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用于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2018-01-21史帝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二聚体半胱氨酸脑梗死

史帝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用于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各56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会明显高于常人,这一特征作为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各56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7~72岁,平均56.4±4.7岁;发病时间1~13小时,平均3.5±0.9小时;对照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3~76岁,平均56.1±4.4岁;发病时间1~16小时,平均3.3±0.6小时。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组后研究对象须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在当日或次日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的肘静脉血液标本,置于没有涂抹肝素钠的采血管当中在3000 r/min的条件下实施离心处理10 min左右,使上清液能够得到充分的分离,从而得到理想的血清,置于-80℃的环境中待检测。

1.3 检测结果异常评价标准

当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2.00 mg/L定为阳性;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0.00 μmol/L定为阳性,当血清D-二聚体水平超过200 μg/L定为阳性[2]。

1.4 观察指标

(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2)上述指标检测阳性率。

1.5 统计学方法

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x±s)表示,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

2 结 果

2.1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见表1)

2.2 检测结果阳性率(见表2)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外界多种因素而导致人体的脑部血液供应状态出现异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使脑部神经生理功能出现障碍,该疾病的出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状态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病理学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炎性因子、血栓、内皮细胞损伤等相关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同型半胱氨酸属含硫氨基酸的一种,由蛋氨酸代谢形成,在多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学进展过程中都发挥者较为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由活化因子ⅩⅢ与纤维蛋白单体之间进行交联,通过纤溶酶的降解过程产生。其水平的升高,说明血栓病灶形成,或有继发性纤溶出现,而急性脑梗死患者机体呈现持续高凝状态,血栓病灶及继发性纤溶现象较为常见。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道德一种,可以对炎症状态进行反映,与炎症和感染等疾病的发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发病的概率越高。

参考文献

[1] 龙 璐,陶 亚,王 堃,等.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急性腦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5):599-6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二聚体半胱氨酸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