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求义构式“x就行了”研究

2018-01-10代灿灿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听话者谓词构式

代灿灿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要求义构式“x就行了”研究

代灿灿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可以将“x就行了”鉴定为是一个构式,其构式义概括为:满足某种要求且通常这种要求较容易实现。“x就行了”对变项“x”有选择限制。“x就行了”具有表妥协、提供建议或方法、不在意等语用功能。

“x就行了”;构式义;语用功能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一种出现频率很高的结构“x就行了”,由复句“只要x就行了”紧缩而来,“x就行了”形式上为单句,其中“x”表示主语,“就行了”表示谓语,作句尾成分,但有时也有后续成分。例如:

(1)中国人则很现实,今生幸福就行了;要得到人生的幸福,就要关注社会的治乱、朝代的更替等等东西,所以中国哲学起源于忧患意识。(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2)你说怎么办呢,后来把人找来人说的你姑娘啊,你管我们一顿饭就行了,你看我那么大小孩子,我还没饭吃呢,我使什么管他饭啦。(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3)给钱呀,一块钱包一个包儿里头,给他就行了。(1982年北京话调查资料)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这类结构中,充当“x”的可以是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如上述几例中,主语“x”既可以是主谓结构也可以是动宾结构。比如例(1)中“今生幸福”与例(2)中“你管我们一顿饭”为主谓结构;例(3)中“给他”是动宾结构;

关于“x就行了”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只有少数几篇关于“行了”的研究,主要是从“行了”的结构、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分析,就语用方面来看主要是注重语气功能的研究。本文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为语料来源(文中凡没标注出处的均来源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x就行了”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x就行了”的构式鉴定

构式“x就行了”由变项“x”和不变项“就行了”构成,其中变项“x”在构式中做主语,“x”可以由短语或句子充当。Goldberg 将构式定义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Fi,Si〉,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P4)。因此我们认为“x就行了”是一个构式。例如:

(4)这个骨灰盒放在一般群众存放骨灰盒的地方就行了,放好后,不准任何人移动,要动,需中央军委批准,这些情况,你们三位领导知道就行了,不准向任何人透露,绝对保密。

例(4)中“三位领导知道”的意义并不仅指“三位领导知道”就行了,而且包含其他意义,即除“三位领导”以外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这一意义并不能从“三个领导”+“就行了”组成成分中完全预测出来。

二、构式“x就行了”对变项成分“x”的选择限制

构式“x就行了”对变项“x”具有选择性,能进入该构式的“x”可以是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述宾结构等[2]。

(一)主谓结构+就行了

主谓结构的主语及谓语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主语指的事物是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反之受动作影响的事物即为受事;施事与受事的另一方,则可称之为“与事”;有的主语表示动作发生凭借的工具;有的主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1、“x”的主语为体词性成分

体词性主语主要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

(5)这北门已有将领负责,不需要他们关心了。咱们各自负责也就行了,何劳他们挂心!(李文澄《努尔哈赤》)

例(5) 中,主谓结构为“咱们各自负责”,其中“咱们”是人称代词。

(6)胡好荣高兴地说:“刚开始卖辣椒满天跑,后来就拍电报,现在,一个电话就行了,真方便!”(1998年《人民日报》)

例(6)中“一个电话”是数量结构。

(7)兄弟们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不要去跟父母说,咱们自己商量着办就行了。(李文澄《努尔哈赤》)

例(7)中主谓结构为“咱们自己商量”,其中“咱们自己”是同位短语。

2、“x”的主语为谓词性成分

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成分充当,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这是以动作、形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

(8)不要唠叨得令人讨厌就行。迷糊一点也不要紧,洁净就行了。(北大语料库《雪国》)

例(8)中“洁净”是一个形容词,在这里充当主语,即谓词性成分主语。

(9)都是演员找观众,哪有演员躲观众的道理?能演则演,不能演解释一下就行了嘛!(1994《报刊精选》)

例(9)中“不能演解释一下”是动补结构做主语,也是谓词性。

3、“x”的谓语为谓词性成分

谓词性成分包括形容词性成分及动词性成分。其中形容词包含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恒久的属性,含有比较或对照的意思。状态形容词表示短暂性的变化。

(10)中国人则很现实,今生幸福就行了;要得到人生的幸福,就要关注社会的治乱、朝代的更替等等东西。

“幸福”是一个表性质的形容词。在例(10)中“今生幸福”相当于“x”,“幸福”在“x”中是形容词性谓语。

(11)振保道:“我这里有一对银瓶,还是人家送我们的结婚礼,你拿到店里把上头的字改一改,我看就行了。(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例(11)中,“我看”相当于“X”,“看”在“X”中作谓语。

(二)偏正结构+就行了

“x就行了”中“x”可以为定中结构,常常以表数量的短语出现。

(12)一个星期就行了!只要有要货的货主,我一个星期就可以给他搞一个车皮,1公斤挣4分钱,60吨的车皮我就能赚2400元钱。(1995年《人民日报》)

在例(12)中,“一个星期”相当于“x”,在句中作“就行了”的主语。“一个”修饰“星期”表数量。

“x就行了”中“x”可以为状中结构。

(13)家长和托幼机构要注意经常变换饮食品种,菜饭合理搭配,帮助小儿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保证轻松进食情绪,即使有几次吃不好,“饿着点”也不妨,每天七、八成饱就行了。(1994《市场报》)

在例(13)中,“七、八成”修饰中心语“饱”,在句中作“就行了”的主语。

(三)并列结构+就行了

“x就行了”中“X”可以为并列结构充当主语。例如:

(14)他说:“挂窗帘不就是为了遮光、挡风、好看嘛,实用美观就行了,能省就省着点吧!”(1998年《人民日报》)

例(14)中,“实用”、“美观”两个形容词为并列成分,充当“就行了”的主语。

(四)述宾结构+就行了

述宾结构中,述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宾语表示与这一动作或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

(15)我们中国人不兴这些迂腐礼节,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就行了。(1997《作家文摘》)

例(15)中,“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是一个述宾结构,其中“穿”这一行为支配的对象是“衣服”。

三、“x”中“只要”的隐现

复句中包含的分句有时候紧缩在一起,变成紧缩句。而从关系标志的使用上看,紧缩句可以分为无标紧缩句和有标紧缩句。在有标紧缩句中有成对使用关系词语的,也有单个使用关系词语的[3]。本文的“x就行了”中“x”在某些情况下省略了“只要”这一成分。这一成分的隐现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只要”的省略会对语义构成影响;第二,“只要”的省略不会对语义构成影响;第三,“只要”没有出现,但加上也不会对语义产生影响。

(一)“只要”的省略会对语义构成影响

当“x”充当的条件为某个有限度的条件或此条件为某种前提条件时,此时“x”中的“只要”成分不可以省略,否则将对语义的表达产生影响。例如:

(16)所以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只要他充分地发展他的本性就行了。正如孟子断言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例(16)中成为圣人的最低条件是要充分发展本性。如果把“只要”省略语义的条件限制就会改变,不只是充分发挥本性,也有可能有其他条件。

(17)平日吵吵嚷嚷地喝酒也无所谓,不拘小节,总之,只要求得到结果就行了。(《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例(17)中不拘小节的前提是求得到结果,否则“平日吵吵嚷嚷地喝酒也无所谓,不拘小节”则不能做到。

(二)“只要”的省略不会对语义构成影响

当“x”充当的条件不是某种必要的条件或此条件不作为前提条件时,此时“x”中的“只要”成分可以省略,并且将对语义的表达不产生影响。例如:

(18)如果你有黑眼圈,只要在下眼皮内侧眼角上涂点白色眼影就行了。(懒女孩的美丽指南)

例(18)中“在下眼皮内侧眼角上涂点白色眼影”并不是一定需要的,而是在有黑眼圈的情况下,此时“只要”的省略不会对语义产生影响。

(三)“只要”没有出现,但加上也不会对语义产生影响。

(19)你也知道,我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谈话时说,我干到一九八五年就行了,现在超过一年了。(《邓小平文选3》)

例(19)中“我干到一九八五年就行了”中“只要”没有出现,而加上“只要”变为“我只要干到一九八五年就行了”,并不会对语义产生影响,说话人所表达的时间节点到一九八五年并没有发生改变。

四、“x就行了”的构式义

“语义学研究表明一个词的概念义可以分解为若干义素,某个具体义项一旦进入某个特定的构式就会受制于他所嵌入的构式的意义,条件是该词项具有可被激活符合特定构式意义的语义因子。构式指示语义类型,构式赋义提供了词汇项产生语义转变的条件,以保证相应的语义因子被激活。”[4](P210)

(一)“x就行了”构式的条件义

“x就行了”构式语义上具有要求义,是指整个“x就行了”构式功能上相当于一个最低要求,也就是说,在“x就行了”中“x”相当于某一个要求,“就行了”将这个要求变为符合预期的最低要求。

(20)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能解决的,我们有信心。小错误难免,只要不犯大错误就行了。(《邓小平文选3》)

(21)我只好给他解释,这些东西,和整个公司的资产或者收入相比,所占比例太小,审计师做审计时,是有一个重要性水平做衡量尺度的,太小的数字我们审计师不操心,因为审计意见是说财务数字真实准确地讲出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只要这个大方向没错就行了。(北大语料库)

例(20)中说话人对于犯错误的态度是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这个错误不能是大错误。例(21)说话人在向听话者解释审计工作,审计师不拘泥于太小的数字,只要保证大方向没错就可以了。

(二)“x就行了”的逻辑语义

“x就行了”是具有条件和结果关系的紧缩句,根据条件的不同性质,“x就行了”属于足够条件句。足够条件句用数理逻辑来表示:“x”等于p,“行了”等于q,p→q反之qp,所以“x”是“行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X”和“行了”的逻辑语义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X就行了”的逻辑语义

(22)我们本来也没打算破纪录,将金银牌拿下来就行了,其余的到明年世锦赛上看。(1994年《报刊精选》)

例(22)中,“将金银牌拿下来”相当于上表中的“X”,当“将金银牌拿下来”的语义为真,“行了”为真时,“将金银牌拿下来就行了”为真;当“将金银牌拿下来”的语义为真,“行了”为假,“将金银牌拿下来就行了”为假;当“将金银牌拿下来”的语义为假,“行了”为真,“将金银牌拿下来就行了”为真;当“将金银牌拿下来”的语义为假,“行了”为假,“将金银牌拿下来就行了”为真。

五、“x就行了”的语用功能

构式“x就行了”多出现于情景对话中,主要表达交际双方尤其是说话者的某种要求或条件,纵观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发现,“x”所代表的要求往往较低,即说话者向听话者提出的要求通常不高。有时在满足交际双方所提出的要求后,代表交际双方事件或话语的终止。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说话者向听话者表示妥协或者要求的降低,传达说话者对听话者所设心理预期较低或要求不高;第二说话者向听话者提供某种建议、方法并且所提建议、方法对于听话者来说较容易达成,只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即可;第三说话者传达一种不在乎,甚至无所谓的态度[5]。

(一)表达妥协

构式“x就行了”中当说话人提出的要求或条件含有妥协的意味时,表明说话者已将心理预期降到最低。例如:

(23)目前中国大陆要做的事情很多,台湾问题,只要你跑不掉,你承认一个中国就行了。现在台湾开始闹,说我不要,我要独立。(《李敖对话录》)

例(23)中李敖指出关于台湾问题的事情很多,台湾问题不可以逃避,面对众多事情,台湾方面只需要承认一个中国,满足这一原则问题就行了。

(二)提供建议、方法

说话人使用“X就行了”构式,其目的是向听话人提供某种建议或方法。例如:

(24)可不知是真是假,女儿告诉我,这位老师说,她只要把课堂上讲的东西和留的作业弄懂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做课外题。(《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25)我见到的他都是一个样子:脸上挂着完美的微笑。只要拍一张他的照片,谁想要跟他的合影就将自己的照片跟他的贴在一起就行了,效果和实际拍摄的没什么两样。(《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例(24)中说话人老师对女儿的建议是:不是做课外题,而是只要把课堂讲的东西和留的作业弄懂。老师对女儿的建议符合女儿自身实际,且对女儿来说很容易就可以达成。例(25)中为满足其他人与姚明合影的愿望,说话人提出将自己的合影与姚明的照片贴在一起的方法,不仅容易达成,且满足了听话者的心理预期。

(三)不在乎

“X就行了”构式能够表达说话人不在乎、无所谓的情感态度。例如:

(26)喻嘉言说,这样我留在你们家,我不要求你给我一张床,你给我一张椅子就行了,我在大厅里坐着,真出事了你来找我来。(《梁东对话罗大伦》)

例(26)中说话者“喻嘉言”对“留在你们家”的要求:“床”还是“椅子”,并不在乎,表达“喻嘉言”的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六、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x就行了”中变项“x”的限制选择、“x就行了”的构式义、“x就行了”的语用功能。本文对于“x就行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探讨,如“行了”的虚化,以及构式“X就行了”的形成动因和机制等。对于以上问题有待将来作进一步探究。

[1]Goldberg,Adele E.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雷冬平.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3-116,120.

[3]张谊生.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1(6):28-39.

[4]顾鸣镝.认知构式语法的理论演绎与应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

[5]王晓辉,池昌海.程度评价构式“X就不用说了”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4(2):198-211.

AStudyofRequirementConstruction“xjiuxingle”

DAI Cancan

(SchoolofLiberalArts,FuyangNormalCollege,Fuyang236000,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xjiuxing le” can be identified as a structure type.Its constructional meaning is summarized as meeting certain requirements and usually this requirement is easier to achieve. “xjiuxing le” restricts choice to “x”. “xjiuxing le” has pragmatic functions, like compromise, advice or method, no minding, etc.

“xjiuxingle ”; Constructional Meaning; pragmatic functions

2017-02-26

代灿灿(1989-),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H14

A

1009-9735(2017)06-0114-04

猜你喜欢

听话者谓词构式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