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探析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例

2017-12-28向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复合词中正

向磊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探析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例

向磊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穷尽式统计后发现:共有115例正偏结构复合词。根据前后语素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说明关系、比喻关系、隶属关系及无明显关系4类。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后一语素可以产生构式泛化,也可以省略。对普通话与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对比分析后发现,社会因素中的语言历史因素和认知中的概念整合因素对二者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普通话;正偏结构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方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反偏正结构的词,有些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认为方言中存在正偏结构复合词。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与方言词汇相互联系,故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是否存在正偏结构复合词也值得研究。由于现代汉语词语数量庞大,故选取了使用范围最广、权威度较高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词典》)中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确保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一、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概况

(一)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定义

现代汉语中偏正结构复合词指的是修饰限制成分在前,被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在后的复合词,但也有异序的情况,即复合词中被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在前,修饰限制成分在后。学界一般把异序情况看作偏正结构的特殊类别,即我们所说的正偏结构复合词。戴昭铭将其定性为“一种特殊结构的名词”[1]40,周荐称其为“逆序定中式”[2]36。对《词典》作穷尽式统计后发现:这类词共有115例。鉴于有学者明确提出方言中存在正偏结构复合词,如伍巍[3]132,另外也有少数学者对普通话中这种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故我们认为给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偏正结构复合词的定义,我们先将正偏结构复合词初步定义为:一般由两语素组成,语素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后一语素修饰前一语素。从实际统计出的115例词中,我们发现这些词呈现一些共性:一是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大都是名词性的;二是后一语素的语义内涵丰富,义项比前一语素多。综合这两点,我们将之前的定义修改为:由两个名词性语素构成,语素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定关系,前一语素是语义中心的复合词是正偏结构复合词。徐正考、张烨指出汉语中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其特殊性在于整个结构的语法性质与它的某一个成分相同,但却不属于典型的“向心结构”[4]151。

(二)《词典》中正偏结构复合词的类别

《词典》中正偏结构复合词共有115例,我们根据前后语素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曲亮[5]54研究基础上,采取较宽泛的分类标准,将115例词按前后语素之间的关系分为4类(见表1)。

表1 《词典》中正偏结构复合词分类情况

1.说明关系

这类词中,后一语素通过说明前一语素所指称的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对其进行限定,如牛犊、艾绒、粉条、汤水、砚台、光波、岩层、幕布、尘雾、尘烟、豆沙、韭黄、泪水等。就我们目前收集到的词例来看,说明关系的正偏结构复合词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比较常见。

2.比喻关系

这类词中,前一语素类似于比喻中的本体,后一语素类似于比喻中的喻体,如茶砖、肠衣、豆腐脑、汗珠、浪花、泪花、林网、柳丝等。这类正偏结构复合词数量较多,典型性强。

3.类属关系

这类词中,前一语素和后一语素有着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类属关系,虽然有时这一类属关系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并不完全正确,但这反映了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影响。这类词的形成有其社会时代背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定型并广泛传播,如熊猫、蜗牛、鲸鱼、茅草、煤炭、芹菜、豺狗等。

4.无明显关系

这类词中,两个语素之间没有上述三类关系,而且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这类词并不多,我们将其单独归入其他类一并处理,如菜品、段落、饼肥等。

(三)正偏结构复合词的特点

第一类正偏结构复合词后一语素与前一语素是说明关系,后一语素起限定作用;第二类,后一语素与前一语素是比喻关系,后一语素对前一语素的形象色彩进行补充;第三类,后一语素与前一语素是类属关系,后一语素指明了前一语素的类别,尽管有些类属关系在生物学领域不被承认。第四类,后一语素与前一语素无明显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词是凭空产生的。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产物,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反应最快,可能由于当时使用这些词语时出现了一定的讹变,所以出现了第四类词语。

正偏结构复合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1.前一语素单义,后一语素多义

语素义是语素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不依赖具体语法结构的稳定的词汇意义,是语素本身所固有的意义,辞书中一般予以立项。

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前一语素多为单义语素,后一语素多为多义语素。如“泪花”,“花1”的义项很多,《词典》中列出18个义项。这样的词还有“林网”“韭黄”等。人们使用该类词语时,总倾向于选择多义语素中被人们普遍接受认可的义项。这种语素义摹状貌的功能很强,部分还带有明显的比喻意义。如语素“花”“海”“网”“丝”等,由它们所构成的非典型向心结构的词“雪花”“云海”“林网”“钢丝”即正偏结构复合词。

2.后一语素构式能产性强

我们发现:正偏结构复合词中有一部分后一语素有泛化表现,能够组成一些常见的构式,如“×泥”。在构式的能产性上,不同的后项语素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说明关系和比喻关系的正偏结构复合词,后一语素产生构式的能力最强,能产生大量新词,如“×花”“×丝”“×松”。

《词典》里有的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后一语素单独使用时是形容词,但进入正偏结构后有时词性就会发生变化。王洪君认为形容性单字在语篇中可以相当自由地转指该性质特别突出的事物[6]9。如“韭黄”中的“黄”本义为“像丝瓜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形容词,但进入构式后,“黄”的具体意义为“蛋黄等黄颜色的可食用的东西”。再如语素“松”构成的构式“×松”,“肉松”“鱼松”中,“松”的词义也有所改变。这些构式中后一语素同时具有两种词性。

3.省略后一语素对词义影响不大

正偏结构复合词有些类别中后一语素省略后,并不会影响词语原本词义。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正偏结构复合词的语义中心是前一语素,并且这些中心语素(即前一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很多都可以单用,如“尘烟”“浪花”“鲸鱼”中的“尘”“浪”“鲸”。以上4类正偏结构复合词在省略情况中的表现不同。我们对115例词语逐个进行省略测试,发现第四类省略程度最高,其次是第三类,而后是第二类、第一类。

二、普通话与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差异

(一)指称类型的差异

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集中出现在突出性别的动物名称上,词语语义范围小,而且每种方言之间也有些差异,如伍巍分析了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的语义类型差异[3]132。南方方言中,“公”“母”经历了词义泛化过程,是形容性的区别词,主要用于标注动物性别,由此构成的正偏结构复合词是南方老百姓平日的口头常用词。如“鸡公”“鸡母”在词义上完全等同于北方话中的“公鸡”“母鸡”。普通话正偏结构复合词指称类型多样,而指称动物性别方面的词几乎没有,多数是普通事物的名称,如“柳丝”“泪珠”,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后一语素能起说明或比喻的作用,配合前一语素更准确地表达词义。

(二)语素构成的差异

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多是“名+名”,少数为“名+形”,前后语素用例丰富,没有特定的限制,只要二者可互相搭配并能固定成型、广泛使用即可。而方言中都是“名+名”,后一语素数量少,主要用于性别标识,如“鸡公”“鸡母”。方言中一般是两个正偏式对举出现,如作为性别标记的“公—母”“雄—雌”是平行的对应关系。并且方言中“公”“母”“雄”“雌”这类词语经历了词义泛化的过程,由表人的名词虚化为表性别的词。这种情况在普通话正偏结构复合词中并不存在。普通话正偏结构复合词的语素多数经历了词义的引申,使原有的义项得到拓展。从这一角度看,普通话中的正偏结构复合词灵活性更强。

三、普通话与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

在方言与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存在一些差异,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是指语言历史因素。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王媛媛认为正偏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口耳相传、世代袭用的结果[7]110。南方方言发展较慢,方言中保留的某些正偏结构复合词是古汉语构词方式的保留与沿用。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由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北方方言发展较快,所以正偏结构复合词的类型相对丰富。南方方言区受山川阻隔等地理因素影响,方言之间的交融相对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方言内部的变化少且慢,所以方言中的正偏结构复合词不论是数目还是类型都较固定。

(二)认知概念整合因素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对事物表达的概念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识解现象。由于方言中表达事物概念的词语固定,加上普通话的大范围普及,使用方言的人数减少,即使遇到对新事物的概念整合的问题,人们也是优先选择用普通话中的词语进行识解。因此,方言一直保持自己词汇的封闭性,正偏式结构表现为性别词在事物识解中占重要地位,成对出现类似“鸡公”“鸡母”这样的词群,如“×牯”“×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是确实存在的,并且与方言中的正偏式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汉语正偏结构复合词系统。本文尚未深入分析正偏结构复合词产生的认知依据,未来可继续探究。

[1]戴昭铭.一种特殊结构的名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6):40-45.

[2]周荐.语素逆序的现代汉语复合词[J].思维与智慧月刊,1991(2):36-38.

[3]伍巍,翁砺锋.汉语方言正偏结构词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2-137.

[4]徐正考,张烨.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1-156.

[5]曲亮.浅析现状汉语中偏正式复合词的语素异序现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2):54-55.

[6]王洪君.“逆序定中”辨析[J].汉语学习,1999(2):9-11.

[7]王媛媛.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正偏”结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7):110-112.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6.022

2017-03-29

向磊(1992— ),女,硕士研究生。

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2016yks018)

H136

A

1673-0887(2017)06-0091-03

赵 青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复合词中正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西部裕固语的并列复合词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关于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板栅溶解问题的研究
英语复合词的特征、类型及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