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驱动互动课堂研究

2018-01-15赵海勇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堂研究互动驱动

赵海勇

摘 要: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互动,导致课堂效率极为低下的现象,本文提出问题驱动互动的教学策略。课前问题清单促进先思后学,课中问题解决撬动学生的思维潜力,课后问题导图养成反思习惯,使学生在丰富的互动中快乐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问题;驱动;互动;课堂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1-0025-3

近期,笔者对100节高中物理课的课堂互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教师主动言语、板书和演示行为的时间占总时间的75%,学生主动行为的时间占总时间的25%。统计显示传统课堂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第一,由于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缺乏应有的思考,导致课堂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依赖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第二,课堂中缺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没有抓住问题解决的关键,试图讲解问题解决的每一个细节,导致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偶然互动,也只是群体学生的简单应答等被动回应。第三,由于学生不清楚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认同度低下。

1 问题清单促进先思后学

在学生缺乏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往往导致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不充分,限制了大多数学生的独立思考。如果教师在一个概念学习前或一个规律学习前在教室学习园地的醒目位置张贴一张简洁的问题清单,学生就可以在课前进行独立思考,学生之间开展互动,促进学生先思后学、先学后教。张贴的课前问题清单不宜繁杂,繁杂的问题清单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清单中列出的问题,应是经过提炼的每节课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前问题清单可采取表格的形式,将一个概念或一个规律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及相应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中留出空白供学生补充填写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课前问题清单中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课堂设计。问题清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概念学习问题清单,另一类是规律学习问题清单。

概念学习问题清单通常包括“学习目标”“真实问题”“思考问题”“您的问题”四项内容,概念学习往往通过几个间断的阶段分别学习和深化。表1为“矢量”学习的问题清单,通过四个阶段逐步让学生掌握矢量这个物理量。

规律学习问题清单通常包括“学习目标”“真实问题”“解决方法”和“您的问题”四项内容,规律学习往往需要经过几个连续阶段。表2为“平抛运动”学习的问题清单,清单中列出了贯穿整个单元的主要问题:“一个小铁球以10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求经过1 s时的速度和位移大小”。由于学生以前学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现在小球所做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这两个公式能否使用会引起学生思考,從而使学生理解:为何将一个曲线运动分解成两个直线运动来处理,整个单元围绕着这个问题的解决而展开互动。

2 问题解决撬动思维潜力

选准主要问题互动。“教学不是削足适履,而是量体裁衣。”不是让学生适应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而是课堂中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通常情况下,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促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关注问题。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现有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的经验及现状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学生赞同并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课堂互动。

找准入口问题互动。教师在把握课程整体内容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机会,对每个概念、每个规律的学习都应做到精雕细琢,针对课堂中的学习主题,找准入口问题开展课堂互动。

抓住关键环节互动。教师应思考在课堂中哪些是学生需要经历的体验?哪些会使学生念念不忘?当学生面对问题陷入困境时,教师不应直接去解答,应抓住关键环节启发,使学生寻找到杠杆的最佳支点,撬动学生思维的全部潜力。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由于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加速度可以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来计算,因此“如何测量力的大小?”是这个实验的主要问题。由于高一学生习惯于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因此将问题:“用弹簧秤水平地拉水平面上运动的木块,弹簧秤的读数是木块受到的合力吗?”作为入口问题。此时学生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木块还受摩擦力的作用,弹簧秤读数并不是木块受到的合力;二是很难对运动的弹簧秤进行读数。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当木块在倾角适当的斜面上运动时,木块所受重力在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与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如图1所示,当钩码在下落时的加速度较小时,所挂钩码的重力近似等于绳子对木块的拉力。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分别对木块和所挂钩码进行受力分析,抓住了这个关键,学生的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在平衡摩擦力时是否需要木块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为什么实验时所挂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3 问题导图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应鼓励学生反思:为什么是这样?我是怎么想的?促使学生展示观点和方法,记录这些观点和方法形成问题导图。通过问题导图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完善课堂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通过问题导图展示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清晰画面,使学生“看”到自己在课堂中所作的贡献,激励学生超越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持久力。

在研究“单摆的摆动快慢与摆角之间的关系”时,提出问题:如图2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球用等长的摆线系住,从摆角为3°和4°时同时开始摆动,哪个摆球先到达最低点?课堂围绕这个主要问题开展互动,其问题解决过程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美)吉姆·奈特(Jim Knight).方彤,罗曼丁,译.高效教学:框架、策略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6-113.(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课堂研究互动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教学任务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关于小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