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能动式教学模式浅析

2018-01-05汪仕芳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效学习大学英语

汪仕芳

摘 要:针对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从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环节等多方面展开能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开放、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多元的文化知识,增加学习收获。

关键词:能动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高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05

一、 当前英语教学模式中的不足

大学英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逐渐提高,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成为阻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急需进行改革。

(一)英语教学方法的不足

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加剧了高校的教学负担。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只依靠传统的语法教学,翻译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等都无法高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要的课堂统治者,对于课堂的节奏和安排都有绝对控制权,学生是处于被动的。这样会使教学氛围变得沉闷,师生之间没有互动。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盛行,很多教师将多媒体当做自己的一种教学工具,但这种方法疏忽了英语语言的特性,它并非和其他学科一样。依靠多媒体教学看似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师生之间还是不能建立连接,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仍然是孤立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得不到提升。

(二)教学中忽略英语的语言特性

首先,英语是一门外语,它有其语言特性。在欧洲等地区英语是沟通的工具,但在中国英语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将其当成了一门“科学”来教授。其实学习大学英语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输入语言和运用语言,最终的目的就是成为跟外国人交流的一种工具,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应忽略它的语言特性。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过多强调学习英语的心得,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单词句子的机械背诵情况,忽略了英语作为语言本身的特性,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得到加强。

(三)缺乏口语练习,受母语影响大

欧美人从小生活在英语环境中,英语的交流方式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不仅学习英语的语法等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将它当成交流工具,在日常生活生活中能够熟练地应用。恰恰相反,在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过度依靠语法的学习,很少有自主的口语学习意识,从小学英语学习中就不敢开口发音,难以克服心理压力去接受英语这一交流工具。

二、大学英语能动式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得以改变,向能动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化。能动式教学模式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外语素质提出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大有不同,在能动式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间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上的互动,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动性等,使英语学习不再只是学生机械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该模式由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方式、教师等构成教学系统,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交流的结果,它更符合一门外语学习传递的过程。对于大学英语来说,教学内容就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企业的需求和各个高校中人才培养计划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对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进行选择,从而完成大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包括英语的语言思想和内容观点的灌输,和西方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对英语教学研究,其实就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干预和作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诸多的弊端,加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实施能动性教学平台,“以方法促进行动”,然后观察其效果,由此解决实际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互能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授予者是学生,需要合理地分配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单单只是“行动”上的,更多的应该是使学生理解英语语法,加强口语能力,让自己“说出来”,而不是单单反应在书本或是卷面上。能动性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如何结合校本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以及其他的一些关键性因素来设计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互动式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并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经验,最终使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以此完成教学目标。

能动式教学模式应该首先围绕教与学的内在关系展开。大学的教学任务和中小学不同,教师的作用正在逐渐淡化,而更看重的是学生自身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理解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单只是知识的呈现者和灌输者,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和引导,真正实现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观察和反思整个教学环节。

能动式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是对英语语言知识和国外文化知识的讲解的一种模式。对于大学生学习英语来说,应该抓住英语语言知识的几个特点,主要有英语语言的基础性、交际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几方面的特性。基础性指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应该具有最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即一种语言虽然在不断发展中,但仍然能够持续使用,绝不能随着语言的发展而被淘汰。和我们的母语一样,任何一门外国语言知识都极其丰富,都需要努力去学习探索。这样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增加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动性,以便学生在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语言之后,可以根据工作和社会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交际性是指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像母语一样是文化传递的载体和传播的媒介,英语学习绝不仅指词汇、语法、句子的习得,还要结合实际生活和语言习惯,在一定的情景和语境下巧妙地使用不同的英语表达方式。趣味性是大学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增加师生间的沟通,以某种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对特定事物产生兴趣,才会促使他们对该事物进行不断的探索、追问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选择语言知识时既要重视文化、语言特点、风土人情、风俗习慣等知识的传播,也要重视大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两者多互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国内的英语能动性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两种语言、文化的中介者,教学中应对语言文化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使学生能够由母语联想到一种陌生语言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优化教学质量,改变现有的英语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 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106-108.

[2] 刘娇,常世财.以小组合作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J].外语教育教学,2014(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学习大学英语
初中语文课堂灵活提问、高效学习的探究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谈高中生高效学习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