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生态课堂实施策略的研究

2018-01-19胡瑞芹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地理

胡瑞芹

摘 要: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生态课堂的建构越来越为广大的教师所认同和运用。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想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主體意识,生态课堂的建构是不可或缺的。立足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从生态课堂环境的营造、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态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详细地说明如何建构生态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态课堂;生态课堂环境;生成性教学资源;生态教学方法

在建构地理生态课堂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生态课堂,其有何特点,如此才能为生态课堂的建构指出方向。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

所谓的生态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师在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借助多样化的手段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用下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通过以上对地理生态课堂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三大特点:

1.具有和谐情景的课堂

生态课堂从其字面可以看出,其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建构地理生态课堂的时候,教师需要从课堂环境入手,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生态课堂氛围。

2.注重学生的体验

新一轮课堂改革倡导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是不可或缺的。由此,构建地理生态课堂的时候,教师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给予学生自主体验的机会,使其在体验中提出问题、形成知识。

3.具有开放性

这里的开放性指向教学内容,即生态课堂中所教学的内容具有生成性,不再局限在教材内容之中,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课堂环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这三个层面来建构地理生态课堂。

二、初中地理生态课堂的建构

1.建构生态的教学环境

这里所知的教学环境既指生态的课堂环境,也指生态的人际氛围。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我一般会从硬件环境入手,除了向学生提供必备的地理学习设备之外,还会借助个性化的装扮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地理学习氛围。比如说,我组织学生在班级的墙壁上贴上地理绘画作品、学生发明制作的地理模型等,甚至将传统的“插秧型”的学生变为“马蹄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就人际氛围而言,我首先会从师生关系入手,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有趣的教学活动,由此在有趣的活动中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参与地理教学活动。

2.建构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会在课前对所要讲授的新知内容进行备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课堂的发展是不受教师控制的,其具有生成性。倘若教师一味地按照课前所准备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那与照本宣科是别无二致的。对此,在建构生态课堂的时候,我会立足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关注生成性教学资源,借助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我在组织“黄土高原”这一内容的时候,根据课前准备内容,设置了一场辩论会,其主题是:为了搞好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是否需要全部退耕呢?在这一主题的引导下,学生扮演正反方角色,在提到借助新技术来进行喷灌滴灌的时候,正方学生谈及新技术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做支持,这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黄土高原地区是难以实现的。而反方学生则指出:难道经济落后的地区就不能使用新技能吗?这一论点的提出使得正方措手不及,原本热闹的课堂变得沉闷了。学生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热爱之情,但是正是家乡的落后使得正反方学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此时,为了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我会借助几个问题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落后需要看哪些方面?我们的家乡是不是落后地区呢?高新技术的引入主要靠什么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想到引入新技术的重要依据是什么,如此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入到本次辩题之中。在这一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在学生辩论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继续按照课前的预设来引导学生继续辩论,而是借助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到黄土高原退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借此激发学生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感情,实现了情感价值教育。

3.建构生态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导向。在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式,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在探究下获得有价值的地理知识。

我在组织“非洲”有关内容教学的时候,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则纪录片,在直观的画面观看下,学生会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气候以及物产等,借此在加深学生对非洲印象的基础上,激发其对非洲的好奇心,引导其自主地探究更多的与非洲有关的内容。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积极地借助课堂氛围营造、生成性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方法等来建构生态课堂,使学生在掌握课堂参与主动权的基础上,自主地探究到更多的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并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奎.创设生态课堂,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的主体意识[J].考试周刊,2014(A0):136.

[2]钟美玲.激活生态之花,演绎精彩课堂:浅谈初中地理生态课堂的建构[J].教师,2012(28):37.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初中地理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构建生态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