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十年六安茶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8-01-10鲍云飞高大鹏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瓜片茶歌皖西

鲍云飞,傅 敏,高大鹏

(1.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07012;2.裕安区城南镇宝丰寺学校,安徽 六安 237126)

近三十年六安茶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鲍云飞1,傅 敏1,高大鹏2

(1.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07012;2.裕安区城南镇宝丰寺学校,安徽 六安 237126)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日益勃兴,六安茶文化渐被学界关注。基于人文社科角度的梳理,总结学界近三十年来对于六安茶文化的研究,发现其在茶文化史、茶与文学艺术、茶文化在茶业发展品牌战略中的作用等领域的研究固然较为丰硕,然而在六安茶史脉络的完整性、茶文化精神的探讨、茶文化育人功能等方面却尚显薄弱,亟待学界聚焦着力于这些领域的研究,以进一步凝练六安茶文化的内涵,并提升六安茶文化的品牌价值。

六安茶文化;茶文化研究;回顾;展望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六安位于安徽西部,习称“皖西”,依山傍水,山区气候土壤适宜茶叶生长,“六安产茶,始于秦汉,扩展于唐宋,盛兴于明清”[1](P365)。六安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其中“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和“华山银毫”被誉为六安茶的“五朵金花”。悠久的产茶历史和繁多的茶叶品种,孕育了厚重丰富的茶文化。“茶产业推动了茶文化的产生、丰富与发展;茶文化又有力地推动茶产业的发展与更新。”[2]如何充分利用六安地域优势资源复兴茶文化,助推六安茶产业发展,为地方绿色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服务。本文拟在梳理时贤对六安茶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就该问题做一初步的研究与思考,以就教于方家。

一、六安茶文化研究概况

近年来,学界越来越关注茶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余悦在《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中提出,茶研究可以分为茶学、茶业学和茶文化学。茶学研究以茶的种植生产加工类等自然科学技术为主。茶业学研究以茶的贸易、经营管理类为主。茶文化主要是“研究茶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3](P9)。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输入主题为“茶文化”进行查找,出现19 436条记录。根据茶文化指数分析,茶文化研究呈现越来越热的趋势,从学术关注度来看,2014年前关于茶文化在知网的中文发文量每年不足900篇,而2016年年发文量达到2 443篇。从学术传播度来看,2014年前茶文化文献被引用量每年不足300条,而2016年一年文献被引用量达到1 467。这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渐关注,茶文化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这些为今后六安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安产茶历史久远,在知网上查阅到的主题关于六安(皖西)茶或篇名含六安瓜片(霍山茶)的文献有208条。由图1可知,六安茶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被关注,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经济、一般服务、轻工业手工业、旅游、工业经济、中国文学、外国语言文字、文化、人物传记、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等方面。其中茶学、茶业学占70%多,茶文化方面不足30%,且主要成就表现在茶史、茶歌、茶诗、茶俗研究等方面。研究机构有130多家,皖西学院研究文献就有24篇,居于研究机构榜首(图2)。文献来源有近90家,《皖西学院学报》(前身《六安师专学报》)有13篇仅次于《茶叶通报》和《茶世界》。这些表明皖西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能够以地域资源优势为抓手,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图1 来自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截止时间2017年9月数据来源:文献总数:208篇;检索条件:((主题=皖西茶或者主题=六安茶)或者(题名=六安瓜片或者题名=霍山茶))(模糊匹配),专辑导航:全部;数据库:文献跨库检索

图2 来自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截止时间2017年9月)

二、六安茶文化既有研究的主要关注领域

笔者主要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对六安茶文化文献进行梳理,既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六安茶文化史研究、茶与文学艺术研究等领域的探讨。

六安茶文化史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六安茶文化的起源、不同历史朝代的六安茶文化史和茶业经贸史几个领域。

有关茶文化起源的研究中,关传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断出“皖西地区茶的饮用和种植,最早是在楚末(当时皖西属楚国)秦初时期、最迟在汉代从荆楚大地传入的”[4]。丁以寿在《六安瓜片茶创制历史钩沉》中旁征博引论证了六安瓜片茶的历史渊源和考辨了六安瓜片创制年代,得出六安梅片(雀舌、兰花头)是六安瓜片的前身,创制于明末清初,大约在清末民初改名六安瓜片[5]。关传友也认为“六安片茶经明清两代的发展演替,形成了现今的六安瓜片”[6]。姚治中在《略论古代皖西茶产业》一文中探析了茶、茶业和茶文化的关系,提出饮茶的普及形成了茶产业,产生了茶文化,茶产业是茶文化的载体,茶文化是茶产业的灵魂,这种关系,唐代已很明显[2]。马育良在《淠河“茶麻古道”初探》和《淠河“茶麻古道”再探》中,通过查阅多部六安州、县志、史籍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实地考察,追溯了淠河茶麻古道的历史和淠河流域茶业、贸易市场的发展史,指出淠河茶麻古道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淠河流域茶文化,并阐述了六安茶歌、茶诗、茶俗、茶具和茶馆等[7-8]。

对于不同历史朝代的茶文化史和茶业经贸史的研究,程启坤、姚国坤根据有关史料和诗篇指出皖西地域在唐代已是主要产茶区,皖西茶中的庐州茶、六安茶、霍山黄芽等7种茶品在唐代已是茶业名品[9]。可见皖西地区在唐朝饮茶已成为风俗,茶叶生产也蓬勃发展。姚治中在《茶与唐代社会》中论述了饮茶在唐代的普及,当时饮茶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茶文化业已形成。而皖西茶在唐代占据重要地位,正是缘于皖西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茶叶的优良品质,可惜由于封建制度的抹夺性开发,茶叶贸易并没有给皖西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10]。关传友主要通过对《茶经》《册府元龟》《宋史·食货志》《稀见地方志提要》《六安州志》《霍山县志》《皖志辑要》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概述了唐宋、明、清时期的皖西地区茶叶的品种、产地、入贡、销售、赋税等情况,进一步论证了皖西地区在唐代已经是重要的产茶之地,而且不少茶品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这也促进了当时茶道的兴起。宋代朝廷重视茶叶生产使皖西茶业进一步发展,茶叶贸易也很发达,到了南宋由于战争使皖西茶业受创逐渐走上衰败之路[4]。明初改革茶法,改良茶叶制法,使六安茶脱颖而出,名闻天下。明清时期皖西茶成为人们生活必备品受到欢迎,文人墨客对六安茶也极为称道,助推了明清茶文化的兴盛。关传友还探讨了明代贡茶制度对六安茶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11],清代由于茶商、茶行对茶农的双重盘剥和茶税的不合理增加以及茶价受外国人控制导致皖西茶业衰败[12]。赵克生研究了明清两代六安茶作为贡茶以及贸易的基本情况,指出由于六安人土俗耻言工商,未能掌握茶市的主动权,加上制茶技艺落后原始,阻碍了六安茶业的发展,最后强调了明清文人通过笔记、小说等形式记录了六安茶,使六安茶具有了文化的底蕴[13]。詹罗九从茶文化典籍关于六安茶的记载入手,梳理了六安茶自明清以来产品制法和品名的演变、创新。由于六安茶本身有着优秀品质和皖西地区悠久的产茶历史沉积了制茶工艺的精华,使其在当代又重放异彩[14]。徐立对民国时期皖西茶叶的生产、加工、经济贸易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民国时期影响皖西茶业有利和不利因素,尤其提及茶文化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皖西所产之茶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以及特殊的加工工艺以外,还得惠于其悠久的名茶文化”[15]。民国时期皖西茶叶贸易走向衰败破产,陶德臣探讨其突出表现如茶叶产量下降、茶商减少和茶市萎缩,从国际茶叶贸易、国内局势和茶政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只有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才能挽救中国茶业,复兴皖西茶业[16]。马育良、郭文君对地方文献关于清代民国皖西茶叶运销的记载进行梳理,大略呈现出清代民国时期皖西茶叶运销的概况,澄清了清代民国皖西茶叶运销的踪迹和当时中国与国际茶业史背景,并梳理出这一时期皖西茶业盛衰演变的主要原因[17]。朱正业、杨立红从民国时期皖西茶业改良的背景、改良建议和改良措施等方面考察皖西茶业的改良,指出茶业改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战争频发、国外茶叶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皖西茶业未能走出困境[18]。姚晓燕由对一份民国“致和正义顺”茶号广告单的考察引入,参照佐引古籍中关于“六安茶”发展情况的描述,论证了“六安茶”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19]。

学界对于六安茶文化的研究还涉及茶礼、茶俗、茶歌、茶传说及相关人物等领域。关传友探讨了皖西地区的茶俗,指出由于皖西地区自汉代就有茶树的栽培利用,随着茶叶的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采茶、制茶、售茶、饮茶等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丰富了皖西茶文化[20]。喻林、刘艳对皖西民歌中的民俗进行了考察,茶叶是皖西的重要物产和生活必备饮品,因此有大量以茶为题材的皖西民歌。如生产民俗中有描绘茶农采茶炒茶的喜悦心情和饮食民俗中有以茶为信物,表达了对情郎的浓浓爱意的茶歌[21]。关传友从茶歌内容、形式和盛唱原因等方面对皖西地区的茶歌进行了探讨。皖西具有深厚的民间歌谣传统,“皖西人在长期的种茶、采茶、制茶生产实践中,茶叶无疑就是他们思想感情表达的载体,由此产生了许多具有皖西地区特色的采茶、制茶茶歌,极大地丰富了他们思想感情的内容。”皖西茶歌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皖西茶农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变迁[22]。兰庆炜在对皖西地区茶歌及其文化属性的探讨中,分析了皖西地区茶歌在茶曲形式上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色彩等基本概况及其具有的独特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强调皖西茶歌是中国民间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担起弘扬皖西文化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23]。张岳林、张晓乐对《六安州志》中的茶诗进行研究,指出《六安州志》中的茶诗茶词等作品,写出了六安茶的色、形、品、味、韵、神等特点,为六安茶做了有力的宣传,不仅塑造了六安茶的形象,对六安茶走向全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这些茶诗茶词等作品,是六安绿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4]。名茶离不开美丽的传说及名人故事,徐克定的《名茶与传说(之三)》一文提及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和关于“齐山云雾茶”的传说[25]。凯亚在《周恩来和叶挺:情系六安瓜片茶》中详细生动地记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和叶挺的一片茶情[26]。关传友利用六安竹枝词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六安茶的名茶、采茶、制茶、销售、上贡、饮茶、传说等进行历史解读,丰富了六安茶文化的内容[27]。王哲、宋光钧从六安瓜片的历史传说、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精神产品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六安瓜片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8]。

此外,在茶业学的研究中亦对茶文化有所涉及,如陶芳侯在对“六安瓜片”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强调,提高六安瓜片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必须要强化名牌意识、文化意识、法制意识等[29]。王哲在探讨六安瓜片品牌经营战略中指出,品牌化程度低是影响六安瓜片市场知名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通过采取强化品牌意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扶持茶业龙头企业,以加强其品牌整合能力等措施,提升六安瓜片茶叶知名品牌,做强做大六安茶产业[30]。余佳华、韩旭在研究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中,阐述了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拥有显著的历史名优茶品牌优势和区域茶文化丰富优势[31]。赵静在对“六安茶谷”品牌提升路径研究中,针对六安市各县区、乡镇积极配合“六安茶谷”建设、宣传茶谷建设项目和地方资源优势,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的现状,分析节庆活动对推动和宣传“六安茶谷”品牌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提出整合节庆资源,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树立茶谷品牌形象[32]。金泉,陈青松通过对六安地区旅游地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旅游形象等的多方调研分析,认为六安市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历史名茶品牌突显、茶文化源远流长等有利因素,也存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占位屏蔽、旅游形象不明确等不利因素,针对六安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建议打造品牌特色,以推动六安市茶文化旅游发展[33]。

三、六安茶文化研究的展望

既有研究在茶文化史和茶业发展品牌战略中茶文化的作用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与探讨,在此基础上,学界仍需在以下方面进一步研讨。

第一,在六安茶文化研究中,对于茶史的论述研究较为丰富,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茶文化发展与茶叶贸易的发展,足以呈现出六安茶叶的辉煌历史,然而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唐宋明清时期以及民国时期的六安茶史的梳理与研讨,却鲜有对新中国成立后六安茶史的整理研究,过于重古轻今,六安茶史的脉络不够完整。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六安茶在历史上兴衰的研讨,以史为鉴,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中,加强对六安茶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品牌塑造,为复兴六安茶文化献计献策的研究亟待深入。

第二,在六安茶文化中茶诗茶歌研究较多,这些研究对地方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茶文化博大精深,六安茶文化研究还有很多领域如茶文化精神等需要探寻和深入,茶文化研究资料挖掘有待加深,学理性研究亟待提升,研究视野应更具广度和深度。茶文化内容丰富,涉猎学科较多如历史学、哲学、民俗学、文学、美学、经济学和农学等,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科、学术和技术优势,凝聚各方面科研力量,形成茶文化研究整体合力,提升地方茶文化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第三,茶文化蕴含着丰厚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有很强的育人功效,从既有研究看,此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因此应着力加强茶文化对于社会组织体的文化塑造作用及对个人熏陶作用的探讨。庄晚芳先生提出中国茶德:“廉、美、和、敬”[34]。赖功欧认为茶的功能首先在陶冶个人情操、其次在修廉俭之德,最终在天人合一[35]。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祭祖、育德,直至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的功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36]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在文化多元、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学生血脉,使其产生文化自信,秉承中国精神,是摆在学校、社会和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茶文化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学校和社会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文化系列活动,以此平台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复兴茶文化,不仅可以推动地方绿色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地方高校不仅要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创造茶文化的经济价值,还应挖掘茶文化的社会价值,为文明城市创建和优秀文化传承服务。

第四,目前关于六安茶文献大多在基础研究层面,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较少。六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坚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并把茶谷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农业名牌的创立,离不开文化的介入。”[13]要想把茶谷建设做实做好,茶文化的推动促进作用不可低估。如何传承和创新茶文化,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需要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共同努力研究和推广成果。

[1]史红雨,徐航.皖西漫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2]姚治中.略论古代皖西茶产业[J].皖西学院学报,2010(3):51-54.

[3]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4]关传友.唐宋时期皖西地区的茶业[J].农业考古,2008(2):274-277,291.

[5]丁以寿.六安瓜片茶创制历史钩沉[J].茶业通报,2016(1):44-48.

[6]关传友.六安瓜片小考[J].农业考古,1989(2):311-312.

[7]马育良.淠河“茶麻古道”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12(6):1-8.

[8]马育良.淠河“茶麻古道”再探[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8.

[9]程启坤,姚国坤.论唐代茶区与名茶[J].农业考古,1995(2):235-244.

[10]姚治中.茶与唐代社会[J].六安师专学报,2000(3):13-16.

[11]关传友.明代六安的茶业[J].皖西学院学报,2016(3):20-23.

[12]关传友.清代皖西地区的茶业[J].皖西学院学报,2012(3):42-47.

[13]赵克生.明清时期六安茶的上贡与贸易[J].皖西学院学报,2002(2):39-41.

[14]詹罗九.七碗清风自六安——六安茶纪录[J].茶业通报,1997(1):32-34.

[15]徐立.民国时期皖西茶业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6]陶德臣.民国时期皖西茶叶贸易的衰败破产——皖西茶叶贸易史研究之二[J].皖西学院学报,2016(3):11-16.

[17]马育良,郭文君.地方文献关于清代民国皖西茶叶运销的书写[J].皖西学院学报,2015(4):11-17,37.

[18]朱正业,杨立红.民国时期皖西茶业改良述论[J].皖西学院学报,2009(4):63-66.

[19]姚晓燕.一纸旧广告单 引一段六安茶史[J].农业考古,2015(5):228-231.

[20]关传友.皖西地区的茶俗[J].农业考古,2006(5):164-167,171.

[21]喻林,刘艳.皖西民歌中的物质民俗事象考察[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9):123-126.

[22]关传友.茶歌一曲唱成河——皖西地区的茶歌探讨[J].农业考古,2007(2):125-127.

[23]兰庆炜.皖西地区茶歌及其文化属性探讨[J].福建茶叶,2016(3):363-364.

[24]张岳林,张晓乐.《六安州志》中的茶诗及其广告意识[J].皖西学院学报,2016(3):17-19.

[25]徐克定.名茶与传说(之三)[J].农业考古,1994(4):210-212.

[26]凯亚.周恩来和叶挺:情系六安瓜片茶[J].茶叶,2000(3):164-167.

[27]关传友.由竹枝词解读六安茶史[J].皖西学院学报,2015(4):18-22,119.

[28]王哲,宋光钧.六安瓜片茶历史文化探讨[J].农业考古,2007(2):232-235.

[29]陶芳侯.关于中国名茶“六安瓜片”发展战略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1(2):91-92.

[30]王哲.六安瓜片品牌经营战略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8(7):520-522.

[31]余佳华,韩旭.六安市茶叶产业的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J].皖西学院学报,2009(4):73-76.

[32]赵静.“六安茶谷”品牌提升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32):234-235,239.

[33]金泉,陈青松.基于旅游屏蔽的六安茶文化旅游开发问题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7(1):5-9.

[34]庄晚芳.中国茶德[J].茶叶,1991(3):1-1.

[35]赖功欧.茶文化与中国人生哲学(论纲)[J].农业考古,2004(4):33-37,54.

[36]程启坤,姚国坤.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J].中国茶叶,1990(6):27-29.

ReviewandProspectofTeaCultureResearchinLu’aninRecentThirtyYears

BAO Yunfei1, FU Min1, GAO Dapeng2

(1.SchoolofMarxism,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2.Yu’anDistrictSouthoftheTownofBaofengTempleSchool,Lu’an237126,China)

Since 1980s, the study of Chinese tea culture began to rise, and the tea culture in Lu’an has gradually been paid attention to.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searches on Lu’an tea culture in the recent thirty years. It finds that although the researches in tea culture history, tea and literature and art, the role of tea culture in brand strategy are abundant, there are still some weak areas: the integrity of Lu’an tea history, the discussion on the spirit of the tea culture and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tea culture. These aspects call for full attention from the scholars to improve and further Lu’an tea culture brand value.

the tea culture of Lu’an; tea culture research; review; prospect

2017-09-18

安徽省教研一般项目“皖西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2014jyxm302);皖西学院团建创新项目(wxtj2017B07);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7A0406);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szzgjh1-1-2017-16)。

鲍云飞(1973-),女,安徽寿县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傅敏(1980-),女,安徽南陵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高大鹏(1973-),男,安徽六安人,中学一级教师。

K203

A

1009-9735(2017)06-0013-05

猜你喜欢

瓜片茶歌皖西
董长贵
回马枪
广西茶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研究
灵山秀水出名茶 六安瓜片甲天下
阿妹一曲请茶歌
回马枪
瓜片记
湖北五峰采花乡:阳春三月茶歌香
回马枪
金字招牌提升规模效益——“徽六”牌六安瓜片获“中华老字号”殊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