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发展方向

2018-01-13刘柏君贺毅刘晓婷蔡新海宋健栋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资助新媒体高校

刘柏君+贺毅+刘晓婷+蔡新海+宋健栋

摘 要: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体系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具有社会化、移动化、即时化和融合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契合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要求与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且意义非凡;新媒体环境,通过在高校资助队伍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更加适应资助工作对于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需求,以便于获得更好的信息采集效果,从而提高贫困生信息精准性继而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更多的创新形式和创新思维来影响资助工作的整体开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新媒体融入高校资助工作,势必将会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资助工作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考虑到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征,其融入势必会对未来资助工作带来部分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资助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45-02

1 新媒体技术在当下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高校学生工作是否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准之一,资助工作不仅决定着困难学生群体的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对整个高校学生工作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传统的高校资助工作累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工作脉络清晰,框架明确,多年以来,高校资助工作始终在总结中稳健发展,不断完善,可以说,高校资助工作总体的底子较为扎实,并且经过多年的工作积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方法,随着工作开展,资助工作的各个细小分支都逐渐被挖掘研究,资助工作的整体发展呈现出态势稳健、不断丰富的特点。

近年来新媒体逐渐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媒体所展现出的诸多特点,如“社会化、移动化、即时化和融合化”[1]等,都是新媒体在各个行业“大放异彩”的原因,在高校资助工作领域,新媒体能否融入、如何融入,如何结合双方的特点,让新媒体在高效资助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以及新媒体的融入会对资助工作日后的框架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引领出怎样的发展方向,都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不难看出,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体系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具有社会化、移动化、即时化和融合化等特点。新媒体所具有的诸多特征,与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诸多要求向契合,通过对其进行合理化利用,使之行之有效地融入高校资助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不足之处,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加精准、细致,也更有意义。

2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融入方式

上文我们论述了新媒体与高校资助工作的契合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从高校资助工作的角度入手,讨论新媒体技术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融入方式,即如何将新媒体运用到高校资助工作中来,以怎样的方式将两者融合以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首先,新媒体在高校资助队伍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逐渐凸显,但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滞后于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需求。”[2]这一问题相对于几年前已经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近年来,资助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资助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且有关于资助的交流、培训机会逐年增多,可以说高校资助工作的队伍建设已经步入正轨。但放眼未来来说,资助工作要想做好,资助队伍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因此这项工作并不能安于现状,停滞不前。新媒体技术在教育、培训、交流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利用新媒体,可以建设一个一体化的全国资助工作者网络培训平台,该平台拥有实时更新的网络课程,包括国家资助政策等内容,并且可以通过APP实现个性化,有针对性地面向每一位资助工作者个体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其次,新媒体环境更加适应资助工作对于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需求。资助工作要想做的好,归根结底是让教育公平通过资助工作的进行得到更好地落实,让更多的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到最为需要的受助学生手里,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对于每一个拟受助学生的信息都需要进行采集、分析与比对,从而进行筛选、甄别等工作,这是资助工作的前提环节,信息的谬误会直接导致资助工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新媒体环境使得个体化信息的传输录入变得便捷,信息整合效率与广度也都有一定保证,因此可以通过新媒体环境来建立贫困生信息采集与信息处理的长效机制,通过相关APP或其他先进形式,对每一名注册大学生进行信息统计、上传、审核和归档,并与各地各部门联系,共同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困难学生信息采集工作。

新媒体环境还能够通过的更多创新型模式融入到高校资助工作中去,在新媒体大环境下,创新化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可谓层出不穷,新媒体环境对高校资助工作的融入,也不仅仅是通过对资助工作群体的培养教育,抑或是为受助群体信息采集提供更为高效合理的渠道这样简单。更多的是通过新媒体环境所产生的创新的思维模式与工作开展方式来影响傳统资助工作的发展走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项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保障,高校资助工作要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最为根本的来源,就是文化大环境,新媒体环境在当今世界便扮演着文化大环境的关键作用,因此其所提供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工作模式都值得大胆尝试,是应当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大胆融入的关键所在,正如学者所言:“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创新意识。”[3]

3 新媒体背景下未来高校资助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媒体融入高校资助工作,并加以充分运用之后,我们不妨大胆畅想未来的高校资助工作在新媒体大环境的长期影响下会产生怎样的发展态势,面对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看到,一种文化背景和一种时代方向所指导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工作方式改革,而应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工作模式的转变,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未来高校资助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也便是在探讨这种趋势与模式。endprint

在过去和现实社会,“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忧心、家长愁心、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4]因此资助工作的重点,便是将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好做实,在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生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或极大程度上的缓解,届时资助工作的重点也将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发生,既需要政策的引导,又需要敏锐的信息嗅觉,未来的工作,谁能准确把握趋势和导向,谁就能牢牢占据主动权,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之一,便是这种把握工作方向的能力,及时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侧重的能力。

同时,借助新媒体背景,我們可以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高校生源信息平台,这种平台可以是以省为单位,甚至以全国为单位的,学生通过自媒体将个人信息上传于平台,再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审核,经过实地审核与网络审核之后,将可靠信息上传入库,在学生发生变故时,可以申请复核,调整平台信息,高校资助部门通过信息的智能排序认定困难生等级,同时通过系统发放相应资助,这一平台可以集合学生的衣食住行、成绩、甚至每日活动定位,真正做到覆盖面广,利用率高,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新媒体背景下,资助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息的外泄,资助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受助学生的心理关注以及隐私保护,以目前的新媒体发展而言,在这方面显然是挑战大于机遇的,信息技术能够代替人完成程式化和体能化的工作,但短期内难以承担心理疏导的任务,一位的强调个人信息可能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或诱发心理问题;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个人性与便捷性,使得个人信息极易外泄,这对于保护困难生的隐私是一个巨大挑战。诚然,有挑战就有应对挑战的措施,通过完善系统等方式能够将风险规避,但仍然需要未雨绸缪,在问题出现前就重视问题,解决问题。

4 结语

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体系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具有社会化、移动化、即时化和融合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契合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要求与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且意义非凡;新媒体环境,通过在高校资助队伍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更加适应资助工作对于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需求,以便于获得更好的信息采集效果,从而提高贫困生信息精准性继而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更多的创新形式和创新思维来影响资助工作的整体开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新媒体融入高校资助工作,势必将会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资助工作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考虑到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征,其融入势必会对未来资助工作带来部分挑战。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探讨了新媒体大背景与高校资助工作相融合的各项问题,拓宽了新媒体环境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日后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即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严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的思考[J].吉林教育:综合,2016.(45):9.

[2] 宋时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面临的困境及解困措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3(04) :49.

[3] 夏加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73.

[4] 李子荣.普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08):81.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助新媒体高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