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2018-02-01张蔚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

张蔚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設的意义进行阐述,从内部环境不完善、内部体系不全面、内部监管不严谨三个方面入手,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和一般企业进行比较,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方式比较单一,并且运营规模整体不大,但是其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其运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给国家发展带来直接影响。由此可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实现单位的良好发展,就要给予内部控制工作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在给单位运营管理提供支持的同时,实现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助力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这给各个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一定要求。随着新型管理方式的涌现,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重要机构,其代表国家的整体形象,要想引导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运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已成为迫切要求[1]。通过内部控制管理,能够让单位获取理想的效益,并对单位运营情况进行规范,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效率,在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给行政事业单位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依据,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环境质量。当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级没有给予内部控制工作高度重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过于潜在化,普遍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其他部门不发生太大关联,并认为财政预算也就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无需设定对应的管理体系。甚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设定内部控制体系,执行内部控制工作的目的在于将自身具备的“一支笔”权限约制在一定范畴内,从内心中无法给予内部控制执行高度认可,因此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由上至下过于重视财务管理,在应用财政资金时,出现管理失控现象,资金挪用、占有现象频频发生。

(二)内部体系不全面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管理的基础,当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人员对内部管理工作无从下手,内部管理职责过于混乱,影响内部控制作用发挥[2]。主要体现在,首先,内部管理工作较为混乱,人员分配不合理,担任内部控制职责的人员主要以财务人员为主,其不但要担任财务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内部控制职责,职责不清晰,造成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差强人意。其次,财务预算不精准,使得内部控制工作过于混乱。因为相同阶段内的预算管理混乱,财政支出不规范,所以加剧内部控制问题出现。

(三)内部监管不严谨

科学内部监管则是确保内部控制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方式。但是,当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均没有在内部设定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便设定了内部审计机构,往往隶属于领导层级之下,受到领导层级的管理,自身独立性和威严性不强,对单位落实的各项经济活动无法实现科学监管,让内部控制自身具备的监管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且,把政府财政部门及政府审计部门当作主体的监管机构,把工作重心放置在财务收支监管上,没有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充分执行进行监管,也没有实现实质性修改。不管是内部监管,还是外部监管,都过于柔软化,内部控制较为松懈,流于形式,不能将其应有的监管作用和管理作用充分发挥。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要想保证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级人员应该端正工作态度,给予内部控制高度重视,并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明确内部控制在单位运营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从领导层级入手,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单位交流等方式,提升内部控制意识及执行能力。上级领导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及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工作,提升单位职工经济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让单位所有职工都能意识到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以此优化自身运营管理理念,并把内部控制理念融合到单位管理工作中[3]。最后,在用人方面防止出现任人唯亲的状况,把职业道德及专业素养当作引进和招聘标准,在整个内部控制过程中渲染良好的工作气氛,营造专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契机。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体系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所以,要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首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根据内部控制管理要求落实相关工作,让内部控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秩序的优化和完善。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从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内部控制人员也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从理论上给予内部控制工作充分重视,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作用,形成由上至下的内部理论,以此给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保障。此外,行政事业单位也要结合规范要求和业务特点,科学设定管理体系。在体系设定时,应该包含了经济业务、预算业务、采购业务、收支业务、资金业务等,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加强管理,实现风险防范。各个岗位均要设定对应的协调和制衡体系,从内部控制上,严格根据内部控制体系要求来落实各项事项,并结合内部控制环境及经济活动改变情况进行适当修整,以此更好的迎合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要求。

(三)加强内控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监管工作的目的在于,对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及时找出内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通过加强内部监管,能够对单位内部控制人员工作行为进行管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把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理念运用到内部中,提升单位工作效率,对财务信息及重要风险进行监管,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实际运营情况加大对内部控制监管机制的构建,并做好单位运营情况的监管工作,提高单位职工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素养,加大风险管理力度,降低不利风险给行政事业单位运营造成的影响[4]。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在内部设定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保证其不会受到领导层级的干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威严性,分配专业人员对单位实际运营情况进行管理,找出单位运营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在给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提供安全环境的同时,引导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任何单位的运营发展,均需要对应管理体系的支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给予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做好内部监管工作,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政.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8 (23):236+238.

[2]邓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8,12 (24):183+186.

[3]于璘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08):213-214.

[4]臧金林.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水平的具体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8 (08):76-77.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