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观察

2018-02-1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腔抗结核支气管镜

目前,支气管结核是临床中多见的结核病类型之一,主要出现于气管、黏膜下层以及软骨等处。根据临床传染病学资料,大约10%~40%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会伴有支气管结核[1],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肺不张及气道狭窄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使患者丧失通气功能,一般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条件下,临床中往往选择利用手术将病变切除,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病情的康复[2]。由于仅利用全身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人们目前较多选择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3]。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 3月收治的5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 12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8.1±3.2)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1.3±0.2)年;疾病类型:7例炎症浸润型、5例溃疡坏死型、5例肉芽增殖型、8例瘢痕狭窄型、3例管壁软化型。对照组男15例,女 13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38.2±3.0)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1.2±0.1)年;疾病类型:6例炎症浸润型、5例溃疡坏死型、6例肉芽增殖型、9例瘢痕狭窄型、2例管壁软化型。纳入标准:(1)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体质量降低、咳嗽、发热以及胸闷等症状;(2)对相关药物不过敏者;(3)同意本次研究者;(4)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实验室结果显示为耐药结核菌者;(2)治疗期间出现明显副反应且需停药者;(3)伴有支气管腔完全闭塞者;(4)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者;(5)伴有HIV感染及血液系统等疾病者;(6)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者;(7)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全身抗结核方案,主要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以及阿米卡星等,按照体质量、病情等方面给予相应用药剂量;(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注药以及雾化吸入治疗。①雾化吸入治疗:将异烟肼(0.1 g)、阿米卡星(0.2 g)及地塞米松(2 mg)溶于5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并进行雾化吸入(氧气流量设置为每分钟8~10 L),30 min/次,每天2次;②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根据纤维支气管镜病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方法,首先彻底清除病变处分泌物,利用活检钳采集标本后,将病灶处坏死组织、干酪样物等进行去除,然后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后进行局部注药(药物:异烟肼、阿米卡星以及地塞米松;用量分别为0.1 g、0.2 g及2 mg)。根据临床症状等制订注药频次、间隔时间等方面。当水肿与分泌物消失、肺部分复张以及痰涂片至少三次结果为阴性时即可停止纤支镜局部注药。两组均治疗半年。

1.3 观察指标

(1)总有效率:①显效:乏力、体质量降低及咳嗽等症状消失,痰涂片结果显示为阴性,病灶处完全吸收,且未发现阻塞性肺炎或者肺不张情况,管腔畅通;②有效:乏力、体质量降低及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痰涂片结果显示偶尔为阳性,大部分病灶处被吸收,管腔伴有轻微狭窄;③无效:乏力、体质量降低及咳嗽等症状、痰涂片结果、病灶吸收以及管腔等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1 年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28例中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复发率分析

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7.14%;2/28)明显低于对照组(17.87%;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部分支气管结核继发于肺结核,它是出现于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其中青年女性群体是高发人群[4]。该类疾病病灶处往往存在大量结核杆菌,在加上该处血运差,因此存在较大的治疗难度,部分患者经过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情可明显改善,然而大部分患者因受到局部组织增生、管腔阻塞等因素影响[5],因此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导致肺不张、张力性空洞等症状,因此采取有效的方式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往往对患者给予局部疗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注药以及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它可有效稀释痰液,进而促进其快速排出,同时有利于保持呼吸道的畅通;(2)改善了局部药物浓度,有利于病灶的快速愈合;(3)可疏通支气管,从而促进空洞愈合[6]。纤维支气管镜是目前诊断、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有效观察病灶位置、形态等方面,另外还可采集标本送病检[7]。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局部注药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提高了杀菌效果;(2)镜下治疗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处坏死组织;(3)有利于局部炎症的快速吸收,保持了管腔的通畅;(4)抑制病情向瘢痕狭窄方向发展[8]。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联合雾化吸入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魏喜玲,梁占伟,李志惠,等. 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 146 例支气管结核疗效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841-843.

[2]罗祥,郭春丽,程西安,等. 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474-1476.

[3]王剑利,李净,俞珊,等. 支气管镜对隐匿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与治疗(附 22 例报告) [J].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849-850.

[4]陈乐蓉,陈中书,邹禄如,等. 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加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J]. 中国内镜杂志,2013,19 (9):986-989.

[5]曾剑锋,邓群益,叶涛生,等. 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92-93.

[6]陶满意,杜凤华,杨淇,等.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6,37(1):65-68.

[7]张新宝,周瑛,张毕玲. 支气管镜注入治疗支气管结核7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1):1960-1962.

[8]张新宝,张妍蓓. 经支气管镜注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J]. 重庆医学,2016,45(24):3346-3347,3350.

猜你喜欢

管腔抗结核支气管镜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