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渗透

2018-01-20秦玉花吴秀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

秦玉花 吴秀华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教师责无旁贷担负着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任务。本文根据萨不尔一沃尔夫假说理论的观点:语言影响人对世界的感知,影响人的世界观以及人的思维。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增加自己的人文知识,深入挖掘英语文本语言中的人文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第二课堂活动,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品格。使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人文素养 文本语言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思潮对中国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冲击,精华和糟粕一并涌入,有的甚至全盘接受。在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课堂上介绍了许多国外的文化背景与习俗,忽略了母语文化背景的输入,没有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没有展示出来中国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此外,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精神内涵的引领。[1]

二、理论依据

一些学者认为把语言单纯看作工具或形式系统,专注于结构描写和形式化的研究,是忽略了语言属性的人文性的一面。萨不尔一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是20世纪批评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萨丕尔及其弟子沃尔夫提出了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该假说包括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后者被大多数语言学家认同,其主要内容是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 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 但语言并不完全决定思维, 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根据这一理论,英语教学中,教师课堂授课的口头语言和英语教材的文本语言对于学生的思维、信念和态度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

三、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现状

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人文教育的内涵认知不足,对于人才培养的新理念缺乏了解,教育观念陈旧。在教学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严重,能够挖掘英语语音、单词、句法、词汇、语篇的讲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不能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蕴含的思想内容,没有意识渗透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甚至担心人文知识渗透影响教材讲授的进度及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2]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的途径

1.强化大学英语教师责任意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自己及学生的德育放在第一位,引领学生成人成才。

2.增加大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

许国璋先生曾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要教怎样做人,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完善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能力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具有文化敏感和文化意识,具备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结构,以及文化对比分析及研究能力。

3.深入挖掘英语文本思想,渗透人文精神内涵

根据萨不尔一沃尔夫假说,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 并且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大学英语教师就要从文本出发,文本是人文科学的实际存在,只有通过文本才能体会到人的思想和精神。同样,在理解和研究他人文本时,接受者必定带着自己的语境,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对于文本的挖掘是涵盖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和使用好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不断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4.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课堂教学,课前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地理、历史等中外背景知识,并让学生做成PPT在课上展示,培养学生查询信息及辨析信息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课上进行探究式、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思辨能力,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备课,深挖教材并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教师要耐心解答及正面肯定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后要留思考题,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價值观和理想信念。

5.组织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拓宽人文素质教育渠道

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大学的学生会、社团和志愿服务队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体育比赛、大合唱、英语剧、演讲、朗诵、小品等,学在活动中,学生即体验到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又陶冶了他们的文化情操,在实践中的体验和体悟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养成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优秀品质。其次,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让学生从经典书目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3]

结语

在经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高校英语教师要落实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不断学习,苦练内功。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品格,真正成为学生人文知识的传递者和人文素养的播种者。另一方面,通过英语文本以文化人,传播中外优秀思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王舒婷.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

[2]冯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

[3]倪娜.思想政治教育“有理讲理”的实践智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作者简介

秦玉花(1967—),女,内蒙古临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
浅析空间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术沙龙: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