治疗相关指标观察

对该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总主动屈曲度进行统计,在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总主动屈曲度方面, 该组分别为 (5.19±2.06)d、(52.66±17.43)d、(148.43±48.26)°。

2.3 该组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

术后并发症方面,该组中,2例术后出现感染情况、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情况,1例出现伸肌腱断裂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4/28)。

3 讨论

手部骨折中,掌骨骨折比较常见,对患者周围关节囊、肌腱及韧带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组织挛缩或黏连,不利于掌骨的恢复[2]。现阶段,掌骨骨折治疗的目的之一是预防骨骼畸形,恢复手部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3]。以往治疗中,掌骨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较多,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并发症较多,且稳定较差,预后质量不佳。手部骨折在治疗原则上和其它部位骨折相同,也是要先进行复位,然后进行固定,最后进行功能锻炼,但从肢体功能来看,手部功能的重要性要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所以在治疗时更应加以重视,确保治疗后患者手部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恢复[4]。

近些年来,随着手掌骨骨折治疗中对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应用的增多,由于微型钢板塑性效果较好,可为骨融合提供可靠的压力及强度,并且与融合处远端、近端可充分接触,使关节融合成功率增高,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地发生[5]。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对掌骨、骨干进行横形、斜形支撑固定,对手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对靠近关节的粉碎性骨折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有效的解决了以往治疗中无法达到解剖部位,骨折复位难度大,对疗效带来的影响的问题,保证了骨折端固定的牢固性,支撑稳定性较高[6]。在手部骨折固定中,微型钢板比其他内固定材料应用的效果要更好,生物相容性方面,微型钢板性能更优越,且抗腐蚀性较强,目前临床中尚未有过敏现象的报道[7]。但微型钢板在掌骨骨折中应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钢板价格较高,骨折愈合后需手术取出,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但从综合治疗效果来看,微型钢板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从该组研究结果来看,该组28例患者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优17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2.86%,刘佳佳等人[8]在其研究中研究,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9.93%,这与该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总主动屈曲度方面,该组分别为 (5.19±2.06)d、(52.66±17.43)d、(148.43±48.26)°,饶远勇[9]在其研究中显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主动屈曲度为(149.22±45.31)°,与该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治疗后相关并发症方面,该次研究结果为14.29%,周青[10]在其研究中显示,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4.62%,与该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掌骨骨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速度较快,且并发症较少。

通过该文研究可知,微型钢板在掌骨骨折固定中应用,具有以下优势:①钉板间的摩擦力使固定稳定性增加,对术后关节功能早期锻炼有利;②在粉碎性骨折固定中应用,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复位,对局部软组织有保护作用;③钉板间锁定结构属于框架结构,骨皮质不受钢板压力影响,对骨膜血运有保护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④在荷载作用下,支撑结构下,骨折块间存在一定盈利,对骨折愈合有利。可见,微型钢板在掌骨骨折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①如果属于严重压砸伤,局部软组织挫伤严重,可能有皮肤感染、坏死情况发生,尽管很多时候属于闭合性损伤,在治疗前最后观察1周,待软组织情况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②在实际手术操作中,对软组织要注意保护,特别是对伸肌腱要进行保护,防止术后粘连;③骨折部位如果处于近干骺端,在术中要加强透视应用,防止固定式螺钉进入关节腔,对术后功能恢复带来影响;④由于手部功能非常重要,所以要求手术操作中尽可能的谨慎,按照相关操作要求严格执行,争取一次性成功进行掌骨钻孔,避免反复操作或钻孔调整导致螺钉固定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医源性损伤。

综上所述,对掌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且手部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掌骨手部屈曲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