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华阴知事张克仁

2018-02-07张志中

文史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同盟会民国祖父

张志中

祖父张克仁(1869—1923),在世55岁。出身耕读之家,其曾祖张国达,种地、开煤矿,颇懂文墨。其祖父无法考证,可能继承了张国达的基业,较为富裕。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到其父亲张腊牛手里,已成为普通农民。但祖上的影响还在,千方百计让祖父张克仁、叔祖父张克明(其父张铁牛也是普通农民)拜师读书,求取功名。张家请的塾师是阳曲县西沟村闻名遐迩的张云先生。于是,张家考中了两位秀才。后祖父张克仁由县学考入府学,又入晋阳书院读书,上京赶考,考中了什么?乡人说进士,又说举人。我查过《清朝进士名录》,张姓中没有祖父张克仁的名字。是否为举人?但举人太多了,找不到《清朝举人名录》,这样祖父的功名无处可查,只好悬着。但我听叔祖父张克明、奶奶苏氏、外祖父王吉官亲口说过,祖父清末宣统年间曾任陕西凤翔县七品知县。祖父于民国三年(1924年)为其曾祖父张国达所立墓碑碑文中有“历任华阴、凤翔诸事务,均皆顺适,无坐享重禄而赡身家”句,我计算过,清代一个县官的俸禄,以小县计算,一年可收入人民币10万元。凤翔县是府、县同治之地,属大县,其收入要比此数大得多。作为祖父曾任凤翔七品知县的物证,我亲眼见过亲耳听过的有“万民伞”、县官放印的镶有“开印大吉”黑漆金字的印盒、县官出行佩戴的七星宝剑和县官审案时的坐垫。“万民伞”为清代独有,祖父将这个硕大的“万民伞”借给周围村庄供求神祈雨、过唱时请龙王爷开道使用。这些物件明显为清朝官府遗物,民国县官改称知事,清代一切旧制、礼仪都被废除,是没有这些东西的。我与几个儿子曾去凤翔县查县志,县档案馆馆长说,只有新县志没有旧县志。网上查得《凤翔县清代及民国时期政府机关》,其中凤翔县历任知县,从隋唐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都有,却恰恰没有宣统年间的知县名录。所以叙述祖父凤翔县官职就缺少了文字依据。祖父在凤翔任上,值得提及的是,他秘密加入“同盟会”,参加推翻清政府的工作。据叔祖父张克明口述,宣统年间,清朝已摇摇欲坠。凤翔县城到处流传着于右任办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还有《民呼日报》等报刊。祖父因受家乡傅山先生反清思想的影响较深,所以他参加同盟会后,把叔祖父张克明和衙门的几个重要骨干发展成会员。据说,祖父还以知县的身分多次接触当地学子张维汉(取维汉反满之意,后因不利于同盟会地下活动,改维翰)。张是当地农民,从小聪慧过目不忘,八股文作得好。但因家境贫寒,只能半耕半读。祖父得知后,以银钱资助,着力培养。宣统元年(1909年)在凤翔府学竟考取贡生。后经祖父介绍加入同盟会,成为地下活动分子。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成立民国政府,于次年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祖父从凤翔知县改任华阴知事。(见《民国华阴县志·民国时期华阴历任县长简况表》)叔祖父张克明为华阴县主簿,分管文秘工作。王掌柜(阳曲县官庄人)主管钱粮。张维汉被选为省议会议员。据说,民国时期张维汉曾任陕西长武县县长,解放后任凤翔县政协副主席。

民国初年是多事之秋。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2月13日孙中山举荐袁世凯代任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布辞职。6月同盟会陕西分会改为陕西支部,陕西人井勿幕为头领,名支部长。同年8月改为国民党秦支部,内部发生矛盾后挤走井勿幕,张凤翙任支部长,随后袁世凯任命张为陕西都督,成为袁的爪牙。

民国二年(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同盟会共同缔造者宋教仁。于是孙中山、黄兴发动“二月革命”,共谋讨袁,结果大批革命者被捕,“二次革命”失败。

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传出称帝之讯,官府、社会人心混乱,莫衷一是。在此情况下,祖父认为才推翻清帝,又要出现袁家天下,他不愿为帝制服务了,于是返回山西阳曲故里。祖父返家后,住在本村窑洞里,足不出户,过起隐居生活。他有时候到地里转转,由于借酒消愁,烟酒不离,使身体虚弱。祖父回家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其曾祖父张国达建墓碑。用砂石做碑框、供桌,仿歇山顶式,有石刻瓦楞,猫头滴水,四面挑角。碑框里用青石碑心。碑文是他亲自撰写的,其文如下:

《语》云,祖宗功德,信哉斯言。今以才力薄弱,而官服西省,历任华阴、凤翔诸事务,均皆顺适。无坐享重禄,以赡养我身家,及知祖宗之德泽,故非人力所能为也。因并志之,使子孙所尊仰云。清故曾祖考张府君讳国达、妣张太君孟氏之墓表。大中华民国三年九月吉日,曾孙卸任陕西华阴县知事张克仁敬立。(原文竖写,无标点,繁体。)

从祖父写的墓表看,立于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说明他们一行(祖父、叔祖父、祖母、父亲、姑妈、王掌柜、两个丫鬟共8人)是当年秋上回乡的。辞职回乡的原因,前面说过主要是反对袁世凯窃国专权,图谋称帝。

祖父张克仁于民国三年(1914年)秋归乡后,在家赋闲5年时间。其间,国内形势和陕西地方形势均发生许多变化,同盟会的势力不断扩大。民国四年(1915年)蔡锷将军在云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各地多有响应。民国五年(1916年)1月,山西运城人、(日本)山西同盟会评议部长景梅九在西安起草《讨袁世凯檄文》,义正词严,铁笔诛心,号称讨袁第一文字。2月,同盟会骨干曹世英、高峻宣布独立,树起西北护国军旗帜。同时,山西续范亭等率西北护国军讨袁,拟先取太原,直捣北京。因事不密,被阎锡山冲散,牺牲众多。民国五年(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再称总统。陕西革命党人井勿幕联合众义士以19省民意发表宣言,反对袁再称总统。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这对祖父来说是件大事。他想以后不要伺候袁家了,要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了。民国六年(1917年)7月张勋拥废帝宣统在京宣告复辟,军阀陈树藩兼任陕西省省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9月1日,孙中山被选为大元帅,广州军政府成立。南北对峙局面再次形成。陕西革命黨人响应孙中山号召,奋起抗争。12月成立西北护法军司令部,西安树起靖国军招讨使大旗。民国七年(1918年)同盟会领导人井勿幕等起兵反陈,全歼陈树藩主力,靖国军形成左右两翼夹击态势。靖国军屡战屡胜,陈树藩屡战不利。为统一指挥,陕西革命党人欲请于右任回陕任靖国军总司令。民国七年(1918年)8月,于右任从上海回陕就任,靖国军归于统一,编为六路军队。并整顿地方行政机构。华阴背靠华山为军事要地,这时想起了民国元年(1912年)反袁知事张克仁,派人请他再度出山,复任华阴知事。endprint

民国八年(1919年)祖父复任华阴知事后,全国及陕西形势并不稳定。次年即民国九年(1920年)7月直皖战起,皖系速败。段祺瑞辞职,陈树藩下野,先后有阎相文、冯玉祥、刘振华相继督陕。数年之间陕督竟换了几任,关中大地,狼烟四起。陕西靖国军相继被北洋系收编。

民国十年(1921年)冯玉祥指使所部,剿灭靖国军总部,总司令于右任被迫逃走。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中旬陈炯明武装叛变,炮击孙中山的非常总统府,孙中山先生脱险,继续与叛军作战,因援兵不继,他所发动的“二次护法”再度夭折。在这种情况下,祖父见军阀混战,政令不通,前途渺茫,自己为文职人员,官小名微,不能号令作战,只好二次请辞,返回故里。祖父去华阴复任时,因当时形势不稳,未带随员,只身前往,连祖母苏氏、丫鬟也没带去,身体虚弱,咳嗽不止,身边无人照顾,辞职回乡也在情理之中。

祖父归乡后,曾经中医治疗,病体仍不见好转,于次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秋撒手人寰,存年55岁(虚岁)。因当时家境贫寒,只薄棺黄土,草草埋葬。清、民两代堂堂三任县官,坟前竟没墓碑。

2008年4月清明节,为纪念逝去的祖父祖母,我曾写过一首古体诗,诗前有序,现录如下:

清明祭扫哭祖父张克仁并序

祖父张克仁,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卒于民国十二年(1923),享年55岁。先祖清季在太原读书,求取功名,曾任陕西凤翔县知县,秘密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改任华阴县知事。后因不满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于民国三年卸任回乡。袁死后,于民国八年复任华阴知事。先父张华生,于民国元年(1912)生于华阴县,由于贫病交加,于1958年病逝于山医二院,享年46岁。父亲生前目不识丁,为人忠厚,善农事,常教我务必读书,长大后有所出息。回想我的人生有所告慰,与祖父的影响和父亲的教导分不开。故每逢清明祭扫,不免追思祖德。

村北高坡多坟田,清明祭扫年复年。

祖父曾是凤翔令,一生清贫令人怜。

至今坟头有刻石,张家子孙常祭奠。

七品县官不算大,人品却在高官巅。

辛亥革命举义旗,我祖响应最为先。

脱去官服和顶戴,首掌华阴知事权。

革命中途有波折,总统大权被袁窃。

先祖气盛心不悦,意欲挂冠归田园。

民国三年终辞去,离任竟然无积蓄。

随身带回一件宝,万民伞上万民签。

多年居官政绩好,万民赠伞赞清廉。

民国五年袁去世,革命志士笑欢颜。

民国八年形势好,祖父再掌华阴权

先祖临终五十五,先父还在襁褓间。

孤儿寡母无依托,相依为命受熬煎,

祖母无奈去改嫁,撇下先父更凄切。

县官之子无书读,长大只能去犁田。

哪个官妻后嫁人?哪个官子执牛鞭?

逝者入土全不晓,生者思念悠悠天。

每当清明来祭扫,思绪难平泪遮眼。

哭罢祖父来反思,世事人心难两全。

人生几多坎坷路,变化莫测谁能言。

惟有为民爱国志,千秋百代传民间。

后代应记我祖训,保持勤奋与清廉。

我的祖父张克仁,清末凤翔、民国华阴前后三次为官,一身清廉,死后掩埋于蒿草之中,作为他的后代我于心不忍。于是2012年清明节我为他竖了块墓碑。碑后面刻有我撰写的一副挽联:

地处三秦,爱民勤政,

居官曾获万民伞;

时逢两代,兴国灭清,

革命堪称一楷模。

我曾著有《往旅寻踪》一书,其中对祖父生平事迹、去世年代的叙述有缺漏,失民国八年(1919年)复任华阴县知事之重要情节。现根据新发现史料《民国华阴县志·民國时期华阴历任县长简况表》“后注”补记之。

前述《清明祭扫哭祖父张克仁并序》曾在几家报刊发表,2011年与另外几首诗词被收入中国楹联出版社出版的《红旗漫卷复兴路》一书,此次发表略有改动。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山西省政协文史委编纂的《山西辛亥人物传》等有关资料,使叙事背景得以更充实可靠。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盟会民国祖父
祖父瓷
母鸡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