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精神的成长面向教育的未来

2018-01-25王生堂

甘肃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城关老实人办法

王生堂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学校的灵魂——校长,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不言而喻。只有推动校长的精神成长,学校才能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才能直面教育工作带给我们的问题与挑战,才能真正面向教育的未来。

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集体,可以创造一段传奇。我始终坚信,一种优秀高尚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引领城关教育的方向。今年在扩容增量誓师大会上,我们倡导“以梦为马,不负芳华”;在招生改革中,提出“用公平、公正书写我们的教育情怀”;在新教师入职仪式上,以“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为主题,让新教师充满了职业的神圣感与自豪感;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教师节展演活动中,以“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和“致奋斗路上的你”为主题,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致敬;9月,在贯彻学习教育工作大会暨2018年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激励全体教育人,拥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拥有淡泊名利的坚守。实践证明,灿烂精神的引领,让教育有了灵魂和生命。这灵魂就是“有思想、有情怀、有办法、有韧性、有担当”。

有思想,是精神成长的源泉

有思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书读得多,思想也就多元化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了。比如,教育局工作的一些干部在工作的实践中思考,觉得学校更适合他们,于是主动向组织提出回学校工作锻炼。我觉得他们都是能舍弃别人眼中所谓的“光环”、俯下身子踏实干事的人,我想他们今后的天地会更加广阔,他们的精神也会因为这样的思考与经历而成长。在一体化办学中,一批优秀的副校长担任了分校执行校长,尽管他们缺一张校长的任命文件,但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优秀的校长。因为我相信,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你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你所朝的方向。

有情怀,是精神成长的血脉

什么是情怀?我想是上善若水,静待花开;是热爱孩子,热爱教师职业;是满腔热忱,不忘初心;是离任前,站好最后一班岗。有的校长到龄后,主动提出应该让年轻人来干;有的还没有到龄,提出因身体、理念等方面的原因,主动让贤。上周局里召开了扩容增量工作推进会,一些马上要退休的校长仍然按时到会,认真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一些馬上要退休的校长仍然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师生安全管理丝毫没有放松;一些马上要退休的校长主动提出要去一线教学,更让我心生敬佩。我想这种情怀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精神,这种情怀是城关教育人精神成长的血脉。

有办法,是精神成长的印记

有办法,其实就是善于思考,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有办法的人,他们会迎难而上,在解决问题中收获成长的印记。今年,我们在扩资源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承担出城入园学校改造和改薄项目的校长们付出了很多。有一批这样“想干事”“能干事”“有办法”的校长们不得不在这里提及。有的校长带病坚持工作,在确定一体化办学的思路后组织专门力量,迅速拿出改造方案,今年秋季解决了很多名学生的就学问题,极大地缓解了热点片区学生的就学压力。有的校长积极想办法,不仅在新校区开设了学生教师食堂,还为中午路途较远的学生们提供了宿舍。考虑到原有学校锅炉拆除,冬季供暖问题,开学初就提早谋划,打报告、购设备,一周前已开始供暖;有的校长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开办了分校,今年更是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有效化解了因为小区配建学校不到位而产生的就学矛盾;还有的校长为了保证学校今年秋季如期投入使用,整整一个假期没有休息,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磨练中,我相信,他们走出的每一步,都将成为成长中最难忘的印记。

有韧性,是精神成长的坚守

何为“韧”,鲁迅先生解释说“锲而不舍”。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守规矩,讲政治,顾大局,心怀朴素,干好当下,坚定自信。我想:这些品质都应该是每一位校园长锲而不舍的坚守。有个别学校,近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也有目共睹。而在局里我很少见到这位校长,我知道他、了解他还是因为别人的口口相传。8年时间,他默默无闻地潜心抓管理、抓教学,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教育品牌;还有在边远学校工作的个别校长,带领一群充满斗志的年轻人努力奋斗,寒来暑往,依然积极向上。他的朋友圈里,冬天拍雪景,拍孩子们打雪仗,还会赋诗一首,自在安然。他能静下心来抓学校管理,改善学校办学环境,让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教育工作从来都不会像其他工作那样轰轰烈烈,但等我们回过头来时却会是硕果累累。我相信,锲而不舍的努力与坚守,也是一种精神的成长。

有担当,是精神成长的定力

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不成事不罢休的精神品质,担当更是一种政治品质,“想不想”担当是态度,“敢不敢”担当是责任,“会不会”担当是能力。说到有担当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今年4月17日的局务会,对我们的有些校长有了新的认知。一个“一班一校”的校长,用四个排比句道出了他这十年坚守的定力与五味杂陈的感叹:虽说简单但也艰辛;虽说轻松但也失落;虽说和谐但也失衡;虽说幸福但也落寞。短短的四句话,道出了十年对这份事业的执着与敬畏,失落与忐忑。4月份召开的扩容增量誓师大会,我想当天的会议在座的大部分同志还记忆犹新,会上,他代表拆迁还建项目包抓人这样说:“不因问责而动,只为尽责发力,我愿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我想这是一个校长的担当,更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精神成长带给他们的定力。

“有思想、有情怀、有办法、有韧性、有担当”是城关教育人灿烂精神的写照,我想这种精神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记得9月21日的教育工作推进会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新时代城关教育人应该是什么样?尤其是今天在座的你们,因为你们是城关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城关教育发展的脊梁。因为你们的精神成长关系到城关教育的未来,更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生命展开的过程。所以,校长队伍应当具备“有思想、有情怀、有办法、有韧性、有担当”的精神力量。这两年来,在你们中我也看到了这样的精神成长,并激励着我奋勇向前。

10月29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文,题为老实人,非常值得每一位校长学习。老实,就是诚实,守规矩,做人做事不偏不倚。然而,在有些人眼里,老实却成了一个贬义词,“老实人吃亏”“老实人倒霉”“老实人背黑锅”,独没有“老实人光荣”。崇尚所谓的“精明”“大胆”,在规则的边界上反复试探,打“擦边球”,专干损人利己的事,占了便宜还得意洋洋。

其实,“老实”的反义词只有一个,就是“不老实”,所谓“精明”“胆大”,无非是得了便宜之后的自我美化。除了“损人利己”的浅显道理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原本就是依靠“老实人”运转的。我们教育系统幸而有几千默默奉献的“老实人”,潜心教育,才让城关教育有了今日的成绩和口碑。更不用说,我们动真碰硬,改革招生制度、推动“一体化”办学等等举措,哪一个是“精明”的人愿意去做,又能够做得了的?今天城关教育的成绩,无一不是“老老实实”才做出来的。一句话,还是要讲老实,守规矩,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成事。

一个人从生命诞生之日起,在生物性成长的同时,也开始了精神成长。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世事不同,再加上性格与禀赋有异,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独特的精神成长之路。作为教育人,有思想、有情怀、有办法、有韧性、有担当,这是我们应具备的精神力量。当我们拥有了这种精神力量,我们都将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引领教师和孩子们的精神领袖。

因为,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是精神成长,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是精神成长,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全体师生精神成长的结果。陈宝生部长年初的一段话:“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让我记忆犹新。尊敬教师,引领他们的精神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更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所在。

我非常喜欢马云的一篇演讲,那是一篇“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充满理想主义”的演讲,题目是:我们可以失去一切,但是不能失去理想。让我们一起去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带着精神的成长,去做点让生命发光发热的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信地面向教育的未来!

猜你喜欢

城关老实人办法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一)
最好的办法
干事业不能靠“敲锣打鼓”的人
金城关
不让老实人吃亏
善待老实人
老实人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