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褚玉霞教授采用经方治疗妊娠病验案2则*

2018-01-18刘培培

中医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竹茹安胎太子参

刘培培,李 晖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褚玉霞教授是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善于治疗经、带、胎、产及多种妇科疑难重病,执教、临床50余载,学验俱丰,潜方用药及诊治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从师学习,获益匪浅。现择褚师采用经方治疗妊娠病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苏叶黄连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妊娠恶阻案

例1。患者,女,34岁,2016年6月9日初诊。主诉:停经11+2周,恶心呕吐较剧,甚则食入即吐1个月余。患者2016年4月4日于某医院行胚胎移植术(2枚),自4月27日始早孕反应明显,食后即吐,曾予以输液治疗,效果不佳,给予流质饮食方能进食,食后皆吐,呕吐酸苦水,近1个月来纳谷不馨,体质量下降5 kg左右。现症:胃中嘈杂不适,夜寐不能,大便干结、3~4 d一行,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微黄,左关脉弦滑无力。尿常规检查示:酮体2+,尿蛋白±。彩超检查示:宫内早孕(50 mm×21 mm、45 mm×21 mm),双胚胎存活(双孕囊)。西医诊断:妊娠剧吐。中医诊断:妊娠恶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治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方用苏叶黄连汤合橘皮竹茹汤化裁,处方:姜竹茹12 g,苏梗15 g,太子参15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2 g,黄连6 g,砂仁6 g(后下),木香6 g,决明子10 g(另泡),生姜9 g,炙甘草6 g。7剂。每日1剂,水煎,少量频服。同时嘱患者饮食以清淡、易于消化为宜,少食多餐,调畅情志,宜静少动以养胎。2016年6月15日二诊:呕吐明显缓解,纳食增加,大便仍有秘结。复查彩超提示:宫内早孕,双胎,NT(胎1)1.4 mm,NT(胎2)1.2 mm。守上方,加麦冬15 g,继服7剂。2016年6月21日三诊:时有晨起恶心,无呕吐,纳眠可,大小便均正常。守初诊方,减决明子,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其后随访,诸症消失。

按 半数以上孕妇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恶心、晨起呕吐、择食、食欲减退、厌油腻等一系列症状,称为早孕反应,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但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甚则食入即吐,发生电解质紊乱而影响胎儿发育,严重者需终止妊娠[1]。西医学多认为:该病与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急剧上升及丘脑下部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2]。采用补液治疗虽能纠正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但患者仍可存在呕吐厌食症状,导致病情反复难愈。该病属中医学“恶阻”范畴,亦称“子病”“病儿”“阻病”。《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土得木而达。”《血证论》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症,在所不免。”[3]褚师认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为该病主要病因。孕后阴血下聚养胎,阴血不足,肝木失于润养,加之肝体阴而用阳,则肝气上冲,又肝经气盛附于冲脉,肝脉夹胃贯膈,冲气上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大便失常[3],正如《女科经纶》曰:“有孕妇三月,呕吐痰并饮食,妊娠呕吐属肝挟冲脉之火冲上也。”褚师以苏叶黄连汤合橘皮竹茹汤为基本方化裁,方中姜竹茹清热和胃,除烦止呕;白芍柔肝敛阴安胎;陈皮理气健脾;紫苏梗理气和胃,稳固胎元;黄连清中焦火热,和中降逆;木香、砂仁健脾理气安胎;因患者呕吐较剧,必伤津耗气,导致气阴两虚,故以太子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麦冬滋阴生津,润肠增液;生姜理气和胃止呕;炙甘草调理中焦,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收效甚捷。

2 竹叶石膏汤治疗子烦案

例2。患者,女,34岁,2016年7月8日初诊。主诉:停经7个月余,眠差、心烦3 d。患者末次月经为2016年1月12日;3 d前无诱因出现夜寐差、心中烦闷,伴腰酸、眼目干涩、手足心热,自觉胎动频繁,无腹痛下坠、阴道出血、胸闷、头晕等不适。现症:食欲不佳,失眠易醒,大便正常,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西医诊断:妊娠焦虑症。中医诊断:子烦,辨证为虚火上扰证。治宜滋阴清热,除烦安神。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竹叶10 g,石膏20 g,太子参15 g,炒白术10 g,麦冬15 g,生栀子12 g,茯苓15 g,苏梗12 g,砂仁6 g(后下),黄芩12 g,莲子心6 g,黄连6 g,白芍30 g,枸杞子20 g,首乌藤30 g,炙甘草6 g。1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同时嘱其家属多陪伴患者,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和安慰;患者可多听舒缓音乐、散步,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精神紧张症状。2016年7月24日二诊:诸症减轻,纳眠好转,胎动正常。守上方,继服7剂,诸症消失,纳食如常,心情开朗,胎儿发育及胎动均正常。

按 “子烦”首见于王肯堂所著《胤产全书》,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烦闷不安、郁郁不乐、烦躁失眠等症状,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此病多见于初产妇及精神敏感者,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增加剖宫产分娩率,造成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发育迟缓、早产、新生儿低Apgar评分、产后抑郁等事件,不利于母胎及新生儿的健康[4]。该病常见病因有阴虚、痰火、肝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曰:“子烦病因,曰痰,曰火,曰阴亏。”褚师认为:阴血素虚、虚火上扰心神为本病基本病机。本例患者素体阴血偏虚,孕后精血聚以养胎,少阴君火不足,水不制火,虚阳亢盛,相火内动,扰乱神明,则烦躁不安、失眠[5],正如《血证论》曰:“子烦者,血虚也,血者心之所主,血足则心不烦,胎既耗血,胎中之火又与心火相合,火扰其心。”治宜滋阴清热、除烦安神,方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方中竹叶引热下行, 使心火由小便排出;石膏善清肺胃之热,使热去而无伤阴之忧[6-7],取其清心胃之热、除烦养阴之效以收水脏精藏安胎之功;麦冬润肺生津;太子参、炒白术、茯苓补益中气;生栀子、炙甘草养心除烦;苏梗、砂仁理气和胃安胎;白芍、枸杞子补益肝肾安胎;黄芩、莲子心、黄连清热泻火,泻南补北则烦自除;首乌藤交通心肾,养血安神。诸药合用, 共奏除烦安神、清热养阴之效。褚师指出:在漫长的孕、产、乳阶段,医者及其家属要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其焦虑情绪,再配合药物治疗,往往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竹茹安胎太子参
竹茹的临床应用及用量探究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闽产太子参主产区连续式清洗机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太子参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培养基和外植体的筛选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寿胎丸联合安胎扶元饮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