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班区角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2018-01-25王晓英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幼儿教育

王晓英

摘 要: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在小班区角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行为,优化师幼互动的效果,需要我们从环境、材料、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这是提高区角活动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班区角活动;师幼互动

《纲要》的颁布,给幼儿教育注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给传统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师幼关系带来了冲击,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关注。《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存在于幼儿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幼儿园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区角活动的组织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小班区角活动,更需要教师在深入观察了解幼儿,认真把握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环境创设、材料准备等。因此,如何在小班区角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行为,优化师幼互动的效果,这是提高区角活动效果的关键。

一、區角环境的创设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基本前提

(一)环境情趣化,激发探索兴趣

在区角环境的色彩搭配方面尽量选择红、黄、蓝、绿这些为小年龄幼儿所认识、接受的大色块,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有种童话城堡般的视觉感受,有一种去玩一玩的兴趣和欲望。

(二)内容游戏化,营造探索氛围

小班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决定了他们对环境有强烈的依附性。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游戏化的内容,能够真正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越感兴趣,就越容易产生积极的互动。

(三)布局合理化,提供探索空间

有效利用三维空间和间隔物等,创设吸引幼儿主动对话的环境,营造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情景化的活动空间,使活动室真正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

二、材料的投放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

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教师在分析了解幼儿上次活动的情况后,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需求以及教育目标进行调整,是构成教师与幼儿隐性互动的桥梁。

(一)达成教育目标,材料投放要有目的性

各个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既要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1.鼓励幼儿共同参与材料的准备。

2.相同区角、同种材料并列呈现。

3.区角与主题的有机整合。

4.材料摆放需提供标记暗示。

(二)兼顾个体差异,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

幼儿之间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差异,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的发展速度也是有差异的。在投放活动材料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有时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三)激发探究欲望,材料投放要循序渐进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应分期分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序地投放材料,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并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以便于老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总而言之,要重视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遵循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层次性、渐进性原则,多方面多途径地挖掘材料的来源,有效地发挥师幼互动的作用,努力提高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质量。

三、教师的观察指导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关键

《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积极关注,获取准确信息

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论述,她指出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

1.跟踪法:有目的地选择一个幼儿进行一段时间区角活动跟踪观察,能观察到材料与幼儿的互动情况,让我们及时跟进调整材料,同时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区角活动中的个性品质。

2.定点法:可以自我选择某一个区角定点进行观察,能观察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对于材料的理解和互动,在材料调整上能做到有层次性,使材料对每一个孩子都有促进作用。

(二)投入指导,满足发展需要

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真切、自然地投入幼儿的活动,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观察关键区角,了解个别幼儿的需要,适时适当地搭个支架,进行有效的支持和引导,使幼儿的活动得以继续。

1.情感共鸣,教师是支持者。以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让幼儿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这样幼儿学习的专注性和速度会大大加快,学习也会深刻而持久。

2.平等参与,教师是合作者。教师以一个角色的身份和幼儿平等地玩,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

3.适时介入,教师是引导者。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教师可加入一些指导性的语言、暗示性的动作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的深入研究。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地调整自己在其中的身份,积极地建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个性的充分展露、智慧和能力的充分体现,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自我实现的快乐、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卢乐珍.关于“师幼互动”的认识[J].早期教育,1999(4).

[2]巨金香.情感视阈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常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陈雪梅.探索区角活动中师幼互动方式的变革[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

编辑 高 琼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幼儿教育
师幼之间对告状行为差异理解的探究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