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5吴金辉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教学改革初中数学

吴金辉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新课改不断推进发展,怎样改善和提高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是教育领域重点探讨研究的问题。为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问题导学法被引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为了使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希望对当下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问题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56

现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引入问题导学法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问题导学法是教师设置教学目的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会养成自主学习、科学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能力,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问题导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主要是以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问题导学法要求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学习,并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项能力。问题导学法的中心在“导学”两个字上,也就是“引导”和“学习”,“引导”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地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兼顾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问题探讨中来。“学习”就要求学生在问题探讨过程中,发散思维,积极发言,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并提高自己的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探索的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很自觉地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会明白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对于教师来说,采用问题导学法需要教师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设定不仅可以涉及新的知识点,还可以涉及已经学习的知识,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完善了数学教学体系。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學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科学的教学问题

问题导学就是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科学地设计教学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成败关键。如何有效地进行问题导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问题只有将问题设计得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因此,教师在提出教学问题时,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等方面,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将重要知识点情景结合,同时在设计问题上不宜过深,不可超出教材的学习范围,要把问题难度控制在中上等水平,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例如,教师在讲解两个数之和与两个数之差相乘这个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小红家有个鱼塘,长40米,宽30米,现在她爸爸准备把鱼塘进行改造,将鱼塘长增加4米,宽缩短2米,那么他们家鱼塘面积现在是多少?这样就把两个数之和与两个数之差相乘这个知识点巧妙地与实际情景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重要一环。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步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先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预习,在巧妙地给学生指出所提出的问题与知识点的关系,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运用。例如,当学生在解决上述小红家鱼塘面积问题时,就会在实际探索过程中,运用到两个数之和与两个数之差相乘这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就会在完成思考后,自行的去完成问题的求解过程,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知识点。

(三)巩固复习知识点

在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教师为了考核其掌握的情况,巩固以往知识点,就会选择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然后将这些重点内容与特定情景相结合,要求学生去实际解决。通过生动形象、丰富有趣的具体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完成教师的考核,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

(四)强化引导学生的过程

问题导学法最关键的过程就是导学,导学过程就是教师通过提示讲解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方法的探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上述小红鱼塘面积改变问题上,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要知道小红家鱼塘现在面积是多少,就必须知道改变后的长宽各是多少,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学生,从而达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分析和探索,在注重思考和分析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一样,思维能力有所差别,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深浅有所差别,因此,教师在设计好教学问题后,要把问题科学地进行分解,要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学生间的互补。与此同时,学生在共同探讨过程中要以问题为线索,在和谐的氛围里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推广运用问题导学法,运用好问题导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教学的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总结,运用好问题导学法,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09.

[2] 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03-204.

[3] 李海军.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教学改革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