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浅析

2018-01-12曹娱乐黄俭仪

关键词:汉方水液瘀血

曹娱乐*,黄俭仪

(泰州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江苏 泰州 225300)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出自《素问·评热病论》,是中医病因学经典的理论依据。历代医家多从“虚”字着眼,认为正气不足致邪气入侵而患病,如张景岳《类经》中说“邪必因虚而入”,马莳云:“凡邪之所凑于阳经者,其阳经之气必虚;邪之所凑于阴经者,其阴经之气必虚。”中医学院教科书亦宗其义[1]。然此说过于庞杂,临证难以把握。若以汉方医学所论之“毒”来诠释,更易于理解。

1 中医对“邪”的认识

关于“邪”,《素问·调经论》明确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灵枢·百病始生》亦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显然,“邪之所凑”的“邪”不仅指外界六淫之邪,尚包括饮食居处不适、喜怒不节等所致内伤。对于外邪,戾气也应包含在内。但辩证法的普遍真理认为,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故无论外感六淫、戾气,还是饮食居处不适、喜怒不节等所致内伤,均指诱因而言,应居从属的地位。人体阴阳平衡的稳定及其调节失常才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它是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和的产物,又为人体的致病因素,可以是后天形成的,也可能是先天而来,居主导地位。后天形成的多为七情所伤、久病体虚、跌扑损伤、饮食不节、起居失宜等,导致机体内环境的改变而抗邪之力减弱。

2 中医学“气”的涵义

《灵枢·本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灵枢·小针》云:“神者,正气也。”《诸病源候论》亦云:“人以身内血气为正。”概括之,中医所说之气是人体赖以为生的气血精神等,即人体抗邪之本。又《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气尚应包括脏腑气血精津等的调和。

3 汉方医学—“毒”

日本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国汉代以来的医学知识为基础,据其国情、理解不同,并修改、发挥和创新而来,故称之汉方医学[2]。汉方医学的病机理论独独重视一个“毒”字,认为“毒”留体内为病之根本。如日本汉方家汤本求真论述的“毒”,即“肾脏排泄障碍之水毒、肠管排泄障碍之食毒、淤血停滞之血毒,其他所谓原因者,皆不过诱因或近因而已”[3]。对此,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予以了肯定,他说道“概由于患病的机体隐伏有食、水、淤血三者中的一种、二中或三种的自中毒,减弱其抗病功能的结果,即今之所谓传染病,若机体无上述的自中毒,恐亦不能成立......总之,凡病的发作,盖由于患者的机体隐伏有食、水、淤血的自中毒......”[4]。在“毒”的基础上,汉方医学又提出“体质证型说”,它又分为后天之证(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和先天之证(先天确定的生理状态体质)[5]。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患者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典型的体征,往往无证可辨,体质证型说的提出给我们以新的思路[6]。南京中医药大学黃熿教授提出的方-人-病(方证三角)学说,即本方有效而且适合长期服用的体质类型。这与汉方医学的“体质证型说”密切相关[7]。

4 “虚”—“毒”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现代有些中医家进一步将“虚”解释为整体之虚、局部之虚、短暂之虚[8]。整体之虚指人体阴阳、气血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表现出全身性的虚弱,如《内经》中“精脱者”、“气脱者”、“液脱者”、“血脱者”、“形不足者”、“精不足者”、“阴气虚”、“阳气衰”等;局部之虚指在某种条件下,机体或机体的某个部位发生一过之虚,如劳累、饱食、情志偏激等都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抗邪能力短暂下降;暂时之虚指机体某部位、某脏腑、某经络的一过性虚弱,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此外,亦有因环境改变、自然衰老之虚及正气相对不足之虚(如戾气致病)。

无论整体之虚、局部之虚,还是短暂之虚,其发病总以“气”虚为本,“邪”犯为因,但何为“气”虚之因,似难于理解。若将汉方医学“毒”的理论引入来解释,更显直观。中医学理论认为水液的代谢主要是肺、脾、肾及三焦共同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三焦为决渎之腑,水湿、痰饮、水肿等水液代谢疾病均归因于肺脾肾及三焦。汉方医学则用“肾脏排泄障碍之水毒”来一言蔽之,其受西方医学理论影响,认为肾脏为水液代谢的脏器,无论水湿、痰饮、水肿等,均为水液代谢失常导致,都应归为肾脏的调节失常。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故中医理论常用腑气不通来解释食积、呃逆、腹胀等疾病。汉方医学用“肠管排泄障碍之食毒”来解释,形成了食毒之说。中医学的瘀血理论既包括有形瘀血,如血肿、癥瘕,又含无形瘀血,如瘀血头痛,汉方医学皆概括为“瘀血停滞之血毒”。当然,“水毒、食毒、血毒”不仅可以是病理因素,还可以是致病因素。总之,汉方所论之“水毒、食毒、血毒”更直观,更易于把握和理解。

5 讨 论

笔者认为,汉方医学在其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异于中医学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而来,我们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就“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言,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其气必虚”,其必兼有汉方医学“毒”的过程在内,或为病因,或为病理产物,用“毒”的理论来解释病因病机,能够化繁为简,提纲挈领,避免临床治疗走不必要的弯路,让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但汉方“毒”理论尚有其不足,如“水毒”中过于偏重肾脏的作用而忽略了肺脾及三焦的作用,毕竟皮肤、呼吸亦为水液排出的通道。故如何在认准“毒”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六经、脏腑等辨证方法,将病机认准细化,便于临床遣方用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5-206.

[2] 王际莘.汉方医学的特点[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481-482.

[3] 汤本求真.黄汉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4] 冯世纶.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3.

[5] 王庆国.日本汉方医学独特的病因论、证候论评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6-27.

[6] 王世友,戴 红,赵厚睿,等.方证辨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9):2025-2026.

[7] 马继松,吴华强.名家叫你读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2.

[8] 王毅强,李晓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探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0,14(1):61.

猜你喜欢

汉方水液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神药”出厂价18元零售卖1000多元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小穴位 大健康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饮水
汉方、韩方、日方,自然酝酿完美养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