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2018-02-03栾宇飞

考试周刊 2017年89期
关键词:兴趣生活化高中数学

摘要:数学不仅服务于各个学科,也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将高中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改变学生机械学习的现状。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兴趣

一、 引言

高中数学理论体系相比初中阶段更复杂,逻辑性更强,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这会使得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以致丧失学习兴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应生活化,将高中数学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用生活事例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引导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背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将学习情境置于生活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求知欲,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悟数学知识,进而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结合的奥妙。例如:讲概率问题之前先和学生们讨论“彩票的中奖几率”,以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为基础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后再将理论与生活结合起来。再例如袜子问题:抽屉里有6双不同颜色的袜子,没有开灯,要拿出一双同色的袜子,最多需要拿出几只?

2. 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作用

高中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只有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将生活中的事例引用到数学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多一点兴趣,多一点思考。生活其实是一个潜在的教学课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多的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并不是独立的、枯燥的、乏味的,而是数学知识就源于生活,也能解释生活,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科中心,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也改变了学生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 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习动机

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个体通过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所以知识越贴近生活越直观,学生越容易理解。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客观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历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利用,找到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广场上散步,听到广场舞的音乐由广场的两侧传过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第一次听见“云朵”后的半秒钟,又听见另一侧传来“云朵”。由于放音乐的喇叭离人耳朵的距离不一样,所以产生了时间差。如果走到广场上的另一地方,传到耳朵的歌声会不会也相差半秒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要人所在的位置点与两喇叭的距离差与第一次的距离差相等就会产生同样的结果,这样的点有很多个,这些点可以构成双曲线,进而提出关于双曲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学习动机培养的影响

实践表明: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与所要学习的书本知识相结合,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目的性,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

四、 课后作业尽量生活化

1. 课后作业生活化举例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学,与实际生活相背离,导致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要以生活背景作为学与用之间的桥梁,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例如:(1)折纸问题:一张1 mm厚的纸对折1000次,厚度有多高?(2)纸盒问题:边长1 m的方盒能不能放下1.5 m的木棍?(3)房贷、车贷问题。

2. 课后作业生活化的乐趣

多數学生听到老师布置作业时会非常反感,不想写作业,但是如果课后作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性,从而降低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反感,同时激发学生对有趣的数学作业的热情,体会活学活用的乐趣。

五、 总结

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生活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教育应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从各种活动中学”,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高中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这样学生就能自觉的爱上数学,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化美,王丽娟.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7.131.

[2]罗菊.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速读(下旬),2015,(8):19-19.

[3]贾艳锦.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03.267.

作者简介:

栾宇飞,吉林省梅河口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生活化高中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