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阅读的实效性

2018-01-13饶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提升实效性高中语文

饶平

摘 要:阅读是一项基础的语言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的根本。可是,现阶段的高中生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并且没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同时,很多教师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将重心完全放在了习题上,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很差,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提升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87-01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阅读在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考察的方向也逐渐灵活。可是,学生们的缺点也开始逐渐暴露:阅读效率低、分析不到位,等等。如果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不到一个有效的提高,那么也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广大教师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样,他们才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1 精读课文,寻找阅读的“金钥匙”

很多教师在利用教材时,并没有对其进行一个深入的剖析,没有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对教材的使用大多处于一个“泛泛而读”的层次,对课文字、词、句、段的分析不够透彻。这样,也就导致学生们阅读的实效性教差,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蓝本,很多文章都来自大家之作,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们学习剖析这些文章,精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们寻找阅读的“金钥匙”,让他们不断地获取精神食粮,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首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了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让他们结合创作背景来自主阅读这篇散文,让他们初步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带领学生分析这篇散文,体会其写作特点,让学生体味散文描写的情境,提高他们欣赏散文的能力。在鉴赏分析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体味散文中比喻、叠词、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指导他们探究、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解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设定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帮助学生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并且让他们在分析散文特点的同时,感受到散文的艺术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一来,才能为学生们打开阅读的大门,他们阅读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指导学生精读课文,从细节着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他们在鉴赏课文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为今后的阅读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2 写阅读笔记,深化阅读理解

“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了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阅读后,当时深有体会,可是没多久就开始淡忘,最终的收获并不是很理想。阅读是语言的双向过程,即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积累好吃佳句,记录自己的感悟体会,让他们养成“读后必写”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积累量,深化他们的阅读理解,有效地提高他们阅读的实效性。

比如,在教学《雨巷》这首诗歌时,带领学生诵读、分析、鉴赏了这首诗歌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象,体会本诗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有的学生从诗的意向着手,这样写到:这首诗主要写了油纸伞、雨巷、丁香这三个意象物。油纸伞是真实的雨具,作者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描写,为读者“留白”,有效地引发了读者的想象。油纸伞和雨巷有效地结合起

来,增添了一份凄清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向,引发读者的共鸣。小巷给人的感觉是幽深、寂静、神秘、古老的。诗人将“雨”和“巷”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更是增添了一份朦胧美。但是,这是一条空巷,狭窄破旧,构成了一个阴冷空寂的氛围,让人自然而然地生出凄清惆怅的感觉……有的学生从“丁香花”的寓意分析,对其象征含义进行了描写;也有学生从本诗的写作特点入手,写下了自己的阅读笔记。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阅读笔记也是各有特色。

通过写阅读笔记,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内化这种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让他们将阅读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笔记也同样可以成为他们宝贵的复习材料和写作素材。这样一来,他们的阅读的实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3 及时考评,加强阅读能力检测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完善阅读考评制度,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这就包括:及时检测学生的阅读笔记、开展阅读讨论活动、定期的阅读知识小测试,等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实现一个监督作用,同時又有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比如,在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之后,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同时,还将他们分为多个阅读学习小组,让他们一起研习《红楼梦》这本书,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进一步理解这本书的艺术成就。然后,回到课堂上,组织了汇报课,让每个小组展开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存在不同的观点,用差异化的视角来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也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学生也及时进行了引导,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名著阅读汇报课。最后,让学生以这次阅读活动的心得体会或是汇报活动课为方向,写一篇文章,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阅读的实效性。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都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教师应该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总结一套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提高阅读的实效性,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荣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2] 郝理想.阅读教学公开课的价值回归与内容定位[J].教学与管理,2017(19).

[3] 刘兆刚.初中阅读教学言意转换的基本路径及着力点[J].教学与管理,2017(19).

[4] 付丽秋.谈高中语文中阅读教学的实施[J].赤子(上中旬),2016,(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升实效性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