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2018-02-11沈友华金佳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综艺节目本土化创新

沈友华+金佳利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电视综艺节目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数量和类型上有了显著增加,但质量依旧面临参差不齐的问题。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国内文化产业的全球性不断加强,无论是作为节目制作和播出方的各大电视台,还是作为节目受众的普通国民,都逐渐加深了对版权保护的认知和认同。作为向观众输出文化的节目制作方,近年来不断向海外引进各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但与此同时,他们在国外版权的基础上并未做出独特的改动,也没有融入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内涵。本文将从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特征等方面研究,通过对比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以浙江卫视《奔跑吧》为例,找出目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關键词:综艺节目 创新 本土化 中韩对比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迅速成为王牌节目,到二十一世纪湖南卫视凭借几大综艺异军突起,各省级卫视逐渐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综艺链”,观众对综艺节目的需求不断被细分,各大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形式日趋多样和差异化,节目包含的文化元素也日益丰富,节目更新的频次和节奏不断加快。纵观当今社会综艺节目已俨然成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各大电视台也逐渐立足于“娱乐兴台”的宗旨,致力于打造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又满足观众需求的综艺节目。

近年来,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在数量上呈现出井喷之势。数据显示,2015年度国内综艺收视率前十的综艺节目分别是:《中国好声音4》、《奔跑吧2》、《奔跑吧3》、《奔跑吧1》、《我是歌手第三季》、《笑傲江湖第三季》、《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快乐大本营》、《极限挑战》和《挑战者联盟》。而到了2016年,国内综艺收视率前十的综艺节目分别是:《奔跑吧》、《中国新歌声》、《欢乐喜剧人》、《王牌对王牌》、《极限挑战》、《喜剧总动员》、《挑战者联盟》、《最强大脑》、《快乐大本营》和《二十四小时》。过去两年的综艺排行榜告诉我们,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上海卫视四家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几乎占全了榜单的前列。曾经的综艺大佬湖南卫视如今也只剩《快乐大本营》一档综艺节目挤进前十,而浙江卫视则是以极大的优势大面积占领榜单前十,其中《奔跑吧》更是从开播起就取得令人惊讶的好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超越《中国新歌声》,稳稳占据综艺榜单第一位。

而没有分到综艺“第一桶金”的其他电视台,同样也卯足了劲,不断策划、改编、推广可能会受到观众欢迎的综艺节目。但即便综艺数量不段冲破记录,总体质量仍然面临着两极分化的质量问题,综艺市场亟待新兴能量的进入。本次论文研究由浙江卫视《奔跑吧》(由《奔跑吧兄弟》改名而来,文中统称为《奔跑吧》)入手,通过这一档具有收视率代表性的综艺节目,由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与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对比分析、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对策几部分组成,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对比中韩电视综艺节目的差异进行简单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目前综艺节目的缺乏原创性、缺乏创新性、缺乏深度和内涵几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对策则主要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简单建议。

一.电视综艺节目

(一)电视综艺节目概述

1.电视综艺节目的含义

百度百科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是: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通常包含了许多性质的演出,例如音乐、舞蹈、杂技与搞笑等类型,而且通常只在电视上播出。大部分的综艺节目会通过提前赠票或售票的形式,来邀请观众们参加现场的节目录制,并通过后期剪辑制作播放,但也不缺乏现场实况播出的节目。

目前,在国内研究各类电视节目的各类专著中,还很少有将“电视综艺节目”当作一个独立的电视节目概念提出,这就导致各类有娱乐、游戏、综艺的电视节目在目前阶段下的定义之间存在着模糊不清的关系,既有共同点又存在着差异。

《电视文艺》一书中提到:各类综艺晚会以及《开心辞典》等“游艺类晚会”,并没有区分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①而《电视审美文化论》一书中则是提及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娱乐节目”和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晚会类节目”②,将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的综艺节目和带有官方主流文化意识的晚会节目作出明显的区分。相对于综艺节目,娱乐节目的涵盖范围明显更大,不仅包括了几乎所有存在娱乐性的节目,还包括了影视音乐欣赏类、名人演说访谈类、娱乐新闻报道类的节目,甚至连娱乐性质比较明显的电视剧都被包含。

广义上来说,除了新闻节目类、经济生活类和文艺类节目中的电视剧以外,其他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归入综艺节目之列,在这里笔者认为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而从狭义上来说,电视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中很重要的一种节目类型,它借助于电子技术手段,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法,如声光效果、后期效果、明星效果、造型效果等等,广泛融合音乐舞蹈、小品相声、游戏杂技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整体,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和休闲娱乐要求③。

笔者以为,当今社会大众广泛认知的“电视综艺节目”,就是指节目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灵活自由,具有娱乐性、观赏性,能够照顾到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又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极大的综合性的节目。故本文的研究和解析,也将在此基础上展开。

2.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我国最早的综艺节目《正大综艺》,在当时的社会轰动一时。在此后几十年里,中央电视台持续推出《幸运52》、《开心辞典》、《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等让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电视综艺。作为国内综艺节目制作的老前辈,中央电视台一直有着鲜明的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拘于泛娱乐化路线的教化使命、深刻的价值观意义,这些特色,并没有让如今中央电视台出产的综艺节目变成“教材式综艺”的代名词,反而催生了一大批兼具娱乐性和文化性的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了不起的挑战》可以说,中央电视台一直在努力做着自己的特色,尽自己的努力去制作创新新的综艺形式,不随波逐流,也不与各大地方卫视争收视率。endprint

直到二十世纪末,湖南卫视异军突起,《快乐大本营》、《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等娱乐综艺节目迅速逐渐占据了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并受到了电视观众的广泛喜爱。再后来选秀型节目的推出,《超级女声》火遍大江南北,湖南卫视在取得了好成绩的同时又不忘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娱乐需求,后续又推出了《变形计》、《爸爸去哪儿》等播出后收视率极为可观的真人秀节目,在电视综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数十年都走在全国其他省份卫视的前列。

而在湖南卫视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各省级卫视也同样开始找寻自身发展的新出路,从节目形式入手,再融入丰富的综艺元素,同时加快节目更新的速度,从而打出自己的品牌口号。

其中浙江卫视所树立的特色品牌即是全民娱乐的大众化路线,以“浙江卫视中国蓝”为口号,秉承“蓝无界、境自远”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推出高品质的综艺节目,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例如《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等电视综艺节目曾一度抢占中国市场。浙江卫视在这些基础上,一鼓作气,从韩国引进亚洲现象级综艺《Running Man》,通过特定的场景、人物设定以及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游戏,脑力与体力的双重竞技,同时邀请明星来制造人气效果,展现这些明星真实的一面,让观众耳目一新。

江苏卫视则是推出了大型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让众多单身男女能在台上一展风采,找到合适的另一半,该节目也很符合众多中老年观众的口味,收视率十分可观。后续江苏卫视又推出《一站到底》、《最强大脑》等益智型电视综艺节目,受到青少年人群的广泛喜爱。

不同的电视台通过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来建立独特的综艺体系。但在笔者看来,多数电视台之间还是存在着许多内容形式上相似的节目,而这种节目的同质化现象则会造成大众审美疲劳。例如: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与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同款亲子节目不免让人分不清哪对亲子上了哪个电视台的亲子节目,浙江卫视的《男生女生》、《为爱向前冲》、《转身遇到TA》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以及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等相亲类节目,从一开始的令人感到新奇到后来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再加上一些明星嘉宾的刻意作秀,炒作自己,提升自身的曝光度等等,节目的内容质量也日益低下。

总的来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是从单一的电视台播放单一的综艺节目到全国各地众多电视台播放各自制作的综艺节目,从单一到多样化,综艺节目的类型也日益丰富,差异化竞争则日益明显。

二.国内外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对比简析

(一)国内外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求之后也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这就催生了文化产业。而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电视综艺节目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

本文意在分析以《奔跑吧》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而国内外的对比则以原版权所在的韩国综艺《Running Man》为主,因此下文分析国内外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以这两者为代表。

1.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奔跑吧》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节目一开始的引进就引起了国内大多数年轻人的注意,在网上社区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平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少年轻人表示期待:终于有了中国本土化的户外竞技综艺,请来的明星也是让人值得期待的人选。但也不乏有许多泼冷水的,韩国《Running Man》在他们心目中无可替代,他们认为国内难以找出可以像韩国跑男家族那样真实的主持人和嘉宾。

在这样饱受争议的言论环境下,2014年10月10日《奔跑吧》第一期在浙江卫视开播,令人欣慰的是该节目一播出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之前网络上的不少不看好的言论也都变成了“出人意料的好看”,“想不到中国版跑男也有看点”之类的反转观点。但是由于国内各大电视台之前从未有过类似的大型户外竞技类真人秀综艺的经验,所以《奔跑吧》不管是在主持人的定位上面,还是在节目的游戏环节上面,甚至是某些环节的内容上,都直接复制了韩国版《Running Man》的原版环节,这就导致许多已经看过很多期《Running Man》的年轻观众觉得毫无看点,在一开始的新鲜感之后迅速失去观看兴趣,甚至有人在网络平台发声嘲讽。

2.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本土的发展

韩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制作水平上普遍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平,节目播出的整体效果较好,而《Running Man》在韩国本土的同类电视综艺节目中稳定居于前列,并经常获得同时段综艺收视率的冠军。这说明《Running Man》在韩国电视综艺节目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节目制作水平精良,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侧面体现出《Running Man》对于观众的需求把握的十分到位。

《Running Man》屬于韩国SBS电视台周末娱乐节目《星期天真好》中新的版块,是韩国著名主持人刘在石自《家族诞生》第一季结束后,时隔五个月接手的SBS新艺能节目,作为刘在石在SBS艺能节目的回归之作,《Running Man》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同于过去real variety的新型态娱乐节目,可以说是SBS赌上自尊心的新艺能节目,因此将《Running Man》打造好是势在必行的。

《Running Man》自2010年开播以来,在韩国综艺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在播出时间上,控制在每周日的晚饭点时间,适合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一起观看,收视率基本稳定在10%+,在韩国有着不错的国民度。其次是有着优秀的制作团队,该团队有着成熟的室外综艺制作和拍摄经验,且不缺乏好的编剧和好的剧本。再者是优秀的主持人们,《Running Man》的每一个主持人都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身特点。初期的时候大家形象没有定型,刘在石就挑起了大梁,在经过几期的调整后,主持人们的形象才逐渐定型。背叛者李光洙,较弱体质池石镇,力量的化身金钟国,懵懂可爱的智孝,刘路易斯,单纯善良的姜gary,孩子气的HAHA,还有11年退出固定队伍的小鲜肉宋仲基,形象特色鲜明且容易让人记住,迎合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的观众的口味。最后还有一点是强势的嘉宾阵容,《Running Man》曾一度被不少女神级人物做为自己的综艺首秀,可谓风头一时无两。endprint

总的来说,《Running Man》在韩国人气虽然高,但是并不能称王。户外竞技类娱乐综艺节目在韩国来讲并不新鲜,要从大量户外综艺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不断努力。但是从《Running Man》传播出来的撕名牌游戏则成为了拥有自己特色的保留节目。

3.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我国的发展

《Running Man》的海外人气远胜于韩国国内,特别是在东南亚。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则是从《奔跑吧》的热播才开始引起了大部分中国观众的注意,至此收视率才有了明显提升。而且SBS还通过出卖《Running Man》的版权一举还清了200亿韩元的债务。

《Running Man》在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线上点击率和视频点播量。百度贴吧截止2017年2月,《Running Man》官方贴吧已经有超过123万用户关注,发表帖子超过1200万篇。视频点播以优酷网站为例,截止2017年2月,《Running Man》的总播放量已经超过12亿次,评分在8.3.类比其他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在我国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二)国内外电视综艺节目的对比

不得不说,作为浙江卫视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的版权毕竟是来自韩国综艺《Running Man》,外加国内的制作团队并没有丰富的户外竞技综艺经验,在一开始的几期,《奔跑吧》与《Running Man》有相似的环节和相似的情节构造都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越往后制作,《奔跑吧》就应该在《Running Man》原有的基础上加入原创的元素,使之本土化,从而使节目能够更加适应中国市场,更加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

我们可以看到,在《奔跑吧》和《Running Man》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其中包括:每一期节目都会有不同的城市主题,具体的场所以旅游类的场所为主,其他的场所类型为辅,而主要的嘉宾团队则保持长期稳定,嘉宾的数量每期都会增加,数量不等,嘉宾的职业主要是歌手或者演员。同时在每个不同的拍摄城市还会引入该城市的特色,美食元素和服装元素等等。笔者认为,有共通之处是不可避免的,《奔跑吧》制作团队还是要尽力将节目本土化,减轻乃至消除观众对两者由于过度相像而产生的审美疲劳。

而这里笔者想说的是,浙江卫视引进《Running Man》并且制作了《奔跑吧》这一综艺节目,除了已经成型的强烈的版权意识以外,在对已有的形式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和创新方面做得还有不足。《Running Man》是节目中几位主持人和制作团队经过从10年开始慢慢摸索成长的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而《奔跑吧》则只是引进了版权,获得的是从10年开始《Running Man》的一段经验总结,并没有经历那么多年的一个摸索过程,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上,肯定会比《Running Man》浅显许多。也因此,类似于指压板、撕名牌之类的游戏,都是《Running Man》在多年的制作过程中慢慢加进去的元素,游戏难度越来越强,强度越来越大,才能慢慢地吸引着观众的视线,给人一种悬念。而《奔跑吧》在引进之初,便把这些游戏都运用了上去,当时令所有的观众眼前一亮,趣味性极强,但它缺失了那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Running Man》的粉丝们见惯了撕名牌和指压板等游戏,便没有新鲜感,再往后所有的中国观众都见惯了这些游戏,觉得节目组换来换去就这几种游戏,《奔跑吧》就没特色可循了。

同理可见,《Running Man》的每一位主持人都有塑造一個性格特色鲜明的形象,而《奔跑吧》的每一位主持人则是在前者的模式下塑造完全一样的形象,而人与人之间的性格特色并不相同,所以中国主持人和韩国主持人也没有办法做到完全一样。这样一来,众多前者的粉丝再来观看后者的节目时就会觉得很出戏了。

在各方舆论的推动下,经历了几期的制作后,《奔跑吧》终于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足于节目的模式,开始进行中国化、本土化改造,节目内容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节目内容元素方面则是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致力于打造中国版跑男独有的“跑男文化”。制作团队在节目中加入了“白蛇传”、“老上海”、“舒克贝塔”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年轻人的童年记忆等不同种类的元素,在观众们听到主题的一瞬间就会找到认同感,这也可以算是《奔跑吧》本土化的一大努力之处了。不同于《Running Man》主持人阵容的基本稳定,《奔跑吧》的主持人每一季都会有个别变动,特别是第四季引入新成员鹿晗,引起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超人气明星虽然给《奔跑吧》带来了更多的观众,《奔跑吧》同时也作为一个明星展示自己、表现真我的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明星的人气、知名度和曝光度。

综上所述,《奔跑吧》和《Running Man》无论是在节目的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存在着继承性和创新性,二者基于本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也存在着不同的手法,但是这种差异又比较贴合本国的观众审美,符合观众需求。但综艺的最终效果还是为了博人一笑,希望《奔跑吧》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开发处更多不同于《Running Man》的玩法和故事,保持综艺节目该有的创新性,吸引更多年龄段观众的关注,甚至吸引海外观众的关注。《奔跑吧》的发展是一个从引进到本土化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也是我们要走下去的漫长电视综艺路,也是考验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人的一块试金石。

三.中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

1.过度注重娱乐化

电视综艺节目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其娱乐性,正是因为它能给观众带来快乐,才能够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但是这些年由于行业竞争压力大,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一档综艺节目要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国内很多综艺节目现实地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从中获得经济利益,不惜制作一些低俗搞笑的娱乐垃圾。为了单纯的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综艺节目的本质应该是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引导学习,在教育中注入娱乐。endprint

许多电视综艺节目曾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向下里巴人转变,一味降低档次,为博取观众眼球,不惜迎合低级趣味,炒作明星个人隐私以此来提高收视率,提高明星的曝光率。

无论是通过爆笑无厘头搞笑制造气氛,还是女嘉宾衣着暴露卖弄妩媚吸引观众,还是通过口水骂战制造不合来引起话题,这些都是毫无内涵,没有诚意的过度娱乐化现象。

笔者认为,《奔跑吧》在塑造了各位主持人的独特形象之后,并没有深刻考虑到每位嘉宾此形象的意义所在。因为其形象只是按照《Running Man》原有的模型刻画,这样便失去了每一位主持人独有的性格特色。例如:邓超作为主持人团的团长,除了一口不不标准的英语口语可以博大家一笑以外,无法做到丢梗和接梗,综艺感有所欠缺。而后新成员鹿晗,作为新生代小鲜肉,一直拥有着大量的粉丝群,其在跑男团中的代名词“小鲜肉”,“傻狍子”都曾占据新浪微博热搜头条,而这样的代名词只能短时间内提高他的曝光率,事业想要一直上升,靠这些热搜和名词炒作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2.缺失文化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时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好的文艺作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當市场的奴隶,不能染上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既能在思想上、艺术生取得成绩,又能在市场上受欢迎。④习总书记的讲话值得传媒业界人士深思,如何做文化、如何做好娱乐文化是业内人人士亚需挖掘和思考的新主题。

花重金请人拍摄制作的电视综艺节目,通过工作人员台前幕后的辛苦工作,按理说应该能呈现给观众一场强大的视觉盛宴,而现实并非如此。如今的综艺节目如果没有超人气明星的参与,都不好意思打出响亮的招牌,明星们也变成了超级大腕,吸引观众眼球。斥重金邀请名人和明星渐渐成为国内综艺的普遍趋势,观众对于明星话题的关注非常积极,而对于节目本身内容的关注均是来自于明星在环节中的表现。现在的大型综艺节目中,明星酬劳就占到了一半以上,真正运作到节目中的策划成本微乎其微,能够让节目组支配的资金还要用来租建美观舒适的录制场地、支撑出国录制的费用,最后剩下的经费才能真正用到节目制作身上。这样的资金分配方式,对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而言,是不科学也不乐观的。

《奔跑吧》在开始的几期节目上,虽然每一期都有其独特的场景设定,情节设定,但是还是过度注重明星之间的比赛,拼了命地撕名牌、夺钥匙等等,少有的篇幅去剪辑中国的美景美食、传统文化。而后面几期开始转换不同的城市拍摄节目,融入了不同的节目元素,给人的感觉文化元素过于生硬。例如:某一期《奔跑吧》以《舒克贝塔》作为主题元素开场,但是作为笔者这样的观众在一开始是并不了解《舒克贝塔》的,节目在开头用了《舒克贝塔》的歌曲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及该元素,也没有作出详细的介绍,这就导致了部分观众完全无法理解运用这个元素的意义所在,从而造成了节目文化性缺失,娱乐和文化内涵主次不分。

3.创新力不足

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综艺节目是依据电视观众的喜好而来,但是层出不穷的“换汤不换药”类型的电视综艺节目也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质量的不到提升的电视综艺节目并不能长远地走下去。早些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火遍大江南北,其他电视台便纷纷效仿,各式各样的相亲节目层出不穷。同样的模式,却鲜有新鲜的创意。综艺制作人要制作高品质、有创新思想的综艺娱乐节目才是电视观众希望看到的。

在《奔跑吧》的节目中,许多情况下是直接将不同集《running man》中的大游戏打包集中到一集中。节目开始只有极小篇幅的规则介绍甚至没有介绍或者剧情铺垫,多数情况为直接开始游戏,而游戏与游戏之间没有大的框架连接,也没有故事连接,游戏内容无逻辑联系。总是让队员一头雾水的去完成游戏,剧情只出现于每个独立游戏内部,即使主打“背叛者”这一游戏模式,没有完整合理的人物关系,缺失了人物矛盾冲突。且《奔跑吧》在一期节目中便将《Running Man》几十期节目中所有的特色游戏都呈现出来,虽然一开始能令广大观众眼前一亮,但是长此以往,观众失去了新鲜感,《奔跑吧》便再也拿不出令人感兴趣的游戏环节了。

笔者认为,不能因为购买了原版综艺节目的版权,就完全照搬照抄,将《Running Man》的所有环节内容复制到中国,并不一定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要在《Running Man》多年的制作经验上总结模式特点,根据每一位主持人的性格特征,塑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奔跑吧》,不再因为没有新鲜感而让观众诟病。

(二)制约中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原因

国内综艺创新力不足,许多电视综艺制作人不了解大众的审美需求,娱乐需求,在了解到国外综艺收视率高,受观众欢迎之后,便企图采用国外综艺的模式。起初照搬照抄港澳台的综艺模式,再后来开始模仿欧美日本的综艺,近几年韩国综艺兴起之后,又开始抄袭韩国综艺。在版权意识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中国电视综艺的制作人才开始购买引进版权,但是依旧是照搬照抄。

笔者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外综艺能够引起国内电视综艺制作人的注意,一般都是播出后受到了大众的肯定或者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说明这档综艺节目能够找准观众需求,可以直接将模式采用。其次是自主创新制作需要更多的人才资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在起步阶段,虽然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是人才资源比较缺乏。最后是引进国外的综艺节目版权可以节约成本,仅需购买版权,就可以省去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制作出来的电视综艺节目也可以很好的规避无人问津的风险。

四.中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对策

(一)把握主流价值观,减轻过度娱乐化风气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所以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要植根本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为底蕴,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把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把控在正确的时代发展方向之内,追赶市场运作格局下的大众娱乐时代潮流,正确审视主流价值观,将节目的思想价值严格限定在正轨上。endprint

在当代限娱令的格局之下,要给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赋予新的内涵,电视综艺节目的整体思想架构也应该发生根本性的转折,抓紧时代改革的步伐,才能紧跟潮流。

《奔跑吧》在浙江卫视的制作中,曾以《白蛇传》故事为当期主题,在杭州西湖边展开摄制,引起了当地民众和电视观众的关注,并且在潜移默化之间将《白蛇传》的故事传达给每一个观众,让观众们能够了解到《白蛇传》是杭州的民间爱情故事,它的主角是许仙和白娘子。类似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还有许多,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挖掘,综艺节目的制作人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节目当中,使综艺节目在给观众带来开心快乐的同时,还可以给观众普及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减轻了娱乐化过重的风气,还能够让全国各地的观众了解到更多地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风景美食。

(二)结合借鉴国外节目模式,挖掘本国传统文化

《奔跑吧》使用的是《Running Man》的节目版权,《Running Man》的综艺模式通过主持人和制作团队多年的摸索体验,存在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Running Man》的主持人风格比较注重个人特色,七个主持人没有绝对的领导中心,七位主持人拥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各有各的优势。而在个性展现方面,节目的嘉宾从来没有架子,敢在节目中展现真我,甚至能够为了节目效果不惜丑化自己。在节目设计方面,都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紧扣,既可以独立,又相互有联系,方便观众观看。与此同时在节目内容中加入游戏、益智、竞技、速配等元素,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奔跑吧》的七位主持人则都是演员模特出身,七个人的性格也各不相同,不同于《Running Man》,《奔跑吧》是有邓超作为领导者,虽然其他队员分担能力者、娱乐者、柔弱者等等角色,这些角色《Running Man》中也有体现,但是不要囿于韩国版的人物模式去打造,要结合国内主持人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格特征,去塑造更有灵性的主持人角色。在邀请来的嘉宾方面,《奔跑吧》邀请的嘉宾范围较广,有歌手、演员、运动员等等,这些嘉宾在综艺节目中会存在综艺感不强、明星架子放不下等等令观众遗憾的缺点,在此建议节目组可以邀请一些有实力的演员、综艺感较强的演员,以此来慢慢转变《奔跑吧》过度娱乐化的特点。在节目环节设置方面,《奔跑吧》在学习模仿《Running Man》的基础上,还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例如之前将摄制场地放在西湖文化广场、乌镇西栅景区就做得很好,但在其他方面还有待加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引用的元素太多,每一期都可以做到引人入胜。在文化内涵上,《奔跑吧》可以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故事,合理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的美景、美食体现出来,将中国传统的人文内涵悄无声息的传递开来,而不是像现在,仅仅引用了一个文化故事的题目,角色,过于浅显而缺失了对文化故事的介绍和传播。

(三)强化自主创新,打造特色节目

《奔跑吧》在中国的攝制得到了SBS的大力支持,由韩国的曹效镇指导编辑,权杰摄像,《Running Man》团队亲授制作经验。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团队不仅缺少创新思维,更是缺少经验丰富的综艺节目制作人。

《奔跑吧》应该立足于《Running Man》的户外竞技模式,在已有的模式上开拓创新,开发新的游戏模式,开启新的嘉宾模式、设计思维缜密令人出乎意料的节目情节,引人入胜的后期制作,结局又能让观众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同邓超在队伍中树立的“伐木累”精神,创造具有中国综艺特色的“跑男文化”。同时在制作节目时一边学习《Running Man》多年来的制作经验,一边累积《奔跑吧》的制作经验,两者结合之下,既提升了制作团队本身的制作水平和文化素养,也提高了综艺节目的观赏度。

五.结语

《浅析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以浙江卫视〈奔跑吧〉为例》至此,主体内容己完成。笔者在研究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现状、中韩的对比上做出了一些思考。关于目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都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深入思考。论文主要基于浙江卫视《奔跑吧》与《Running Man》的对比展开,但论文标题点明以《奔跑吧》为例,全文虽多次提及二者节目,但是在本质上笔者是为了通过对比二者的不同,来推动《奔跑吧》的发展,希望《奔跑吧》可以在限娱令的大背景下冲破艰难险阻,加大自身的品牌建设,节目内容的创新,结合新老节目的制作经验,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走上前列,并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成绩。

经过一开始迷茫地定题目,不断地修改题目到最终定题,再不断地查找资料,看前辈们的论文,反复思考,修改框架,本论文终于基本成型。但对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现状这个题目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宽度和深度都还不够,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是一个大题目,同时也是一项庞大的数据调研工程,这就意味着短短一万多字是根本无法将这个题目写尽。加之笔者本身能力和阅历上的不足,在认清自我的不足的基础上,笔者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完善本论题。笔者认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这一研究,只要电视综艺节目仍然在发展,在制作,这个研究就不会失去意义。笔者有自信,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在众多学者的积极研究和建言献策下,在众多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人的不断努力下,在众多参与综艺节目呈现的人员的坚持下,终将会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制作的一天,终将会有别国纷纷效仿的一天。

参考文献

[1]殷乐.韩国综艺娱乐节目探析[J].电视研究,2006,07:73-75.

[2]胡智峰.电视审美文化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彭娜.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0.

[4]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解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17-118

[5]陈虹.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观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6]梁颐主编,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O1,133.

[7]童真,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8]郭玮.对韩国综艺类真人秀节目《两天一夜》的叙事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1.

[9]朱述超.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狂欢化与公共领域[J].当代传播,2011,01:58-60.

[10]张语薇.从中韩综艺节目对比看中国综艺节目发展[D].重庆大学,2016.

[11]杨乘虎.电视节目创新的路径与模式—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研究之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6:59-64.

[12]余晴航.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探析[J7.中国报业,2012,(20).

[13]戴元初.电视节目模式引进热潮背后的制度隐忧[J].视听界2012,(5).

[14]童真,董锋.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跨文化传播特色及启示[J].南方电视学刊,2013,03:118-121.

[15]毕晛:从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Running Man》为例[J],《东南传播》2014年第3期.

注 释

①蔡莹莹:《我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竞争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页.

②白海天:《电视综艺节目的品质与品牌构建——台湾综艺节目的制作体制及对内地的借鉴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第35页.

③蔡莹莹:《我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竞争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页.

④傅雅慧:《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探讨》,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15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艺节目本土化创新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