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中的矛盾性

2018-01-26吴佳馨

速读·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我不是潘金莲矛盾

摘 要:刘震云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关注底层人物的生存境遇,讲述了李雪莲历时二十年上访告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新的现实小说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他“滚雪球”式的叙事风格,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的事件体现了矛盾的逐步演变和激化,也正是由于这些矛盾,作者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隐藏在人性背后的人类荒诞的生活状态。这部小说由矛盾的堆积展示了其幽默背后蕴藏的深意,同时也完成了“芝麻变成了西瓜,蚂蚁变成了大象”的叙事效果。

关键词:矛盾;偶然与必然;简单与复杂;严正与诙谐

刘震云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以独特的“滚雪球”的叙事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一桩村妇李雪莲告状的故事。高官与村妇的较量,不断地重复上演着你输我赢,你成我败,此起彼伏的喜剧局面,看似简单的私人事件,却在作者刘震云的笔下由“芝麻变成了西瓜,蚂蚁变成了大象”。他把许多看似不搭界的东西打破了,使近乎18万字的文本浑然一体,和谐统一,这一效果便得益于小说中所体现出的矛盾性。

一、偶然与必然

李雪莲的上访一共艰难地进行了20年,最后也并未得到完美解决。恰恰相反,由于主办官员们在北京设下天罗地网,终于把她“控制”住了,也确保了她不会再闹人民大会堂。前夫秦玉河由于一场车祸突然意外死亡,也使李雪莲的告状缘由一同被消解了,连同被消解了的还有各级官员们对她上访的“围追堵截”。正如新任市长马文斌所说:“事件是以不解决而解决的;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个意外。”其实,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中也蕴含着必然性。因为人必然会死,李雪莲折腾了二十年得到的这个必然,是因为作品的叙事长度已经足够,二十年的上访时间使生活逐步暴露出了它残酷真实的本相,一系列的偶然意外事件解决了长达二十年的无果上访,得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必然结局。

再说官员们被撤职一事也绝非偶然,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倒霉”。偶然遇上了李雪莲这样难缠的上访者,各级官员之间相互推诿,推卸责任也决定了这些官员落马的必然下场。李雪莲第一次找到法院审判员王公道时,王公道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打发走李雪莲”。接着她又找到民事一庭庭长老贾,老贾嫌麻烦就推给了法院的董专委。董专委只关心蹭酒喝,根本没心情管疑难案子,这事儿就又落到了法院院长荀正义头上。荀正义平时很严谨,但那天喝了酒,忙着与老领导叙谈旧情,加之喝高了,也就骂李雪莲是刁民,让她“滚”。县长史为民忙着去给饭店“世外桃源”开业剪彩,竟然假称自己是秘书,将李雪莲忽悠过去,使得她在市政府门前举着“冤”牌静坐了三天。市长蔡富邦忙着“创建精神文明城市”,自然不能让李雪莲“坏了事”,就传话将李雪莲这只“大苍蝇”“弄走”,可经市长之口层层传话的结果却把李雪莲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关押起来。李雪莲的上访具有偶然性,在上访过程中各级官员的搪塞,敷衍与互相推脱导致他们最终落马则具有必然性了。

二、简单与复杂

刘震云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倾向于用一种看似随意而为,实则缠绕不已的叙事手法,把一个看似简单又日常的小事情,渐渐叙说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大事件。《我不是潘金莲》中促使李雪莲告状一事的起因很简单:与前夫秦玉河为躲避生二胎要受到的处罚,二人商量好先假离婚,之后再复婚。没曾想后来她的故事由小变大,由少成多,由私人事件变成公共事件,由婚变事件演变为政治事件。作者遵循不同人物与不同领域的思维定势与行为逻辑,让事实顺着各自的思维与逻辑自然延伸,自行发展。但由于不同的思维与逻辑之间的不兼容和相互抵触,则使得事情眼睁睁的走向了各自愿望的反面。李雪莲起初所要寻求的,仅仅是让前夫秦玉河承认假离婚这一事实,并履行与她再结婚的诺言。但已离婚再娶的秦玉河却不愿再费力折腾,只想维持已有的现状,为了让李雪莲彻底断了复婚的念想,不惜以“你是潘金莲”的说法对李雪莲予以诋毁。为避免造成公众影响,从镇到县的法院与公安局都多次出警,极力阻拦和搜捉李雪莲。使原本简单的事件一步步发展的更为复杂,李雪莲和大家出于不同的目的和用意,都忙得团团转,矛盾的双方在斗争中将事件推向到作者想要制造的“复杂”中。

三、严正与诙谐

《我不是潘金莲》采用了全知叙事视角,作者基本没有主观性评价和叙述,只是尊重角色的性格特征来完成叙事。在语言上,延续了刘震云“狂欢化”的语言风格,极尽铺陈之能事。在对几个官员的刻画中,采用了一种反讽和戏谑的手法,既突出了政府的威严和权力,也机智地剖析出官员们的官场心态。这些官員们是“公道”的、甚至是仁慈的、“亲民”的、“无辜”的,而这些貌似“公道”,貌似“为民”的官员们却对李雪莲的上访多次推诿,敷衍与弹压。最终落马后又纷纷感叹自己才是“冤”死的“小白菜”。官员们满腹冤屈和牢骚,咒骂和抱怨的语言使读者读来充满诙谐幽默之意,但更觉嘲讽意味之浓。

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延续了作者幽默,讽刺,荒诞的风格,是一部处处体现矛盾性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当代社会人生的复杂,官场的黑暗。作品既制造了矛盾,又成因于矛盾,从中也窥见了作者对世间万事的谙熟与通达。

参考文献:

[1]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M].长江文艺出版社.

[2]金琼.试论《我不是潘金莲》的官场反讽叙事及成因[J].

[3]白烨.越“绕”越丰饶[J].文艺报,2012,10,10(002).

[4]沈昕苒.荒诞、讽刺、幽默——浅析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J].大众文艺.

[5]徐勇,徐刚.芝麻,西瓜和历史——评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J].

[6]孔维丹.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的荒诞意味[J].文学教育,2016,01.

作者简介:

吴佳馨(1989.10.01—),甘肃省兰州市,大学毕业于海口经济学院英语系,现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校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我不是潘金莲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
《我不是潘金莲》多维度打造“三部曲”
《我不是潘金莲》做出勇敢可贵的探索
《我不是潘金莲》,也不是“秋菊”(聊天室)
《我不是潘金莲》:华谊有多需要“神奇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