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语用型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2018-01-13沙秋平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品析剪纸文本

沙秋平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这样的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主体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语言品析为重点,具体写法技巧为切入,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言语训练。而这种以言语训练为重点的课堂,就是语用型课堂。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提炼出语用型课堂教学的本质,并浅析其构建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找准语用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语用型课堂中,教师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过程与策略,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不同的语用起点上达到最近发展区域,以便让他们真正享受学习,感知课堂的快乐。

如学《姥姥的剪纸》这一课中有“喜鹊登枝”与“老牛兔子”这两幅剪纸,它们表现了“我”和姥姥之间生动有趣的故事,也表现了姥姥心灵手巧与剪纸技艺的精湛,同时还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经过反馈,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但对剪纸内容不太理解,尤其是对“老牛兔子”的剪纸。其实,这里的“老年兔子”更多的是“我”和姥姥的结合,是生活形象的再现。了解学生的理解难点后,笔者进行了预设,即在教学“老牛兔子”剪纸时,引导学生回忆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疼爱。这样,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为语用训练找准了起点,为课堂多元对话提供了铺垫。

二、结合语言品析,压实语用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语用型课堂构建的过程,也是他们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打造语用型课堂时,语用训练是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析文本语言,在感知语言内涵的同时,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为学生运用语言打好基础。一般来说,语言品析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明白词语意义,包括其在文本中的意思;第二层次是通过词语品析,感悟文本情感。

对于文本阅读来说,言语的品析感知是前提。毕竟阅读文本的第一步是理解词语。如《灰掠鸟》中有句话,“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对于“排空而至”一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它是指灰掠鸟整群整群地从空中落下来,以此来感知灰掠鸟飞落时的壮观。

语言是有温度、有情感、有内涵的,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是永远感受不到其精髓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析和揣摩字词。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时,关于“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順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这一句,笔者就是扣三个“滑过”,引导学生反复品析,通过置换的方式让学生品读感知:“这里的‘滑过能否换成其他词语?”经过比较、品析,学生不仅读懂了“滑过”的内涵,也理解了其蕴含的伟大母爱。

三、结合技巧剖析,借鉴语用表达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即阅读是阅读,习作是习作。如果阅读教学只是促进学生品析文章内容、主题乃至情感,却很少探究作者的表达技巧,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习作技能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写作的训练,更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与作者对话,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技巧剖析,实现技巧迁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写好作文做好准备。

四、结合随文练笔,强化语用训练

语用型课堂的构建,关键还应在“用”上下功夫。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析文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与文本、作者及编者对话,还有助于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实现深度共鸣。在语用型课堂教学中,随文练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读是写的前提,通过读,学生可以积累写作技巧,为写做好铺垫;而写是读的巩固,通过写,学生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还要结合学段目标,对学生的练笔内容进行选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析剪纸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大嘴蛙学剪纸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手工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