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2018-01-31刘东关浩峰王方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患儿

刘东 关浩峰 王方方

【摘要】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例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 在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的基础上, 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4、36 h监测患儿的氧合功能, 同时记录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12、24、36 h患儿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49.26±13.27)h, 平均住院时间为(12.55±3.26)d, 发生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结论 在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治疗中, 基于常规治疗手段, 合理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治疗, 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氧合功能, 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氧合功能;患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26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 在我国该病的发生率约为1.2%~2.0%, 死亡率高达7.0%~15.2%, 在国外也可达到3%~12%的死亡率。由此可见,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该病的治疗中, 除了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外, 还可以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治疗。使用后能够使患儿的氧合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促进患儿疾病的更快康

复[1]。本文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40例,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40例, 其中男22例, 女18例, 胎龄38~41周, 平均胎龄(39.7±1.1)周, 日龄0~24 h, 平均日龄(8.9±1.6)h, 体重2.4~3.9 kg, 平均体重(2.9±0.8)kg。纳入标准:均符合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存在羊水胎粪污染, 皮肤指甲被胎粪污染, 气管吸出1 ml以上胎粪, 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 X线片显示肺部存在斑片状云絮影、广泛性粗颗粒阴影, 经机械通气方能维持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肺疾病。

1. 2 方法 患儿入院后置入辐射保暖台, 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补碱纠酸、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等治疗, 保持患儿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血糖稳定、血压平稳。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 进行气管内冲洗, 并行机械通气, 根据《使用新生儿科》规定标准确定机械通气指征, 结合患儿血样情况、血气分析情况, 对呼吸机初调参数进行设置。同时持续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 保持在90%以上[2]。在此基础上, 气管内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爾苏, 南宁华平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598), 使用剂量为150~200 mg/kg, 并使用气囊正压给氧30 min。用药后继续保持机械通气, 并对患儿情况密切观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12、24、36 h监测患儿的氧合功能, 同时记录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 氧合功能主要监测指标包括MAP、FiO2、PaO2、OI。OI可根据上述指标计算, 计算公式为OI=MAP×FiO2×100/PaO2, OI值越小, 说明氧合功能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患儿MAP(17.25±3.17)mm Hg(1 mm Hg=0.133 kPa)、

PaO2(43.85±3.29)mm Hg、FiO2(0.91±0.36)、OI(35.80±6.54);治疗后1 h, 患儿MAP(15.16±2.48)mm Hg、PaO2(54.29±

5.71)mm Hg、FiO2(0.78±0.11)、OI(21.78±4.11);治疗后12 h,

患儿MAP(12.69±2.34)mm Hg、PaO2(88.91±6.23)mm Hg、

FiO2(0.55±0.08)、OI(7.85±1.19);治疗后24 h, 患儿MAP(11.94±

1.96)mm Hg、PaO2(79.65±9.07)mm Hg、FiO2(0.46±0.06)、OI(6.90±0.97);治疗后36 h, 患儿MAP(11.72±2.18)mm Hg、PaO2(88.74±7.95)mm Hg、FiO2(0.40±0.06)、OI(5.28±0.57)。治疗后1、12、24、36 h患儿MAP、PaO2、FiO2、OI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49.26±13.27)h, 平均住院时间为(12.55±3.26)d, 发生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3 讨论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 其中过期产儿、足月儿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胎儿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 造成粪便排出, 污染羊水, 被胎儿吸入后造成气道阻塞, 同时引起肺部炎症及其他相关的全身症状。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酸中毒、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等。相关研究表明[3], 一般情况下,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混入胎粪的几率约为5%~15%, 但其中有5%~10%胎儿可能发生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另外, 发生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几率相对较低, 但临床症状更为严重, 治疗难度较大, 患儿死亡率较高。在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 要注重阻止蛋白向肺泡间隙的渗入, 对胎粪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进行拮抗。将机械通气参数适当降低, 避免损伤患儿气道和肺脏。将核因子-κB表达下调, 并对促炎因子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反应进行调节。endprint

胎粪颗粒阻塞气道是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一个主要病理改变, 由此会造成部分肺泡萎陷。同时, 胎粪会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活性产生抑制, 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降低肺顺应性, 从而引起肺泡换气、通气功能的障碍。有研究表明[4-6], 采用机械通气、气管内冲洗、气管插管、补碱纠酸、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手段, 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较为有限。对此, 研究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的基础上, 利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配合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相关动物实验当中, 得出结论胎粪会抑制肺泡蛋白、磷脂的合成, 早期吸入胎粪后, 会降低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通常存在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代谢异常, 因而可以通过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方法, 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中, 对患儿治疗后1、12、24、36 h的MAP、PaO2、FiO2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 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 OI值降低, 提示氧合功能改善。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 全身及氧合能力显著改善, 由于严重缺氧导致的重要器官损害减少, 围生期死亡率降低, 远期后遗症也明显减少。部分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可能并发肺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钙血症、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等并发症。机械通气也可能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慢性肺疾病、肺气漏等并发症。在本研究中, 所有患儿发生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经对症治疗后康复。由此可见, 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 肺表面活性物质还可以对肺部顺应性、通气换气功能加以改善, 使机械通气时间减少, 平均住院时间缩短, 预后情况得到改善。相关研究表明, 保护性机械通气和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 能够发挥协同作用,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有研究表明重复使用或大剂量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提升疗

效[7], 但也有研究表明大量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并无明显效果, 因此确定为150~200 mg/kg的用量, 能够确保疗效[8-10]。

综上所述, 在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治疗中, 基于常规治疗手段, 合理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治疗, 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氧合功能, 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锦平, 卢小蕴, 夏巧湘. 气管内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用药方案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肺氧合功能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现代实用医学, 2016, 28(12): 1611-1612.

[2] 姜莉, 张治, 李宇宁, 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炎症反应及氧合功能的影响. 内科, 2016, 11(5): 698-700.

[3] 宋桂玲.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炎症反应及氧合功能的影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17): 1727-1730.

[4] 郭曉燕, 车晓晴, 张海霞. 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3):172-173.

[5] 陈小燕, 陈观伟, 罗惠文, 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9):162-163.

[6] 夏耀方, 杨娅丽, 崔泽, 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1, 14(10):630-632.

[7] 王李敏.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分析. 吉林医学, 2014(18):3991.

[8] 黄国盛, 唐上英, 廖燕, 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8, 23(1): 8-11.

[9] 章丽星.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4):302-303.

[10] 向建文, 陈运彬.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5, 12(3):190-192.

[收稿日期:2018-10-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综合急救方案对上呼吸感染并发高热惊厥患儿的疗效探究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肺炎怎样护理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方法
如何做好小儿麻醉复苏的护理
小儿癫痫发作,应如何紧急处理
如何护理支气管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