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医学生临床实习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1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追求健康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世界卫生组织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力并列为健康的三要素[1]。医学生群体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烈,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的日益细分,医学生的课业愈加繁重,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少得多,与此同时,实习期间面临“学生”与“医生”的双重身份转化,又要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就业、考研及婚恋等压力,加之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需要接受大量的超负荷刺激,从而导致其心理冲突骤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1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1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迫切要求

据原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等机构透露,有16.0%到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现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1]。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医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约为9%~29%[2]。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有31.49%的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11.95%的学生存在中等强度的心理问题[2]。陈莹等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某医学院的本科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显示,被试学生中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2.6%,症状出现最多的为“强迫症状”。宋静[3]用SCL-90对570名临床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逄丽红等用SCL-90对204名90后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做了心理状况调查评估,发现90后医学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平均分高于90后非医学生组(P<0.05),90后医学生组SCL-90量表总分高于90后非医学生组[4]。

复旦大学在发布的《2013年学生工作白皮书》中的数据表明,III、IV级心理健康水平的比例在本科生群体中达7.6%,研究生群体中达3.8%(说明:I:健康状态;II:不良状态;III:心理障碍;IV:心理疾病)。

我院在2015—2016年通过监测和评估发现: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水平III及IV的学生比例数超过了6.1%,之后对在院的368名临床医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自我接纳程度、学习适应程度、负面情绪表露和负面情绪感受四个方面的评估后发现:有21.64%的学生自我接纳度较低,同时对周围的人很在意,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受欢迎,内心有明显的焦虑、担忧和不安等感受。这与Dyrbye等文献发现“美国及加拿大的医学生中普遍存在抑郁、焦虑、职业倦怠、精神不振及情绪低落等不良心理”[5]的结论不谋而合。这些数据使得我们认为必须重视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医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客观要求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陆续出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6]。同时,医学教育具有本身的规律,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特殊性。从预防着眼,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并遵循教学规律,构建符合医学教育特点的全员化、多角度、全过程的“医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减少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全体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医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力和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学习、人际交往、婚恋、生活适应等问题,并能及时调节学生的认识偏差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免受心理障碍的困扰。心理健康教育也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方法,它着眼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渗透了品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风险性大,接受到的负性事件较多,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经常接触受疾病之苦的患者,亲临生离死别的场景,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全面准确的医学知识、娴熟的医疗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情绪感染力和体察患者体验的“同理心”等。要做到这些医生本人要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良好,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2 构建医学生临床实习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对临床实习期的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医学教育与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笔者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构建了由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后期跟踪四部分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7],通过朋辈、师长、学校、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让“人人成为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并从预防着眼,全程关注,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医学生临床实习期的始终[8]。

2.1 预防着眼,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的基石

2.1.1 氛围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是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运动;二是要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医学生精神和心理需要,促进医学生人际交往;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医院每年都会开展 “风尚大典”“迎新晚会”“华山人节学术季”等文体学术活动,为医学生们提供展现天赋和才华、释放内心的激情与压力的舞台,为枯燥的医学学习生活提供别样的色彩,同时还可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了解,满足他们交往、尊重和归属的需要。

2.1.2 知识宣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 医院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生特点,搭建形式多样的教育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班刊、实习指导口袋书、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医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医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2.1.3 课程指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针对医学生中广泛存在的临床环境适应问题、医患沟通问题、情绪与压力管理问题等,教学管理部门可借助岗前培训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医德医风讲座,医患沟通技巧讲座,医疗法规讲座等,一方面可以让初入临床的医学生了解到临床工作的真实状态,另一方面可加强学生的医学法制教育,增强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护患者权益的法律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1.4 朋辈开导:建立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大学生活属于群体性生活,学生们同学习、同生活,通常能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同学的反常行为。因此,要加强对心理委员等朋辈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培训,在学生群体中建立“助人与自助”的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心理健康中自我教育、自我调适、自我服务的作用。同时,还应引导党团骨干、学生干部、寝室长做有心人,多关注同学的情绪与心理状况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辅导员报告。

2.1.5 咨询辅导: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 辅导员在医学生的生活中通常扮演着亦师亦友的重要角色,他们往往和学生接触密切,深受学生信任,让他们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培训,可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端倪时,可快速反应,早发现,早介入,早评估,早治疗,构筑医学生的“心理安全防线”。

2.2 评估建档,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警体系的平台

2.2.1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 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能科学、有效、及时地发现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9]。临床实习期是医学生“学生”身份转向“医生”身份的分水岭,身份的变换亟需医学生的心理做出快速的调整与反应。在这一关键时期前,管理者可以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测验等心理测评量表对初进临床的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筛查出阳性症状的高危学生进行约谈,根据普查结果和约谈情况对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对有他们进行定期跟踪、动态管理。

2.2.2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一是建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同学、室友、党团骨干、心理委员往往比较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他们发现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异常,应及时向辅导员在约谈学生后作出初步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向院系分管领导、家长和学校报告,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诊断,确定危机等级。如果发现学生有较严重的健康问题,院系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要迅速向分管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保卫处和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有关部门报告。

2.3 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应急处置体系的围栏

2.3.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工作机制 成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任组长,辅导员、党团骨干、各班心理委员及部分临床带教任组员。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及时了解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生活、思想、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分析和报告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和心理危机现象。

2.3.2 建立家校心理危机合作干预机制 家庭物质和亲情支持是最踏实的防线,父母有责任了解与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与家庭要及时交流沟通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关爱学生、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方面有着一致的认识和目标。具体做法是辅导员通过家长告知书等形式定期与家长联系,内容可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突出表现、获得荣誉、纪律处分、心理问题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

2.3.3 建立健全心理问题的会诊、转诊机制 对于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专家进行会诊,避免误诊漏诊事故发生;对不属于咨询范畴、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

2.3.4 建立健全学生休学、退学通报机制 因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本着“患者安全至上”的原则,部分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暂时不适合在临床工作,需要以休学、退学等方式更换生活环境。学校应建立学院与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多家单位的学生退学、休学信息沟通机制,随时掌握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休、退学情况。

2.4 跟踪评估,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后期追踪体系

2.4.1 进行干预效果的跟踪评估 干预效果的跟踪评估是指在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短期危机干预完成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监护和追踪观察,一方面是确保当事人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干预策略和手段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总结。

2.4.2 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心理治疗和辅导 许多心理问题都会对个体的长远生活产生影响,当事人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会对未来的生活适应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后期可以咨询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减少以后长期的心理风险。

[1]董晓芳.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9):187-188.

[2]崔晓庆. 某高校医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方式研究[D]. 辽宁:中国医科大学,2013:6.

[3]逄丽红,杨志昌,李鹏辉,等. 90后医字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6-7.

[4]陈莹,和丽梅,王耶盈. 6289名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阳性检出情况[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8):94-96.

[5]Dyrbye LN,Thomas MR,Shanafeh TD. Systemmic review of de-pression,anxiety,and other indicator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US and Canadian medical students[J]. Acad Med,2006,81(4):354-373.

[6]黄蕾,赵旭东,姚玉红,等. 构建医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1):69-71.

[7]王立,曹树春,李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8]陆凤艳,高继明 ,王海红,等. 医学生临床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构初探[J]. 医药前沿,2014,4(16):102-103.

[9]马建青,王东莉.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的理性思考[J].应用心理学,2009,15(1):78-83.

猜你喜欢

医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