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018-01-25王彩霞杨金武

甘肃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

王彩霞 杨金武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分组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3—0082—01

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思、所想的,那么如何能使课堂高效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自从这一教学模式在我的课堂上应用之后,它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起色,它不仅改善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通过近一年的尝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用“导学案”打好小组合作的预备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都在课前备教案,教案的重点在与教师教什么和教师如何教,它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原因过于冷淡,教师使劲地讲,学生装腔作势地听,教学气氛过于紧张沉闷,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很被动,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讲解也难以理解和记忆。导学案的着眼点则放在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上,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要求学生在新课前要进行预习,那么教师就要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在课前做足功课,为学生准备好预习卡,预习卡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新旧知识的链接、问题的设置,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能力,为他们设置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等等。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布置任务,而后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学生显得比较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学生提问不再害怕。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团队意识后,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学习任务。

导学案则将教学的重心前移,能使教与学有的放矢。教师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进行讨论、质疑,加深学生的印象,真正做到低负高效。导学案中设计的课堂达标试题要紧扣学习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进行分散,教师要实施堂堂清,尽量不留课后作业,这样即便是农村学生也不用为回家没人辅导而犯愁。

二、把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变为小组合作的黄金搭档

分组前,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根据学生的性格、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进行分组,每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2名,各组由学生自己组合。在课堂上他们比、赶、超,有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下课时又一起嘻嘻哈哈。这种合理、优化的组合,使他们找到了本小组内学习的榜样,由小组合作学习成员慢慢变为最佳搭档。

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方面交流,学生只要有看法就可以发表,不再担心在老师面前说错,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并在小组内随意交流,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奥秘,能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内在需要,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與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分层评价让小组合作更具有战斗力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的是“兵教兵”,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但有时优等生也很不情愿给后进生多次讲解。为了达到共同进步、更加有效的目的,在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之前,应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制订评价内容及标准,可对评价内容进行分层、分段,每天上完课评一次优秀小组、优秀个人,被评出的小组和个人会得到一个积分卡片。当积分卡片累计够5个时,就可以换取一个胸牌,当胸牌累计够5个时可以换取一个奖牌,这样可以做到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表彰,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合作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不断取得进步。

猜你喜欢

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