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2018-02-03陈光飞��

考试周刊 2017年95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品德与社会渗透

陈光飞��

摘要: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促进他們的健康成长。如何在课堂上渗透法制教育,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为此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若能善加开发和利用,就能达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品格的双重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而小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助于转化道德行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所以,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践中,我努力探索多种途径,创设各种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以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

一、 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环境保护法》等这些与教学有关的法律知识。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还应注意了解和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在教学中以案说法,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法制宣传教材。

二、 充分挖掘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合

教师要遵循《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其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如人教版三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的“寻路和行路”单元的课文《学看平面图》《校外探路》《出行的学问》《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这类课文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游戏、看书。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真正使学生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做到知行统一,真正地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导行同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实践、各种队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知行统一”。

三、 创设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各种情景,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助于转化道德行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所以,创设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各种情景可以推动法制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一) 捕捉课堂突发情景,渗透法制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恰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态度。我们就可以巧妙利用,结合法律常识,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如有一次品德与社会课,我刚走进教室门,只见同学们捂着鼻子,嘴巴里大声嚷嚷:“臭死了,臭死了。”原来,班中一同学由于身体不适呕吐了,他难受地趴在桌子上,脚底下吐了一大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看到自己同学生病了,同学们无动于衷,还表现出如此不和谐的音符,我真有些生气。我连忙跑上去询问病情,得知并无大碍后,就对同学们说:“老师去倒杯开水来,请哪位同学帮他把呕吐物打扫掉。”说完,我就走出了教室。可是当我回来时却没有一个人帮他,我愕然了。经过缜密思考,我决定抛开原来备好的课,在黑板上写下了《当我生病时……》。那节课同学们谈了许多,不仅说出了自己生病时的感受,还表达出渴望得到帮助和关怀的心情。

(二) 制造冲突情境,教会依法行事

我们的孩子想法多面,变化很快,也容易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此时,要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学生经常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学会依法处理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知法守法的品质。如我们班有位学生在上学路上看见一位盲人拄着一根拐杖在地上敲敲打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在我上品德与社会课时,他还把盲人的动作表演给其他同学看,滑稽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当我问他该怎么做才对时,他却回答得很响亮:“不应该取笑残疾人,应该帮助盲人。”由此可见他是懂得同情人、尊重人的道理的,但还未意识到这样做已经触犯了《残疾人保护法》。于是我就让他设想、体验一下盲人的心理反应和感受,然后启发他:“如果你是盲人,不小心踩到沟里,不仅没有人来帮助,还遇到旁人的嘲笑,这时你的心情如何呢?”又让他蒙上眼睛走上一段路,同时,给他讲了《残疾人保护法》第三条“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的规定。这时,这位学生才认真思索起来,思想上真正有所触动。从此,不仅这个孩子,当时所有在场的孩子们,都变得彬彬有礼了,再遇到残疾人不仅能尊重他们,还能主动提供帮助。孩子们是纯洁的、可爱的,只要恰当地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多么正确的一句话。

(三) 再现生活情境,搭建普法舞台

要想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再现生活情境,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教学之中。

总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学科进行有机渗透更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样,学生才能从小在民主法制的教育氛围里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邹小玲.提高小学品德课教学效益的探索与思考[J].语文学刊,2014,(4).

[2]康海宁,李化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3]朱小燕.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作者简介:

陈光飞,重庆市,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品德与社会渗透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