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留白”艺术 为学生提问质疑启智

2018-01-15刘琬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11期
关键词:留白质疑提问

刘琬

摘 要:学习单设计巧用“留白”艺术,课未始,疑已生;课堂教学能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自主发现聚焦问题,补充条件引发问题联想,层层展开,课进行,味更浓;“留白”艺术产生的效果引发教者很多思考,课结束,意未尽。

关键词:留白;提问;质疑;冲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1-0019-3

笔者有幸参加了南通市学科基地活动,观摩了一堂由李国平老师执教的“机械功”一轮复习课。李老师巧用“留白”艺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让听课老师和学生眼前一亮。笔者亦深有感触,现结合听课过程,围绕“留白”艺术,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课未始,疑已生

上课前,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拿到一张学习单,但学习单设计得很单薄,大片空白,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学习单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标题和一道例题组成,例题上下都留有空白区域。

点评 见惯了密密麻麻的学习单、学案、活动单,猛然间发现大量留白的学习单,听课老师和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如何出示背景?如何组织活动?留白处填写什么内容?何时填写?以什么方式填写?一串串疑问萦绕心头。

一张白纸能画出最美的图画,学生最终将呈现一幅怎样的画卷?我们拭目以待。

这样的设计已经在学生心中产生了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较强,持续时间也长。

此处的学习单“留白”设计对学生产生如下效应:(1)新奇。这一大片空白留着做什么?老师又有什么新奇的花样?疑问产生,探索的兴趣油然而生。(2)关注。我能在空白处填什么?我一定要认真倾听。刺激了学生听讲的欲望,养成了倾听的良好习惯。(3)自主。不同的人在一张白纸上不可能画上完全相同的图画。我可以将自己最全、最美、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示出来,我的地盘我做主。

2 课进行,味更浓

课堂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拉开帷幕,一段充满艺术的提示语让学生摩拳擦掌:同学们,这是你们的课堂,你们是课堂的主人,空白处除了必须完成的书面解答,你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填写,内容可以是复习提纲、解题思路、易错点提醒、解题过程、订正过程、同伴评价等。老师开门见山说了本堂课的复习目标,很快切入主题。

2.1 出示图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出示了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图片,提问的两个关键点: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准确判断绳子的股数。问题虽然简单但不容出错,这些问题一旦出错将导致“全盘皆输”。接着给图形配上文字,提出问题: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重为200 N的重物提升3 m,所用的拉力是100 N。根据现有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量?

点评 一直以来,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了由老师提问题,学生解答。本节课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立即提出问题,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紧张的思考搜索中,大脑快速运行,曾经学过的内容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眼前驶过。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这里虽然不是提出新的问题,但需要学生对已学内容整体把握和联想,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经过片刻思维,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生1:可以求总功、有用功、机械效率。

生2:可以求动滑轮重和额外功。

生3:可以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师:请同学们在空白处完成你认为能求解的物理量的求解过程。每一个物理量的求解过程之间用虚线隔开,并附上序号。

点评 此处老师没有立即指出学生的问题,也没有提醒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激发思考。

2.2 自主发现,聚焦问题,理解机械功

学生在兴奋中很快完成了几个问题的解答,老师在巡视中筛选需要的解答。当大屏幕上出现了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时,所有学生都伸长了脖子,一串串疑问在心中升起:哪个答案是对的?自己的解答正确吗?不同点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师:我们先看总功的求解,主要出现了两种解法:(1)W=FS=100 N×3 m×3=900 J;(2)W=FS=100 N×3 m=300 J。请大家根据功的定义思考,哪一种解法是错的,错在哪里?

生: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这里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因此,应该乘以绳端移动的距离而不是物体上升的高度。

点评 功的计算中距离与力的不对应是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但这类问题总是很难根治,屡犯屡改,屡改屡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師往往在学生出错后指出或老师提醒后学生作答,学生印象不深。在做的基础上对比,学生有一个自查、自问、自纠的过程,能聚焦问题的成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3 自主发现,引发冲突,理解三种功

对使用机械过程中三种功的理解,老师的切入点别具一格。

师:一部分同学求出了动滑轮重,一部分同学表示动滑轮重无法求解。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本题背景围绕使用机械的三种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后,学生的展示:

生1:我们小组从机械做功过程理解三种功,总功是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此题中的总功是拉力做的功900 J;有用功是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机械拉物体做功是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即W=Gh=200 N×3 m=600 J;此题的额外功是300 J,包括消耗在克服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等阻力上所做的功,此处求解动滑轮重的错误在于将额外功看成是都消耗在克服动滑轮重上了。

点评 学生的回答层次清楚,表达准确,让我们叹服,也激起了其他学生的表达欲望。

师:解读很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同学们还能从其他角度解读三种功吗?

生2:我们组认为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此处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重物,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额外功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不管有用功还是额外功都是人们做的功,称为总功。

点评 学生的回答通俗、形象、诙谐。

生3:我们组是这样理解有用功的,有用功是人们不用机械,用力直接作用于物体所做的功。

生4:我们认为有用功是无论机械怎样改进一点都省不了的功,额外功是虽然不得不做却是我们可以想办法尽力减少的功。

生5:此题如果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就可以用额外功除以物体上升的高度得到动滑轮重。

点评 学生仿佛一下子打开了记忆与深度思维的阀门,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话题理解三种功,为什么能激发头脑风暴?因为老师巧妙利用空间留白,让学生自己创设了矛盾冲突的背景,又给足了时间让小组充分讨论。创设了联想的情境,学生想说有话可说,每一个学生都投身其中,积极搜索。真理愈辩愈明,学生的理解是多方位的,同伴的智慧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为学生的表现叫好!一张张微红的脸庞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是阳光少年应有的状态,但这种状态似乎格外珍贵。

师:因此我们在解题时要看清题目的条件。从刚才的解题过程看出,求解机械效率的过程基本正确,部分同学因前面的错误导致此处数据代入有误,订正时需仔细查实。请将刚才的过程重新检查、订正、补充完善,组内互查。

点评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织课堂,直击学生的疑点、难点、关键点,点点有效,针对性强。

2.4 测定并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出示问题:请你想办法测出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独立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原理;(2)测量工具;(3)操作注意点;(4)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思考了大约一分钟,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开始两个问题没有争议,(3)(4)两问众说纷纭。

生1:竖直拉动。

生2:匀速拉动。

生3:可以测静止时的拉力以减少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生4:不能测静止时的拉力,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拉住物体而是提升重物。

同学们点头表示理解,老师及时肯定了该学生的正确分析。

生5: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生6:还有物体上升的高度h,绳子移动的距离s。

生7: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移动的距离s无关。

师:你能证明吗?

学生大大方方地进行了板演,通过对s和h之间关系的转换证明了与这两个量无关。

生8:绳子的股数n。

生9:与绳子的股数也没有关系。

这是学生最不理解的一个因素,明明表达式里有这个量,怎么就没有关系呢?学生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

师:假设不计绳重和摩擦,你能否证明与绳子的股数n无关?

学生通过推理很快发现此时的效率只与物重及动滑轮重有关。

点评 教学是一项慢的艺术,但现在的课堂普遍追求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教师过渡、衔接快马加鞭;提问火急火燎,跟学生抢答;PPT、视频、实物展台快速切换,让人眼花缭乱。课堂是丰满了,但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实际上却是在做夹生饭,广种薄收。消化良好,才会感觉饭菜可口,有滋有味。课堂给以充足的空间,师生能时时品味,乐在其中。

效果很快得到检验,教师将背景改为用斜面提升重物,设计了若干问题当堂反馈,全班学生的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教师又跟进一道例题:从实验数据中寻找错误数据。形式的变换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2.5 补充条件,逆向思维,认识功率

课堂仍旧回到原背景。

师:在滑轮组提升重物试题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个条件:提升重物所用时间为10 s,你又能求出哪些物理量?求解的过程中用到哪些公式?需要注意什么?

有了前面的铺垫,此处更是应对自如,精彩纷呈。

“引体向上”是中考体育项目,李老师巧妙利用学生关注的中考热点话题作为测功率的背景,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将课堂再次推向高潮。

3 課结束,意未尽

家居的留白,给了我们呼吸的空间;看书比看电视更有味,文学作品给了读者无限遐想的美丽;音乐中的留白,让欣赏者在袅袅余音中回味。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演讲时也说: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可是现在的学生只会做“学答”。

课堂需要思考,需要领会,需要反刍,需要体验,需要交流与分享。我们常常困惑学生为什么不会提问,不敢提问,也提不出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给足了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今天的课堂给了笔者很多思考,也带来了震撼!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正是想问敢问的年龄,如今不问、不能问、不会问,原因何在?我们是否应下决心给他们一片空间,留我们一份精彩?

(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留白质疑提问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