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主问题”牵引整体性教学研究

2018-02-03黄卫荣��

考试周刊 2017年95期
关键词:主问题独立思考

黄卫荣��

摘要:教育方式需要不断改变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新课改之后的教学方式研究更加成为现实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的主导作用,随着学生积极性和主导性增强之后,主体也被迫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之后,提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如果按照传统教育中琐碎的提问方式,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还会浪费学习时间和精力,所以主问题牵引的整体性教学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实践中仍旧有一定的认识误区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整体性教学;提问式教学;独立思考

一、 前言

整体性教学因为在实践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所以在不断推广。主问题整体性教学主要是在提问中,可以安排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作为引导。这样精简之后,可以简化教学环节,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主问题的制定中仍旧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主问题因为在整个提问过程中的重要性,自身也有许多特点。文章就当下的整体性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提出主问题在整个问题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式。

二、 以“主问题”牵引整体性教学现状

什么是教学的主问题?主问题主要指在阅读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整体出发或是从学生的整体性出发,引发思考理解的重要问题。这种主问题是在所有问题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主问题的设计要新,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相对于课堂上一些零碎肤浅的问题而言,可以更好地安排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精力的分配,相对于学生活动时间短暂而不得不短暂式回答问题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在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文章的顺序进行问题提问,通常都因为讲透讲细的出发点而提问过多,扼杀了学生思维。如果可以安排主问题来进行整体性教学,可以使得教学环节更加细节化,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引领学生整体性阅读和讨论。如朱自清的《背影》,在一次全国性的展示课上,面对难以把握的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有位老师只设计了两个主问题:①“文中的父亲是个好父亲吗?为什么?”②“文中的儿子是个好儿子吗?为什么?”听课教师们普遍感觉切中要害,纲举目张。

根据主问题发挥的作用可以知道,主问题在进行指定时,必须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探究性,内部可以用内在逻辑进行构思。教师作为这种整体性教学方式的引导者,应该对课文阅读进行理解和反复思考,概括出有意义的主问题。高度概括文章精华的主问题,学生在深入思考和研究过后,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传统教学方式就是根据文章安排问题,所以主问题就应该精心构思和合理安排出现的顺序。一节课中的主问题有数量限制,所以出现的顺序应该符合文章本身规律,符合认知规律同时,用内在逻辑性帮助学生理解。如《怀念红狐》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课文在记叙的时间顺序上作了哪些调整?②作者对红狐的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③作者仅仅是为了怀念红狐吗?这三个问题,既把握住了全文,又与文章顺序一致,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

三、 以“主问题”牵引整体性教学表现方式

在如何设计主问题以及如何优化阅读教学的具体方式中,笔者有以下几点有力的建议:

(一) 抓住标题和文眼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主要内容。阅读中重要的就是标题和部分关键部分。标题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眼睛。如果读者想要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想法,就必须抓住标题和文眼慢慢揣摩。许多读者都可以通过标题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從整体上来把握作品的内容、情感等。传统教学方式中,高中语文老师也是先从标题入手,提出一个解读文本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而直接准确地认识文本内容。如果教师可以从标题中设计出一个主问题,就可以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学生接触文章之后,便是非常有用的钥匙。如《祝福》一文,就可以直接问学生标题的意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文章叙述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听听那冷雨》——通过题目,猜猜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听出了作者雨中的情思吗?“乡愁”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那么细读文章,具体说说这是怎样的感受?《始得西山宴游记》——主问题可以从题目入手,用问题引领学生走进西山胜地,设身处地地感受柳宗元的宦海沉浮,心海波澜。

题目若换成《西山游记》,可以吗?“宴”作何解?文中与“西山宴游”相匹配的文字有哪些?文中哪几句体现了“始得”二字?西山何种特点给了他这样的感受?为什么作者对西山情有独钟?这些链式问题,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直指文章的主旨,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在多重对话中,将锁链一环一环解开,从中学会了阅读,收获了知识,熏陶了情感,重建了文本。

标题是小说的文眼,但是在部分古诗的学习中,诗眼的理解更加重要。文眼本身就需要读者在阅读中细细体会,提炼出文眼。所以文眼本身就会有高度概括性等和主问题较为相似的特点。一篇文章讲究一定的中心思想,所以读者把握好文眼,也可以很好地深化感悟,抓住文章的关键去理解。通过对标题和文眼的理解,来进行主问题的提炼,学生在解决主问题的同时,其实已经思考了很多琐碎的问题,对文章内容有更好地理解,还可以节省本就安排不足的课堂时间,有巨大优越性。

(二) 从文章内容、情感和关键句着手

文章内容是阅读主题,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最多的部分。特别是在粗读的初步理解中,是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内容。以亲人和朋友为主要对象的文章,通常都可以先用同学对于人物的定义作为文章内容理解的切入点。同学对于人物形象不同的定义,也可以显示出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继而在进行具体问题解答时,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带入个人独特的思考,对文章内容进行不同层面上的把握。《林黛玉进贾府》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你可以透过林黛玉的“看”和“听”把握典型环境、分析人物形象吗?①林黛玉进贾府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②林黛玉进贾府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endprint

在设计主问题时,抓情感很重要,有时会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祝福》“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联系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具体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联系祥林嫂一生的四次重大人生转折,即:孟春之日,丈夫死去;丽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从而得出鲁迅先生把影响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四次遭遇刻意放在春天来写,所以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之后饱受“四权”束缚,被压迫、被蹂躏、直至被封建礼教所吞噬的封建农村妇女的典型。

在设计主问题时,关键句也是应用较多的部分。因为教学中需要紧扣关键句进行理解,所以对句子设计问题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承上启下的句子主体内容被理解好之后,其实就是变相对文章主要思想的概括。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其实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可以根据具体的写作特点进行主问题设计。设计出的主问题被充分理解之后,掌握的写作特点不仅可以用于之后的阅读理解中对于个人写作水平也是有重要意义之举措。鲁迅《雪》一文便应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引导学生对对比映衬进行理解,便是对课文的全面梳理,这样设计的问题比按照文章顺序进行提问的效果更加突出。

四、 以“主问题”牵引整体性教学重要性

虽然主问题的整体性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先进之处,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仍旧是有效组织教学来提升学生能力的方式。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很容易使得该方式在落实过程中,夹杂着太多个人的因素。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素质和对学生的了解,否则对主问题设计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综上所述,主问题整体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仍旧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有利的建议也有许多。传统教学中过于细碎的提问使得教学过程太过平淡,也会破坏文章整体美感。教师采用牵一发而動全身的提问,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主问题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概括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教育方式改革,相信会有更多的使用,不断的优化后也会有更加有利的条件。当然主问题也会牵引其他知识,其他问题与主问题总是相联的,因此,解决主问题,一定要带动对主问题之外的其他问题和知识的理解。《怀念红狐》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在保持适度紧张的情况下,以主问题为抓手,让学生少记多思,于是身心在自由的、创造的氛围中轻松起来。这是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学习氛围,学生从静态知识的占有者变成了动态知识研究者,不少学生在这种状态下碰撞出有建设性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1]浦叙德,谢洁红.从知识整体性视角设计主问题引领课堂教学[J].中学数学,2014,(16):79-82.

[2]谭希培,刘小容.基于问题视角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2):165-169.

[3]王丽华.巧设主问题,牵引语文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7,(52).

作者简介:

黄卫荣,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问题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论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