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课堂,从“提问”开始

2018-01-26江苏省响水县第一小学周素娟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1期
关键词:旧知教者新知

江苏省响水县第一小学 周素娟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教师以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提问过多,学生无暇思考,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教师提问随意性大,目的不明确,偏离了教材重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脱节;教师提出问题多而思维含量低,仅让学生回答“对不对”“是不是”等判断问题,缺乏思维的价值,难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缺少对学习过程的关注,没有从“学”的视角设计问题,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引起注意,告知目标

由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易于分散,教师要借助于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上课伊始,教师以优美的图片、精彩的视频、有趣的游戏引发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教学中,教者播放一段动画,让学生求老鼠所跑的距离,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在《平移和旋转》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出示苏州乐园旋转木马、小火车、青蛙跳各种活动项目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项目你玩过吗?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每个项目的运动变化吗?

教师还可以借助言语、手势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7的乘法口诀》一课的教学中,教者以动画呈现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创设情境如下:“森林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公主,她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又如在《周长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大家看一下,这位小朋友喜欢什么图形?他所比划的这个长度是不是这个图形的长度?”教师通过有趣生活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播放日韩世界杯中国队参赛的视频片段,呈现每位球员罚点球的命中率,提出问题:“假如在下届世界杯上,国家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如果你是主教练,你会安排哪位球员来主罚这粒点球?”教者以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

二、回忆旧知,建构联系

学生原有的知识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益增加,随着年级的升高,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旧知为新知学习服务,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口头陈述复习旧知,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呢?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教师也可以出示一些习题,让学生在做题中完成对旧知的复习,如:“同学们乘法口诀掌握得怎么样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三、呈现信息,引发交流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师使用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指导学生有序地学习。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内容,教师不必以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上,只需直接呈现信息即可。高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站在不同的视角对问题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自由地呈现远比提问的方式更易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字、图表、视频等材料,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内容自由说出已知的信息,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者呈现图片,提出问题:“大学来看看,兔子也来到了我们中间!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些什么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概念,列举相应的例子,如在《认识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许多物体都有它的表面,如黑板面、课桌的表面、数学书的封面、叶子的表面……你还能再举出一些物体的表面吗?”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例子,归纳出相应的概念,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刚才许多同学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你认为圆柱体有何特点呢?”教者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呈现小组的意见,如在《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四、阐明关系,促进理解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原有知识变得日益丰富,与新知联系的旧知也不断增多,教师要阐述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来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方法的掌握、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解释这样做的理由,以了解学生答案中隐含的思维过程。如在《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也可以这样提问:“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4,拿出的铅笔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追问,让学生解释缘由,以便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五、创设情境,提升技能

课堂提问一般随年级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习量的增加,二是学习内容难度加大,而课堂的时间不变,在有效的时间内,教师更愿意将注意力放在课内训练上,而无暇顾及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提问,如: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相关?你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又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教者出示李老师家四、五、六三个月的用水情况表,你能帮老师计算出这三个月的平均用水量吗?”再如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教学中,教者引入生活问题:“如果买3支小牙膏,售价是10.8元,如果买4支小牙膏,售价是13.6元,你认为怎样购买牙膏合算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问开启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有问得巧、问得智,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构建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旧知教者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岁末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