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书法艺术教育的价值分析

2018-01-13张毅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人文素质体验式教学

摘 要: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诸多制约条件,在人才培养方面常常有忽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的倾向。书法艺术教育从办学成本和教育效果上是集技艺与文化修养于一体最经济、最见效的实践课程,在样本学校西安翻译學院的书法艺术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民办高校 书法教育 人文素质 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59-02

1 引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具体举措,其最终目的就是推动建设文化强国。书法文化资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贯穿到课程中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能从大学生青年这一层次快速提升全民素质。民办高等教育每年培养近150万的毕业生,其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关系到近1/5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问题以及延伸到全社会的系列问题。

2 书法教育对提升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作用和价值

高校书法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完善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艺术,书法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书法本身可以从“技”与“道”,也即形而下和形而上两方面来体现。

2.1 从技的层面看,书法作为一种高标准书写技术追求,在手写文字日益萎缩的时代,提供一种良好的基本习惯

这种习惯不论电脑和手机的输入法怎样发展并代替手写文字,它都可以作为一种基本选择,在停电、没电、忘记携带电子设备等处境中给人保留一份从容自若的尊严,在纸媒上进行记录。并且,从物理和化学属性上讲,纸媒的保真性和严肃性在正式场合以及档案、合同的制作与保管方面都是电子媒介记录不能完全取代的,也就是我们必须“留一手”。纸媒记录要求更加生动的亲自签署和书写的意见以及姓名日期等关键内容,以体现人的尊严和事件的严肃性。所以书法作为一种基本书写技术使人们在必要时使用个人的书写技术,而它的结果更与你的修养相关。这是日益高度“拼文化”的中产阶级圈层中不好回避的现实。

其实,正如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越是日益紧俏的手工制作的物品越富有稀缺的价值在其中。大家都会电子输入这种模式化的千篇一律的本领,而手写的技艺越来越稀缺的时候,越能体现一种超越大众的本领的非凡价值。正如用汽车代替马车之后,马术成为高雅的贵族化技艺。民办高校倾向培养的偏重技术性的人才,既可以作为一技之长,在就业时突显优势,又可以作为一种附属的技能在从事其他领域工作时增添独特的艺术风采。

2.2 书法艺术蕴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灵表达艺术,是直接表现个人、民族的人文精神与审美精神的重要艺术之道

从道的层面看,现代高等教育注重更多的西学知识,以现代数理化为基础统摄经济、管理、法学、社会学等领域,而对人文知识的功利化追求,导致忽略其本身人文价值内涵的现象十分普遍。书法艺术蕴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灵表达艺术,是直接表现个人、民族的人文精神与审美精神的重要艺术之道。

书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道”,其“法”即是注重规范和法度的一种艺术教育,从注重法度的掌握来改变学生的书写方式,进而改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讲究培养严谨性和稳定性的心理,这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全一致。

书法教育之道从法度进一步跃入艺术来体会其“道”,展现的将是内化为人格精神的本质力量,书法艺术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内化过程的“浸”“熏”力量深刻改变着主体人的思维方式。书法艺术从三个方面影响主体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判断倾向。这三个方面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精神也是共通的:

(1)书法用笔的基本规则是逆入平出,回锋转向。正如古典诗歌创作以乐景写哀情,求得哀乐的相互平衡的美学效果。书法逆入平出与回锋转向构成首尾呼应的和谐关系,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是书写者受到一种心理暗示,做事情要注意迂回、周全,一个好的开端才能为一节节步骤的推行奠定好前提。而且这种迂回保持了一种稳重和平衡感,使人的性情得以熏陶,保持一种不急躁冒进的良好心态。这就培养出一种沉着应对的优秀人文素质。

(2)书法和诗歌创作一样讲究虚实的用笔。诗虚实相映,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以实写虚,如汉乐府《陌上桑》,以虚映实,如白居易《琵琶行》等。书法运笔中虚实结合是基本规律,因为受线条表现的限制,书法特别是毛笔书法最是讲求在线条的跃动中虚实着墨的交互表现。而且,常常上升到以实写虚,以虚映实的辩证性艺术实践范畴。因此,书法艺术的训练是学生可以得到对辩证法的良好感悟和实践,这正与中国道家思想中朴素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高度一致的。时时刻刻的书写训练引导着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辩证法的奥妙,对于培养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实践的认知提供重要的路径,对于灵活掌握辩证法的使用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且,从体验得来的理性知识是化入骨髓的。这就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3)书法结字讲究“气脉”贯通的美学效果。亦如诗歌创作讲究气脉。白居易创作的《长恨歌》一气相通,气贯长虹;《长恨歌》以“长恨”的感伤和无限的惋惜表达对盛世复兴的强烈期待,全篇天衣无缝,虽前后多有变化,但变化正是苏辙所说的“文者气之所形”的动态气势的形成条件。古人在创作和欣赏诗歌和书法时,常常讲气脉,以气脉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书法名作《兰亭序》笔势贯通,气脉旺盛通篇少见字与字之问的牵丝连带,但笔意顾盼,若断还连,笔笔断而神注,字字气脉相接,通篇一气呵成。其自然天成的变化,书写时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乃至奇正相济而妙趣横生。显得非常潇洒、和谐统一。这种艺术表现的神态既是书写者自身的神态,又是文章内在的神韵,书法与文章整体一气酣畅淋漓,气韵生动,赞天地宇宙之生命勃勃的情状。董其昌赞曰:“右军《兰亭序》,为神品也。”(《画禅室随笔》)书法艺术教育追求这样的书法之道,可滋养和熏陶书写者从容、洒脱、讲求和谐统一的性情。是塑造理想、健康的现代人格的重要教育手段。endprint

书法艺术之“道”展现塑造理想人格的内在力量,使人们看到书法教育的终极理想,和其他姊妹艺术共同构成整个中国式(写意)艺术塑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系列经验,尤其是书法艺术作为艺术中的艺术,为当代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优越、更便捷的思想和方法。民办高校的艺术教育可以从中借取便捷、优越的条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3 书法教育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习之以技,更能接受丰富的传统文化之道,这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的确是其他途径难以取得的效果[2]

书法艺术教育实践是缄默知识传播的典型,缄默知识又被称为隐性知识,是英国人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3]。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而忽视缄默知识的传播是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书法教育开课率低,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乃至大学生精神家园失落的重要原因。许多学生得不到书法艺术教育的训练及传统文化滋养,没有较高的艺术品味,没有从实践理性和审美判断上获得对事物价值的创造性发现和提升,也就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更导致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美好,从而陷入精神危机,丧失发展的动力甚至生活的勇气。这就是书法艺术教育与实践关怀人生的重大隐性价值。有目共睹的是,书法家往往都是较长寿的人群,也是最有智慧的人群。

2.4 对于民办高校,从开设课程的成本上考虑,书法艺术课程的成本相对最低、见效最快、普及性也最高

因此书法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民办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书法艺术教育实践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为民办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最现实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些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和学者所注意到的事实。因此在不少民办高校已经开始试图开设书法艺术教育课程,写入不少专业建设规划中,并且有的已经展开教育實践,在不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书法课程,并且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

3 针对书法艺术教育衰落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从民办高校中选取一个标本进行实验,探索改善书法艺术教育现状的路径是本课题的一个配套工作。以研究者所在的全国著名民办高校——西安翻译学院为平台,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

3.1 将书法艺术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认识领域和践行领域

教育部下发的2014年1号文件和2014年陕西省关于高校艺术教育的会议,使得教育管理层的领导从思想上转变认识。

3.2 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或重新制定

西安翻译学院在文学院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书法艺术课程。目前在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设置了专业限选模块的书法课。

3.3 结合文学院的书法课程充分搭建书法艺术实践的校内外平台

在校内联合大学生书画艺术社团,每学期组织两次校园书法艺术作品评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充分开展一对一的一年2次的“中韩学生书法艺术交流大赛”,在实践中增进了中外大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提高了书法艺术水平。

3.4 在校外,一方面请进来,一方面送出去

邀请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大学生书法艺术协会在学校举办了书法名家邀请展及名家笔会,针对参赛书法作品邀请名家进行讲评和鉴赏活动,现场组织临摹和演示,师生互动,实现了体验式教学。另一方面,将师生的书法作品送出去参加书法交流和展览活动。比如参加2016年西安书学论坛和原创诗词书法展,参加陕西大学生书法交流巡展等。

4 结语

样本学校的校内外丰富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书法实践的兴趣,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热情,打通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使书法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书法艺术教育找到了在民办高校办学平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在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特殊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的现代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倩.高校书法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作用的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7.

[2] 张云霁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普通高校书法教育的定位[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38.

[3] 刘贤明.缄默知识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21.

作者简介:张毅(1983-),男,山西翼城人,文学硕士。西安翻译学院文学院文学系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文化与文学比较、影视文学、终南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人文素质体验式教学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