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8-02-01何飞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何飞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已经逐渐迈向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更加健全,各行各业都有充分的市场活力,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面临巨大的变革压力,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其体制与目前所处的经济市场还不是很适应,因此引发了很多的发展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因此,本文在这种背景下,首先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其必要性,对内部控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其次,阐述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与问题,阐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的弊端,最后,阐述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建议措施,以期通过这些建议措施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建议

一、内部控制的相关阐述

内部控制就是指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以及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促进单位整体进步的规章制度以及体系,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下的产物,目前,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大幅度节约成本,就必须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来讲,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分别是明确完善的职责分工,严格的蛇皮检查,严密谨慎的文件保管,健全的会计以及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通过这五个要素,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目前来讲,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科学管理会计信息,治理“小金库”乱象,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体制完善,并且体系较为庞大,内部控制以及相关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对每种情况进行监督控制管理,因此,一般存在“小金库”现象,通过“小金库”,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开始大肆敛财,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管理以及损害了社会的利益,因此,要想彻底根除一些财务乱象,必须从根本做起,完善和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够科学管理国有企业内部的各种资金,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对会计信息进行识别,使国有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和运营。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正在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国有企业必须在不断改革变化之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变化,从而使国有企业的体制逐渐适应改革发展的变化,因此,在这个角度来说,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员工积极性低

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体制固化,管理过于僵硬,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全适用的体制制度,员工工作较为懈怠,主动性不高,因此,种种现象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内部制度体系不完善,没有合理的绩效薪酬体制,员工吃大锅饭现象严重,很多工作情况没有一碗水端平,造成员工工作懈怠,干多干少都一样,员工思想观念中缺乏积极工作的意识,造成员工工作懈怠,其次,在企业管理内部,由于管理层人员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认识不足,不明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考核,思想观念需要革新与发展,上层的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完善,员工的工作情况与晋升制度不容乐观,造成整体的企业绩效水平较低,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风险评估缺失,风险意识有待加强

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由于管理层大部分目光放在企业的经营效益上,很少对国有企业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预防,但是在当今的形势下,由于大部分交易借助于互联网,相关的政策体制还没有完善,存在很大的虚拟性,因此,国有企业的资金风险提高,如果不加以预防与控制,就会造成风险损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风险重视程度不足,其次,国有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的观念,也没有有效的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缺少明确的风险警示指标,最后,国有企业没有针对鉴别出的风险制定风险措施去控制,种种现象造成了国有企业不能很好的预估以及控制风险,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员工的工作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体制较为固化,并且很难寻求体制内的变革与突破,因此,必须在原有的内控制度体系中不断深化改革,规范员工的工作与发展,只有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才能够在根本上杜绝国有企业财务系统中账目不清以及员工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决,首先,需要聘请相关内控专家对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审核鉴定,尤其是特殊关键部门,例如财务部门或者管理层等,通过了解其工作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才能够合理制定内部控制的制度与标准,在制定内部控制的制度或者标准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部门交流与会议,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才能集思广益,根据国有企业本身的发展的情况以及战略规划目标来进行制定,确保标准能够适应目前的状况以及员工的发展,其次,在内控制度健全之后,还需要动员员工和相关部门完全按照制度标准工作,确定合理的绩效机制,奖惩分明,通过绩效制度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最终完成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达到预期效果。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并且规范员工工作按照内控制度去完成,才能够有效提升内控管理,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由于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而且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系统去预估防范风险,造成国有企业的资金流失,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需要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的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处理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需要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组织相关的培训讲座去让员工了解风险处理的重要性,并且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由更好的处理风险来决定,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识别和鉴定风险,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处理系统,可以聘请相关的内控专家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核定,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员工的交流制定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风险监测与处理系统,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抵御和处理能力,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监督工作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合理的监督,抵御风险并且保證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首先,需要确定内部审核制度和内部审核部门必须独立于相关的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重要部门,避免产生同级监督和监督无效等情况,内部审核部门必须直接对上级汇报和负责,提升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需要制定严密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员工按照制度进行定期监督,注重发现风险与抵御风险,全面完善的加强企业的财务与经营工作,最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强化监督意识,明白监督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合理制定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督促员工去履行,还要积极配合社会或者政府部门的监督工作,通过监督工作才能更好的发现企业中的财务问题与制度问题,进而寻求有效的工作去改正,从而降低各种财务风险,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部门的协调性,最终通过一系列的监督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美涵,张明,内部控制视角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研究[J].财会学习,2016 (04):99-110.

[2]陈广,刘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些浅见[J].财经界,2015 (06):22-26.

[3]张宏,刘智明,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23):268.

[4]王春雷,新形势下房地产内部控制体系优化运作机制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4,5 (22):124.

[5],如何加强国有投资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J].经济视野,2015 (12):185-186.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