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现存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2018-01-09郭家常乐吴明强

理论观察 2017年11期
关键词:开发保护

郭家+常乐+吴明强

摘 要:我国城市生态公园中的古建筑景观各具特色,风格不一,是人文生态旅游的主体。而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内现存的历史建筑作为齐齐哈尔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在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自明。从保护与开发的方式和方法上探讨龙沙公园现存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初步提出龙沙公园现存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方法,这无疑对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升人文鉴赏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龙沙公园;现存历史建筑;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11 — 0076 — 03

龙沙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现坐落于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心,占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0公顷。单从其面积、功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角度而论在东北地区都可以称得上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性公园,迄今业已历经110年的风雨沧桑。纵览齐齐哈尔这座城市发展历程,时至今日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本身即为历史见证的龙沙公园,其内的历史建筑既有丰富思想内涵,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又能以其建筑风格综合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艺术特征,这些历史建筑常成为研究历史问题的重要实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鹤城旅游资源。

一、龙沙公园内历史建筑独特景观

(一)古典建筑景观的艺术观赏性

古典建筑景观其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人们游览游玩及其他使用斥求,而除此意义之外在精神层面上带给人们的享受或许是这类景观所要表现的更为有价值的一面。据此而言,除却具有观赏价值外,古建筑景观还应展现出传统艺术的水墨意趣、优秀建筑的精深内涵,那么对其艺术性要求的高标准是不言自明的。

(二)古典建筑景观的布局特点

就布局而论,龙沙公园在整体设计上力求与基址所处的地形地势、周边地貌相呼应,宏观上依形就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所处的自然地形,将自然环境充分考虑进去,立足公园整体布局的谋划更好地依照古典建筑景观在龙沙公园中的比重倾斜合理加以设计和分置:

1.高低相倾,曲径通幽

古典建筑景观皆为后天人力所为。假使一处景观周遭缺乏曲折逶迤的地势形态,一条捷径可以施为的是就地而起,随势而建,由此达到与自然山水相融合的艺术效果。“曲径通幽处,步移景异图”的中国传统景观布局样式在龙沙公园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具体而言就是园内在整体布局上采取非对称布局手法,努力彰显平面曲折、高低错落的效果。在布局中将规模体量大的单体建筑与劳动湖区域尽量分开处理,为了淡化其存在感采取了虚化处理手法,将追求“藏”的水墨画效果作为减弱大型群组建筑的突兀感的指导原则,如此一来文化游览区的特殊地位顺理成章的凸显了出来。

2.离并有序,疏密相间

龙沙公园建园所采用的整体布局手法,力求变化脱俗;在空间位置处理上,力甄推陈出新。其离并有序,疏密相间的传统景观布局手法同传统国画的画面布局殊途同归。“密不透风、疏可奔马”可谓是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布局要旨,画家住住只画山一角、水一隅、石一方,而常留有大面积的空白来表现画面之外无边的空灵缥缈意境〔1〕。

园内文化游览区的劳动湖畔,动静结合的艺术情趣是通过周边疏密有序地修建的几组仿古观景建筑来实现的;待穿过关帝庙、望江阁到公园的东部,此处又是紧密集中的游艺娱乐区,通过采用这种由密到疏、由疏再到密的布局,就是要达到疏处求密、密处求疏,疏密结合、动静以闻的境界,从而使得人们在景观游览路线上于观感而言得以享受到张弛有度的揽胜效果。

(三)古典建筑景观的群落搭建

根据我国传统古典建筑中体量、形制、规格的差异,不同的单体建筑住住其功能和名称也各有差异。根据实际情况既可独立修置,也可借用路、径、巷、廊、垣等划分空间,将其与景区内建筑群组合改制为群体搭建。

例如:关帝庙内部各单体建筑相对宏观主体建筑而言体量相对略小。而恰恰这种化大为小,变集中为分散的处理方法,由此形成了整体统一与局部独立结合的建筑群落。既是风景中的建筑,又是建筑中的风景,游人赏玩之处尽得妙处。非仅如此,它是融于园内自然生态之中的一景,伫立山坡远眺之下给人以幽静深密的神秘之感。

二、龙沙公园内历史建筑类型及保护现状

林林总总的古建筑景观作为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就当前国家城市建设和规划而言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艰巨的课题。龙沙公园中现存的文物保护古迹很多,关帝庙、望江楼、寿公祠、天远阁、藏书楼、旧俄国领事馆等皆是其中代表。按照分类具体可分为:

(一)历史人物纪念建筑

1.寿公祠:坐落于龙沙公园劳动瑚南岸土岗下,始建于1926年,为纪念抗俄民族英雄袁寿山将军(1860—1900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后裔)而建,为青砖灰瓦二进式祠堂建筑。整体由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组成。其中,前殿和后殿建筑形式相同,均为3间单檐硬山顶式建筑。在寿公祠主体建筑的四周,砌有青砖墙。因其所处地形限制,围墙的西侧偏北处略成弧形。寿公祠于1986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王大化纪念碑:王大化纪念碑位于龙沙公园劳动湖东岸岗地上,為1947年革命烈士王大化埋葬此处时所立的墓碑。墓碑由碑座、碑身两部分组成,通高4.01米,碑身高3.10米,宽0.73米,厚0.64米。碑正面刻有“人民的艺术家王大化同志之墓”,为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长凯丰手迹。1959年,王大化灵柩移葬于西满烈士陵园后,石碑一度倒地。1982年6月复立。1987年2月,王大化纪念碑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标志重大历史事件建筑

1.俄国领事馆:始建于1907年,为典型俄式建筑,人字尖顶,朴素色调清水墙,乳黄间白的色彩,配上太阳间、门斗的传统木雕,纯朴清新。该建筑虽不壮阔宏伟,然一砖一瓦彰显浓郁异域风情。2014年,俄国领事馆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endprint

现俄国领事馆旧址已作为龙沙公园历史展览馆继续得以使用。展览馆设计清新古朴、布局简洁。馆内藏有实物、图片、照片、名人诗画、人物手迹等珍贵历史资料,翔实反映了龙沙公园从1907年到2017年整整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2.藏书楼(黑龙江省立图书馆旧址)

始建于1906年的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古籍藏书楼即万卷阁,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馆是黑龙江省以及中国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一座图书馆,也是继浙江、湖南、湖北三省之后,第四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省地市图书馆中唯一的国家一级馆,享有“塞北藏珍第一家”的声誉。

楼内珍藏的古籍已达6749种计114118册。其中善本有636种7701册,有些是国内的孤本。还有于驷兴和敖庆善的藏书。藏书中除大部头的书籍外,还有卜奎藏书大家于驷兴批点的《庄子集解》和校订的《易经来注》。敖庆善的藏书以满蒙文古籍为特点,其中有《新刻满汉字诗经》、乾隆殿本满汉文合璧《五经四书》、《御制满蒙藏汉文四体清文》、满文抄本《三国志》、道光刻本满文《聊斋志异》,这都是民族文化遗产。

(三)园内景观建筑

1.望江楼:原名未雨亭,是龙沙公园里一处观湖绝妙处,屹立于劳动湖畔。楼高25米,共2层,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下面低层为理石方砖垒砌而成基座,中空,四周镂空为拱門形状。上层四角攒尖,屋脊、角檐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基有石栏围护,有回旋楼梯可供拾级而上。亭角飞檐玉砌。朱柱碧瓦,宝顶鎏金。阁廊宽敞,每方四柱。亭面盖以绿色琉璃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柜,金彩耀目,即有北方建筑的稳健雄伟,又有江南楼亭的秀丽玲珑。因位于劳动湖畔边,故名“望江楼”。建国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齐齐哈尔市,并登此楼台观光赏景。

2.象亭:别称象鼻亭,偏居龙沙公园东北角,时至今日仍得以保存基本原貌,成为见证龙沙公园百年历史的惟一原始建筑。

象亭原为铁皮亭盖,五角单檐顶,通体采用砖木结构。该亭子有五个由青砖水泥砌筑的汉瓶型曲线凸凹亭柱,柔和且动感。龙沙公园后将钢瓦换成了灰色的仿古瓦并重新涂饰油漆,施以彩绘。对原有的柱子也进行了重新修补加固,亭内部改为磨砖地面,台基侧塘石及踏步改用花岗岩材质。

(四)宗教意味的历史建筑

关公庙: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组成的四进式建筑。东临聊斋城、藏书楼,西临三清殿、寿公祠,南面为开阔地带,北接开阔草坪,遥望“王大化纪念碑”。前殿供奉护庙之神王灵官,殿前两侧为高8.5米钟鼓楼,上下两层,四角飞檐,楼顶上饰1米多高的葫芦,反映出道教的独特风格。正殿高10米,三铺顶,殿堂中央为关羽塑像,后殿为老君殿,供奉老子。

1980年,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拨款修缮。同年9月,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将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关帝庙”正式更名为“关公庙”。

上述园内古建筑形制的类型和使用功能无论在艺术还是历史价值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龙沙公园布局独具匠心,古建筑也作为一种风景要素融周围的山石、树木为一体,从而共同构成的一道道风景。

三、对龙沙公园内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

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建筑两者并举其实是城市保护修缮工作的重点内容。当然,根植于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的建筑文化地域性,与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也是其中关键因素。文化是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本质的东西绝非一蹴而就,它是悠久的、纯粹的、经得起消磨而具备生命力的文化,是本质文化或乡土文化〔2〕。我们当下珍视这一文化载体,亦即维系文化遗产这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才不至于割裂断层。如何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就要有所遵照。笔者认为在保护文化遗址、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和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相关法规和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是我国为加强对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妥当修缮的依据根本,也是我们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基本准则。近几年来,随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不断推动,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地加大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全市从上到下初步树立起文化遗址保护的基本意识,这无疑对齐齐哈尔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在下一阶段继续推行上在理念上有了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今文化遗址与发展经济、遗址保护与老城区改造出现了诸多矛盾,在此形势下能够做到着眼于未来,从大局出发、以长远利益作为考量,避免文物保护单位惨遭破坏乃至毁灭悲剧的发生。

(二)努力拓展积极保护的各种可行渠道。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已然来临,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电视等现已高度让位给新兴媒体。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是不争事实。信息世界的数字技术其一大应用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实地勘测、摄像、拍照、归档等手段,将古文化遗产的影像和图片资料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将文献记载和信息数据整合成文字材料,并根据数据的组建最后尝试用计算机的辅助软件对那些古文化遗产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同时可依据历史环境虚拟场景、添加互动演示,将视觉、听觉、触觉以及信息数据等等全部呈现在人们眼前,仿佛有如身临其境一般。这于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体现上可谓功莫大焉,不仅仅可以还原古文化遗产的历史状况,还可以将古文化遗产的现状真实地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科学把握开发利用的尺度,避免杀鸡取卵式的短视行为。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在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上,任何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都会带来不可弥补的破坏性结局。对待任何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要深思熟虑着眼全局,竭力避免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甚至反复破坏。现如今在许多旅游景区中都大打历史文化资源牌,一批不伦不类的建筑拔地而起,过分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的倾向理应有所收敛或干脆杜绝甚至取缔。否则,蒙着历史还原精髓光环的一批“四不像”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的同时,其应有的实用价值也就不名一钱。endprint

(四)实体保护与软性开发相统筹。目前,许多地方发展经济多将着眼点转移到保护当地优秀历史建筑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这点上来,旅游产业由过去的从属附带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现在重要产业支柱的层面。目前多地提出的“红色旅游”概念就是将旅游业与本地历史相结合的一个典型范例〔3〕。齐齐哈尔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应积极发掘利用齐齐哈尔地区的特色历史文化,如利用优秀工业建筑资源打造老东北制造行业的年代记忆走廊、开发工业旅游市场,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获得双丰收。具体在龙沙公园,可资利用的寿公祠、王大化烈士纪念碑、俄国领事馆、望江楼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努力将龙沙公园塑造成传播科学民主的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的重要歷史教育场所,变其为一处重要舆论阵地。

(五)继续加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投入。年代久远的历史建筑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巨大,但要求我们必须倾注精力与财力去认真加以保护,人为的任何轻举妄动不啻于暴殄天物。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址方面下大力气做了大量的工作,譬如龙沙公园内一些有些年代的建筑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缮。但也应看到,还有一些工作尚需完善与加大投入,如寿公祠的面门及房脊、望江楼亭柱及墙体等等。今后,市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投入,在资金助力上为有关部门的施展提供较为得力的物力支撑,避免历史文化遗址因缺乏财力支撑保障而失去及时妥善维护的机会,进而再度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

(六)对破坏历史建筑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文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规定的保护范围内不得再另行修建其他建设工程。特殊情形下如需另建,也须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双方一致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征得相应的人民政府和文物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保护范围内建设商业设施、营运设施和娱乐设施等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例如俄国领事馆周围的乒乓球球台、黑龙江省图书馆旧址门前的空中滑轨都属于违规设施理应予以拆除。因此,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址和特色建筑加以保护可以说是第一层面,同时,还应尽快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尤其地方性的法律规定,对具有文物价值或列入保护建筑的通过立法对破坏者务必问责。由此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对其他一些试图犯禁者以儆效尤。

现今龙沙公园建园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即以“宣传城市发展、推进园林建设、造福鹤城百姓”为宗旨,以“文化建园、景观建园、生态建园”为主线,把龙沙公园真正建设成为鹤城“历史文化的共鸣箱,园林景观的核心区,休闲健身的最佳处”。做好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也就是对那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要作好“保护”和“发展”的平衡,就要有所遵循。

〔参 考 文 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4.

〔2〕刘先觉.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意义与价值〔J〕.新建筑,2004,(01).

〔3〕于耀洲.关于齐齐哈尔市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9,(02).

〔责任编辑:张 港〕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发保护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