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踝后上外侧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2018-01-29冯鹏侯书健孙乐天王振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外踝供区筋膜

冯鹏,侯书健,孙乐天,王振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1医院 全军手外科中心,山东 青岛 266071)

跟骨骨折后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紧张度高,特别是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局部水肿,张力增加,强行缝合切口后,常导致皮肤及软组织坏死,钢板外露,创面经久不愈,处理困难。2007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共收治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536例,选择伤后皮肤坏死18足,均应用外踝后上外侧皮瓣修复,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3例。按照Sander分型:Ⅱ型6足,Ⅲ型10足,Ⅳ型2足。其中除1例双侧跟骨骨折患者因伤后双足严重畸形肿胀,观察期间皮肤坏死骨外露于伤后21 d手术外,其余患者均于伤后1~14 d手术治疗。术后9~15 d出现皮肤坏死、钢板外露,创面分泌物多,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1足,链球菌感染3足,奇异变形杆菌1足,培养阴性3足。及时切除坏死皮肤及坏死组织,创面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术(VSD)治疗1~2周,行皮瓣移植修复术。软组织缺损面积:8 cm×3 cm~3 cm×2 cm。移植皮瓣面积:9 cm×4 cm~4 cm×3 cm。

1.2 治疗方法

手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患者取俯卧位,手术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先行创面清创,切除创面边缘至正常组织,并沿皮下组织向周围分离1~2 cm,保留钢板或去除钢板(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者可去除钢板),刮除骨表面污染骨质及深部的脓性物,碘伏纱布浸泡创面5 min,反复冲洗后,更换无菌巾、手套及器械后进行皮瓣切取。根据软组织缺损范围,以外踝后方为蒂,在其后上外侧设计切取皮瓣,外踝后至创面的距离为皮瓣蒂的长度,蒂部宽2~3 cm,皮瓣面积比创面略大,肥胖者适当增加切取面积。先切开血管蒂后面的皮肤至深筋膜,于跟腱腱周膜浅面向前锐性分离,不必显露游离血管,然后切开皮瓣前缘及后缘皮肤,于深筋膜下锐性向蒂部游离,皮瓣皮肤与深筋膜缝合固定,以防皮瓣与深筋膜分离影响皮瓣血运。切开蒂部与创面之间的皮肤,深筋膜下分别向两侧游离1 cm,皮瓣旋转180°与创面皮肤间断缝合覆盖创面。保留钢板者皮瓣下放置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装置,无内固定物者放半管引流即可。皮肤无张力缝合。供区取同侧股部中厚皮片打包植皮。术后抬高患肢,石膏托固定至骨愈合,术后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1~2周,当引流物少于30 mL、血培养阴性后拔出引流。

2 结果

本组18例皮瓣,1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因引流不畅,致皮瓣远端1/4坏死,后经换药治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及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5年,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个月~1年,无慢性骨髓炎发生,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皮瓣无臃肿,质地优良,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3 讨论

跟骨骨折导致足弓塌陷,足底负重力线关系改变,从而引起疼痛、行走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早期多见骨折复位固定不良、皮肤坏死、伤口感染等,晚期主要是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形成,常引起行走疼痛。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皮肤坏死,张家红等[1,2]报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2%。本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536例,术后切口坏死18例,皮肤坏死率为2.2%。术者认为坏死率与术前软组织条件、手术技术、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有关。除开放性骨折外,术者一般选择在伤后7~14 d,软组织出现皮肤皱纹,肿胀消退时手术。手术采用跗骨窦切口,术中切开皮肤时应直接切至骨膜,于骨膜下锐性解剖暴露骨折端,对皮肤牵拉力量不易过大,术后石膏固定并抬高患肢,可有效防止皮肤坏死的发生。

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致钢板外露,导致细菌滋生,切口长期裸露形成慢性创面,极易引起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甚至形成慢性骨髓炎。早期取出钢板易导致骨折再移位,使骨折复位前功尽弃。术者采用早期清创,如钢板与骨面贴合不紧密,钢板下炎性分泌物较多者,应去除钢板,改用加压螺丝钉固定。创面行VSD治疗1~2周,当引流物少于30 mL、细菌培养阴性时行切取外踝后上外侧皮瓣进行修复。

该皮瓣具有不牺牲主要血管、解剖简单、血供丰富可靠、皮瓣不臃肿及操作简单等优点,手术方便实用。皮瓣蒂至创面的距离较短,切取皮瓣旋转点下移,比传统腓肠神经皮瓣旋转点下降5.0~8.0 cm,皮瓣切取范围下降,明显减少了对小腿供区的损害,是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的最佳供区[3,4]。

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将皮瓣的旋转点下移至外踝后,皮瓣蒂部皮肤连同深筋膜一起游离,无皮瓣坏死的风险。⑵合理设计皮瓣大小及蒂部长短,避免皮瓣张力缝合,皮瓣大小一般比创面大1.0 cm即可,对于肥胖者术者认为供区大于创面2.0 cm为宜。⑶皮肤筋膜蒂宽度2.0~3.0 cm,能确保蒂部无张力下缝合。皮瓣蒂长应比旋转点至创面距离长1.0~2.0 cm为宜,过短易导致过度牵拉影响皮瓣血运[5]。皮瓣近端不超过小腿中部均可成活。⑷术后持续、有效负压引流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蔡锦方等[6]报道,跟骨骨髓炎术后持续冲洗长达43 d,本组负压冲洗引流均在2~3周,能及时吸出分泌物,使皮瓣与骨面紧密贴合,缩小死腔,减少感染几率,有利于骨折愈合。

猜你喜欢

外踝供区筋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游离前臂皮瓣术区闭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扩大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合并外踝骨折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带线锚钉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研究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外踝撕脱骨折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及功能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