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和而不同”中“和”的现实意义

2018-01-30牛帆李师��

考试周刊 2017年75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修身养性

牛帆+李师��

摘要:孔子生活在国家分崩离析、社会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同时又是一个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历史阶段,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孔子成就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学说和哲学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和而不同”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和”与“同”体现了孔子朴素的辩证思想,《论语》中的诸多方面都与“和而不同”的思想息息相关,“和而不同”中“和”的理念更是贯穿了孔子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当今倡导“和谐”社会,仍然遵循着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的“和”的理念,可见,“和”在全球化的今天依然存在很大的价值,“和而不同”的哲学理想无论对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还是社会安定、国际关系,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修身养性;和而不同;国际和谐

一、 修身养性以求天人和谐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符合,却不肯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所谓的君子可以理解为对自身道德修养有极高要求的人,是对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有所畏惧,又能在国家衰微时担当社会重任的有志之士,是具备凛然之气,品行端正的有德之人。孔子认为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和而不同”,小人是万万做不到的。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很高,但是孔子指出只要后天不断修炼自我,积极发挥人性中的自觉性,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论语·阳货》有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性”来自上天,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但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影响,先天的“性”转而成为迥然不同的后天习性。

《礼记·中庸》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君子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由此可见,当时社会规范对于君子的言行举止要求甚高。因而,要成为君子,就要学会“致中和”,合理地抒发情感,凡事做到恰到好处,不偏不倚,这也正是天地万物运行的“中和”之道——天地万物各安其位,万物生育欣欣向荣。人之道与天之道如出一辙,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顺势而行,天和人才能和谐统一,并行不悖。

当今社会是一个私欲膨胀的现实社会,人人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一意孤行,不顾他人利益,也不顾社会和环境。个人欲望的膨胀阻碍了他人乃至社会的生生不息,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导致人心向背、社会不安、天人不和的现实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刑法只是威吓监管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造人性,让人性回归本心,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先天禀赋,自然天性,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质量,从而抑制一己私欲,树立正面的人生理想,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二、 和而不同以求人际和谐

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与齐景公讨论君臣关系时也提出“和而不同”。《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侯对晏婴说:“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齐景公告诉晏婴,只有梁丘据与他相“和”,而晏婴却指出梁丘据是趋炎附势迎合君王,然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烹调和音乐作比方,提出“和而不同”的观念。由此可见,“和”作为调和食物和音乐的方法,将不同的食材或声调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一起,搭配出美味的食物和美妙的音乐,这个道理推及为人处世的方面亦如此,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也不能缺乏“和”这个概念。人和人之间天然存在差异和区别,不同的人之所以能够相处融洽,主要的原因就是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以“和”这也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孔子主张为人处世要做到温良恭俭让,只要不是学术和原则上的问题,凡事秉持谦和有礼、宽厚仁德的态度对待之。《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待人接物的不同态度,“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慎尔。”孔子面对自己的乡亲和长辈,表现的行为谨慎、说话谦卑,而在宗庙、朝堂这样的庄重场合,表现的能言善辩、不卑不亢。可见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物件和场合调整相处的方式和态度,做到恰到好处,也就是“中”,只有凡事做到“中”,“和”也就变得水到渠成。

孔子一生教导了三千多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孔子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孔子对于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问仁而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并不要求他的弟子千人一面,而是在了解了他们各自禀赋之后,分别引导和教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于“仁”的理解,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种解释,但是只要一心向“仁”,三千个弟子也能做到“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中的“和”和“同”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在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和”与“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区隔。“和”是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同时共存,通过相互补充、调适达到整体上的和谐,而“同”是endprint

指绝对的相同、一致,本质上排斥了不同和差异的存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绝对的一致,追求人与人之间毫无差异,那么必定会扼杀个性,缺乏变化和多样性。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人追求个性,不能为了配合别人而改变自己,也不能强迫别人配合自己而改变别人,那么接受别人的个性,保留自己的个性,找到彼此之间的契合点,就能做到“和而不同”,和谐共处。

三、 和而不同以求国际和谐

“和而不同”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西周末年,就有史伯的“和同之辨”,史伯指出西周之所以世衰力微就是因为“去和而取同”。《国语·郑语》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实生物”就是说性质不同的金、木、水、火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百物,而“同则不继”是说只有相同的一种事物就不能继续下去。史伯讲这番话意在规劝君主广纳明谏以治理国家,倘若只纳一方之言,政治必定腐朽,国家必然衰败。

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诸子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先秦思想流派主要分为六家,分别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其中儒、墨在六家中最早出现,两家旨趣不同,针锋相对。《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孟子作为儒学的亚圣,坚决捍卫孔子的儒家学说,严厉抨击杨墨两派的学说,杨墨等其他学派也抨击儒家学说,各个学派之间互不相让,据理力争,正是在这样激烈竞争的背景环境下,学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

孔子本身是殷商后人,但是他的一生都在尊崇周王制礼作乐的伟大事业,在殷人眼中,孔子是一个“变节者”,作为殷商的后代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而投靠周朝,成为周天子的“走狗”。在孔子的心目中,他追求的是正确的道,而不是所谓的国,这也是儒家始终尊崇的“从道不从君”的理念。孔子出生在鲁国,但是一生周游列国,哪里需要他,他就携着自己的学说和理想义无反顾的前往他国,尽管他的道并没有真正得到实践,但是始终不放弃诸侯各国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和愿望。在当今社会,不同的階级、群体乃至国家之间,矛盾冲突不断,相互之间水火不容,如何在相互竞争之中寻求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而不同”是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手段。

四、 总结

中国古代凡事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地利”都是上天决定的客观因素,只有“人和”是三者之中唯一能够由人的自觉性所决定的因素,因而,在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视“人和”的概念。“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内容,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和”字。“和”在中国古代还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质量,“致中和”是中国古代极高的道德境界。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一系列指导个人言行的道德标准,从而实现人和,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契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下,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在自身修养、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方面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做人“和德”,待人“和气”,处世“和睦”,在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下,维持个人的心态平和和人际间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2][5][6]杨伯峻.论语译注[M].香港:中华书局,2014,1.

[3] 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中华书局,2008.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81.

[7] 瞿敬平.“和而不同”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2.

[8] 徐元诰.国语集解[M].中华书局,2002,6.

[9] 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9,8.

[10] 刘清平.儒家“和而不同”观念刍议[J].人文杂志,2010(5).

[11]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 孙建乐.略论“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理论导刊,2008,5.

作者简介:牛帆,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师,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修身养性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修身养性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修身养性的艺术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