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市场准入法律分析的文献综述

2018-01-22薛晓洁

法制博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吉国国有化市场准入

薛晓洁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国内法律与政策视角下对于吉国投资市场准入的研究

(一)颁布的具体的法律

吉尔吉斯斯坦在1991年通过了《外商投资法》之后又相继通过了《对外经济活动基本法》《自由经济区法》《企业有外商租赁经营法》与《外资企业法》。在于立新、王寿群等主编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政策与投资》就详细论述了吉尔吉斯斯坦对于外商在本国投资的一系列的规定,在书中,他们认为吉尔吉斯斯坦在发展的过程中尤为重视外商的投资,并且吉尔吉斯斯坦还公开表示在最近几年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构建相关的投资体系,使经济规则稳步前行,保障投资者在吉国的融资自由。

(二)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

对于具体的法律制度,我国的学者以四个层次为视角: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征收与国有补偿化、投资利润汇兑与外汇管理制度以及投资争议解决制度。(1)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方面,表现为税收优惠与特区优惠。郭学兰认为吉尔吉斯斯坦对于外商的优惠政策表现为减免税收,简化许可证。特区优惠方面,我国学者主要认为吉尔吉斯斯坦的特区优惠方面分为三类:特殊的海关制度,特殊的外汇制度与出入境制度。(2)征收与国有化补偿方面。通过我国学者对吉尔吉斯斯坦在征收与国有化补偿方面的研究整理发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中,政府不能够任意的对外国的投资者的资产进行国有化或者征收,只有在为了社会最高利益的时候才可以进行。同时,对于被征收或者国有化的外资应当按照市场价值进行赔偿。(3)吉国的法律规定,投资者可以自由兑换货币的形式以及可以终止投资,可以将投资金额取走或者转汇国外,并且还可以进行再投资业务与贸易业务。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学者也主要是通过对吉尔吉斯斯坦法条的分析来研究的。明确了在投资活动停止后保证投资的措施,同时规定了投资者可以撤出将其投入到吉尔吉斯斯坦的财产。(4)投资争议的解决制度方面。当有条约的时候首先应当以条约为准,如果条约未规定,则按照投资者和吉国国家机关先前约定的条款解决。

二、国际条约与协定视角下对于吉国投资市场准入的研究

通过分析与梳理吉尔吉斯斯坦与其交往最密切的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政策,来分析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方面的市场准入的情况,陈晓娟曾经在她的硕士论文中对于吉尔吉斯斯坦与其他中亚国家签订的政策协议进行过梳理。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年在经济上实行全开放的政策。从陈晓娟的梳理中得知,吉尔吉斯斯坦在独立以后,不断地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不断地降低投资的市场准入的标准,通过不断地加入到中亚各国的区域经济统一体中,不断地发展本国的外贸经济。

三、具体视角下对于吉国投资市场准入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吉国市场准入具体研究,除了以上两点宏观方面以外,还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市场准入的具体的实践情况进行了研究。各个学者的研究的侧重点,针对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重点研究的吉尔吉斯斯坦的稳定投资环境下的市场准入,重点研究了吉国的投资的环境。比如田润锋认为吉尔吉斯斯坦有着较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因为吉国有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上推行加速市场经济与私有化的政策,对外商的优惠政策比较多,而且吉尔吉斯斯坦可供投资的领域多等。吉国对于某些基础的设施建设的市场准入仍然没有放开,还有国家亲自管理,其他的个人与法人没有资格。比如李建民提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铁路、公路、管道、电网由国家自然垄断。由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矿产比较多,各个国家在吉国矿业方面的投资也比较的多,因此还有很多其他学者则关注吉尔吉斯斯坦的矿业方面的的投资的市场准入,例如刘海田、孙静等就提到吉尔吉斯斯坦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且投资的环境较为宽松,吉尔吉斯斯坦制订了一系列的吸引外资的法律,对于外商投资矿产开发最为和善的法律为《地下资源法》该法鼓励外过投资者参与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允许外商与吉尔吉斯斯坦本国合作开发,也允许独立出资开发、勘探矿产资源。杨贵生,褚晓霞,杨浩然等人提到吉国的地下资源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但是有一部分小型的是可以属于集体与个人的,外国的法人与自然人可以使用。同时规定了在吉尔吉斯斯坦进行矿产勘探与生产方面的项目必须有生产许可证。从以上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某些基础的设施由国家垄断以外,其他方面的市场准入相对而言较为宽松,是比较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吉国国有化市场准入
民营上市企业国有化:动因和绩效
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约有1万人被绑架成为新娘
吉立法打击“抢新娘”
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军事装备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研究
总理辞职搅动吉尔吉斯斯坦
我国将放宽停车场建设市场准入
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准入国际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吉国示威者要求美空军基地迁走
Beijing loosens market access for foreign investment
欧洲银行国有化: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