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视野下加强警察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8-02-11刘灵芝郭远远孙海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思想政治工作

刘灵芝+郭远远+孙海杰

内容摘要: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其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特别是在多数社会热点问题的发展和演变中,网络舆论成为巨大的推动力。网络舆论具有的迅捷化、多元化、碎片化[1]、现实空间“扩散化”[2]等特点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警察院校的网络舆论引导更是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成为警察院校需要研究的新任务。

关键词:网络舆论 警察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大学生是在网络中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现象反应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如何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正确的对待和鉴别网络舆情传递出来的观点和导向,不仅对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观念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学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影响。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警察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高校的工作重点,也成为警察院校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警察院校加强网路舆情引导的必要性

警察院校学生因其特殊的专业性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表现出与其他院校学生及其他群体不同的特点,加上警校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大多数进入国家公职部门,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警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更为重要。

(一)警察院校担负着向国家和社会培养国家人才、人民卫士的重要职责,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尤为重要,要求在网络舆论中必须坚守正确导向。警察院校的学生职业期待大部分是进入国家公职队伍,特别对警察职业的期待度很高[3]。警校学生是未来肩负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人民安全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诚的职业道德、严格的纪律作风等。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网络上庞杂无序、真假难辨的信息,加强对警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和控制,能够准确及时的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修正其价值取向,要求警察院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二)对警察院校而言,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从而加强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适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网络已成为学校宣传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警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发挥学校的综合管理、协调沟通能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4]。

警察院校在应对负面网络舆情的扩散上如果引导不及时、对负面消息避而不谈,进行“冷处理”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谣言满天飞,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从而造成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不信任,造成社会对警察院校在管理上产生不良观感。所以,加强对警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和控制能够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增强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和满意,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网络氛围。

(三)对警察院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人员而言,可以帮助其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现状,更好地对网络舆情加以引导,预防网络突发事件,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及时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存在心理问题、在网络中的非理性言行、具有暴力倾向、对社会和人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等现象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和矫治,避免学生走极端、误入歧途等失常行为。

(四)对警察院校大学生个人而言,能够在互联网庞杂的信息中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互联网已成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平台。据统计,“在调查对网络舆情认识时,其中有72.4%被调查认为有很大的影响,11.7%认为有较大的影响,共占到调查总数的84.1%”[5]。必须肯定网络舆论在启发学生发散思考能力、提高表达水平的巨大积极作用,学校教育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点,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但网络舆论发布的各种信息中也充斥着各种碎片化、片面化、倾向化的信息甚至大量的谣言等虚假信息,若不加以辨别,不加以思考,很容易受其迷惑,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舆论,规范网络言行,减少网络上的不文明、非理性行为。同时,结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修正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偏颇、言行极端的心理问题和行为方式,更好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融入学校和班级的集体生活,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网络舆论视野下警察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全方面的变革,互联网思维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互联网思维已深入人心,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囿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在新形势下多数警察院校对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一)互联网思维亟待提高。

警察院校作为高校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具有鲜明的“警务化”特色,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思想观念,要求学生一言一行合乎规范,在纪律观念上强于其他高校,各个警察院校也各自成立纠察队、督导小组等,考核和规范师生在学校的言行举止。警务化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认识,有利于从工作上加强对警察院校学生的管理和引导。endprint

另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规范学生的日常言行,将目标定位于让学生不犯错、不打架、不编造或传播政治谣言及有其他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行,而对于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上发布的信息的监督缺乏认识,对网络舆论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不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动向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互联网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和开放性思维的冲击,大多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表达意识,通过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信息,也拓宽了表达意愿和诉求的途径。高校学生的心理处于继续发展阶段,仍不够成熟,部分警校的学生在日常的警务化管理中能够限制和约束自身的言行,但认为在虚拟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有时会借助网络平台宣泄对社会、学校、他人的不满和抵制情绪。大学生开始学会用系统观点思考和分析问题,但还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系统思维,加上网络舆论的碎片化也使得部分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无视事件的真相,在从众心理的引导下发表一些带有个人偏见的观点和评论。个别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淡漠,在网络舆情中往往无视是非曲直,肆意散播谣言,抨击社会、中伤他人。部分学生自信心和自控力比较差,抗挫折能力比较弱,面对网络舆论中纷繁复杂的现象传递出来的负能量没有鉴别和抵抗能力,而造成心理悲观绝望,对社会悲观,对未来迷茫,逃避现实,无所追求。

(二)监管技术不成熟

区别于传统简单的依靠巡逻、纠察等现实言语和行为表现等监管方式,网络空间具有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舆论的监管更难以有效控制。同时网络舆论具有观点多元化、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信息交互性强等特点,加大了监管的难度。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和管理,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和成熟的法律规章制度,在技术上更是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

警察院校对网络舆情的监管缺乏强力的机制保障。同大多数高校一样,警察院校也大多建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校规班规,在制度上形成了对学生日常行为和言论的约束和监控。但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监管制度,仅仅停留在通知等文件中,沒有形成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没有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违规违纪的严重性,有的高校虽然也建立了全天候、全过程的网络监控体系,但往往流于表面,诸如微信分享、群聊天记录等等,对于某些发帖、跟贴、评论、特别是某些游戏中的言论的监督缺乏认识和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三)没有形成自上而下全方位的监管队伍。对学生网络舆论的监督主体大多是由一些辅导员、班主任、和保卫处等进行监督管理,他们往往网络敏感度不够高,没有深入网络和社区进行全面了解,不具备信息化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网络监管能力。警察院校在网络方面的资金短缺,设备不到位也制约了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控。加上部分学生会采取对管理人员、班主任等屏蔽朋友圈、以不同号码发帖等行为,使得学校监管人员对网络舆情信息获取具有有限性和滞后性,阻碍了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及时和正确引导,阻碍了对网络舆情演变方向的有效把控。

同时,心理咨询和矫治等方面设施和专业人员的缺乏也使得不能对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警察院校大多开设有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但具体的效用性却不强,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也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讲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压力和挫折甚至某些心理问题很少去咨询学校相关心理教师或辅导员,往往寻求同学之间的劝解或者压抑自己,使得心理困境很难得到疏导。

三.加强警察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效网络舆论引导的途径

创新警察院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需要多方式多渠道的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正确的价值和思维导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争取在网络舆论中不从众、不造谣、不悲观、不迷失。同时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增加信息化和人才投入力度,保障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

警察院校要积极运用好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发挥网络的便捷性和时效应,通过多渠道在学校网站、院系公众号、微信微博、BBS、直播等平台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图片、视频、先进事例的展示和传播,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运用网络平台增强师生之间价值观、人生观的交流和互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学生的观点和倾向,因势利导,是网络舆论向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法制化教育,使学生具备法制观念,在网络舆论中做到不造谣、不越位,不违法。

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更新速度。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突破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成为时新时异的局面,互联网上信息的更新每秒钟都会产生数量众多的新闻和评论,人们对于某一件事或者某一话题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兴趣周期,这就意味着网络舆论的关注对象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大学生发布信息和交换意见的内容,一般就是近一周左右校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谈论主题的迁移和更新非常频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把握学生关注的兴趣问题和热点焦点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加强引导。

网络引导与教学管理相结合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更好结合。课堂教学的知识和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点和多媒体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的热点问题与课程的理论讲授相结合,使学生更便捷更容易理解所授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及时引导和提高学生系统思考的能力。

(二)完善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机制

首先,要完善师生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富有理性与宽容的网上对话平台。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方式有利于严格约束和控制学生的日常言行,但也会形成学校管理人员工作的强硬方式,容易将惩罚作为监督和控制的主要手段,忽视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思想动态,容易造成学生不满和抗拒,转而寻求在自由网络平台上肆意发泄不满。所以警察院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靠高压、瞒报、虚报或者冷处理的方式,创建立体化、对等式的沟通交流平台,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营造良好舒适的沟通环境,增强学生对管理人员的信任,愿意听从辅导员、班主任对于网络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引导,积极在网络舆论中阐明真相,分析利害,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endprint

其次,应制定相关的网络舆情应急工作流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模式、方法,进一步扩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覆盖面;全面推进网络微博、微信、直播、贴吧等平台的实名制进程,及时检测学校和学生的公众号相关信息,把握和引导舆情的演变动向。要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监管员制度,形成学校党团委、信息技术中心、辅导员、班主任、各班信息员多层次的监管梯队,做到思想教育与心理引导相结合。

最后,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中的舆论意见领袖。发挥党员班委的示范带头作用,发现和培养一批对社会舆论热点问题比较敏感、互联网思维强、且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学生代表,更好的融入学生,了解其思想动向,在网络舆论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三)提高警察院校信息化设施投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加强资金支持、信息化软件系统的配置,提高网络信息的过滤和审查技术能力,及时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方向,尽力遏制网络舆情危机蔓延,将网络舆论逐步向正向引导。

另一方面,引进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和矫治等方面专家资源,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实验室建设和运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思想和理论阵地,在网络舆论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同时,警察院校要加强网络舆情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建设,提高互联网思维、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

警察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和特殊组成部分,传授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要切实发挥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作用,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维和方法,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监管的能力,形成弘扬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净化网络环境,为社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水平扎实的高素质、高道德人才,成为培养优秀警官队伍的摇篮。

注 释

[1]王红霞.网络舆论碎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级应对.扬州大学学报[J].2017(02)

[2]乐思舆情监测.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传播新特点[ED].www.knowlesys.cn

[3]四川警察学院课题组.警察与警察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04)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D].www.gov.cn.2015-01-19

[5]梁士朋.創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J].才智—创新教育.2017(21)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思想政治工作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