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态功能开发的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以遥观镇塘桥老街为例

2017-12-28王燕张新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老街古镇特色

王燕,张新荣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基于业态功能开发的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以遥观镇塘桥老街为例

王燕,张新荣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文章通过对遥观镇及塘桥老街现状的实地调研,明确其保护特色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实现对古镇老街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以促进老街的可持续发展。

塘桥老街;保护与开发;规划设计

一、特色概述

(一)资源特色

遥观镇位于常州市主城区东南部,全镇总面积45.29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7个社区,属常州经济开发区,环抱美丽的宋剑湖。遥观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史书记载,宋朝《咸淳毗陵志》称遥观为大舀,宋高宗南迁驻跸镇东青城寺中,晚见西天窑火之光,而赐名“窑光里”,明、清年间,这里因盛产青砖薄瓦而声名鹊起,形成街市,后陆续有窑光里、姚光巷、遥光巷等雅号。后人嫌“窑光”土俗,取谐音“遥观”,而沿袭至今。砖窑是遥观的一大特色,青城砖闻名一时。小小的砖窑见证了遥观发展、兴起的历程,也与周边的绿色相映成趣,成为遥观浓郁地方文化的代表(图1)。据称,南京的“明长城”上的城墙砖就刻有“青城”字样。常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鹞灯(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项目),制作和放飞活动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图1 洪庄砖窑

(二)文化特色

史书上记载着延陵季子“冢树挂剑”、宋高宗南渡驻跸清城寺的故事,民间流传着薛墅巷吴氏“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的佳话[1],更是孕育了近代经济学家吴敬琏、著名画家蒋凤白等一大批精英,他们不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遥观人的骄傲。光绪年间率先在这里创办了“临津书院”以及第一所私立小学堂永诒小学堂。这些都赋予了古镇遥观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历史特色

塘桥村位于遥观镇东南侧,历史上是常武地区南乡进入市区的通衢。老街南头的塘河上有座石拱桥——塘桥,塘桥老街依此得名。桥北头有座古白塔(图2),所以又名“白塔塘桥”。昔日的塘桥老街充斥着市井的喧嚣,窄窄的石板路两侧店铺林立,茶馆、面馆、地货行,无不人声鼎沸,生意兴隆。而今的塘桥,白塔依旧在,塘桥却已无处寻踪,大街上也安静了很多。

图2 塘桥白塔

二、问题与现状

(一)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较弱

千年古镇遥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价值较高,但由于对其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价值的认识不清,造成对资源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护不力,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源。目前遥观镇的物质文化资源除了塘桥老街,还有寺庙祠堂、老宅,例如塘桥村白塔、洪庄砖窑、郑村石碑群、石桥村东石桥,散布在遥观镇各处,未成体系,不便于保护与利用。

遥观镇的宋剑湖周边地块过度开发,造成湖体水面缩减,与湖相连的周边水系也减少,影响了该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及文化资源。塘桥村周边也被工厂企业包围,缺少与塘桥老街相呼应的文化气息。

调查走访发现,老街周边建筑风格混杂,街道破落拥挤,菜市场和工厂作坊夹杂在民居中,当地原住民仅留有少数不愿离弃老屋的中老年人,外来新市民成了老街的守望者。500米不到的老街是典型的江南狭窄的条石路面,两旁是衫木排门的店铺,保持着前店后坊的格局。老街目前基本没有商业店铺,仅作为外来人口的居住用房,内设凌乱,也非常冷清。房屋有不同程度的受损,部分建筑(墙体、屋顶、建筑细部构件)遭到破坏,屋顶也亟待修缮,个别破坏严重已无法修缮,甚至有些院落已整体坍塌,多数历史特色建筑装饰构件不复存在。整个老街形象不佳,缺乏统一的保护管理,更谈不上开发利用。

(二)生产生活缺乏统一规划

对于没落的古村落塘桥,整体规划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工业厂房和居民区交杂在一起,影响生活质量;绿化缺乏管理和规划,非常零散单一;砖混结构的居民住房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下水管道不健全,污水随地排放;电线老旧,交错在街道上方,存在安全隐患;菜市场脏污严重,乡村垃圾随意堆放,缺乏基础的环卫配套设施,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小摊贩缺乏管理,占据道路和公共空间经营,卫生没有保障;商店门头破旧,样式风格不统一;道路拥挤并缺乏必要的交通标识,大货车、拖拉机随意行驶;和长虹东路相交的入口处“老街欢迎你”标志左边是垃圾箱,右边是杂乱物品,影响古村形象。

(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遥观镇处于常州近郊,遍布大型企业工厂,宋剑湖的东南上风向有粉尘污染的大型企业存在,对宋剑湖自然风貌的影响很大,而且对常州城区也有较大影响。部分区域水污染严重,渔业活动只能在部分水域进行,河道充斥大量水草和淤泥,氮磷氨成分超标,私人占用公共绿化种植菜蔬,农耕面积零散,不能形成规模种植经营。

三、保护与开发设想

(一)遥观古镇风貌总体保护规划构想

历史古镇的保护一方面应该从其自身的价值来判断,采取的手段也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利、习惯和取向;另一方面古镇的保护规划并不是孤立的,而应该在城镇框架和地区总体规划下进行,应该同周围环境共同发展进步,要服从于地区更大范围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1.重视现行政策和社会结构对古镇保护的影响

地方政策必须考虑到历史古镇的特殊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古镇的历史本质和结构价值。保护要和城镇规划项目并行,把保护规划纳入国家和地方的法律范畴,加强古镇保护的力度,保证古镇风貌不受工业发展及房地产开发的影响。政府部门在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协调一致。

2.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利用

古镇中的古建筑结构、历史文脉不能破坏,其布局、特性、尺度都应保留。对于空置的老建筑,应为其寻找一些合适的用途,可以改造为博物馆、图书馆或名人馆等公共建筑,从而防止城镇中古老街道的进一步退化。常州的建筑格局,历史悠久,文化蕴涵深厚,城市形成城依水、水抱城的城水相亲格局,民宅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韵。因此遥观镇建筑在文化传承上既要展现大常州的面貌,又要彰显小乡镇的文化特色,力求创造一个既古朴又现代的历史城镇风貌。

3.结合旅游开发开展综合环境治理

随着产业升级,势必会有部分工厂企业倒闭,可以考虑在原厂址基础上恢复古镇风貌,保留部分老厂房,改造成工业艺术馆,改造工程可以以武汉403会展中心和常州运河五号为参照。围绕宋剑湖湿地开展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建议以宋剑湖为核心区域创建水生植物研究所,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水质等,开发以水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加强环保攻坚行动,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进行有效的综合防治工作。整改交通线路,合理布局周边道路。打造旅游文化聚集地,整合遥观镇的重要景观资源,规划旅游线路及塘桥到其他景点的交通方式。布置部分商业街区和民宿区,容纳游客,并提供更多体闲场所,以促进交易,刺激商业发展。

(二)塘桥老街保护开发构想

老街正确的保护开发方式,应当是开发性保护和保护性开发并举,以开发性保护为主。所谓开发性保护,主要是指修旧如旧,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实施小规模改造,可开发并利用沿街面的商业旅游价值,挖掘并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丰富传统民居保护的内涵。所谓保护性开发,主要是指以完善功能为任务,以经济为手段,以保护为目的适度开发[2]。

1.老街的功能开发和业态规划

遥观坐拥常州第三大湖宋剑湖,塘桥老街在宋剑湖水系的哺育下发展经济,传承文化。老街的功能是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休闲观光为主导,以城镇规划和旅游产业规划的双重要求为前提,以旅游开发配合城镇建设,实现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一体化。须采取城镇建设与旅游经济的整体经营、整体规划以及产权结合经营的模式,增加人口承载力,带动城市化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业态规划也是古镇和老街的重点之一。无论是面向本地消费者还是旅游者,必须有足够的休闲业态才能留住人,才能吸引消费者去消费,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对外宣传方面可以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媒体,开发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小礼品,让每一个来这里的游客扫码关注,并向其赠送礼品,通过少数人的关注分享逐渐传播到更大范围,从而扩大知名度。

本次规划地块为塘桥老街及四周闲散地块,在保证建筑居住空间形态完整的情况下,根据功能调整和业态开发需要重新规划设计,分为三大区块,分别是历史人文休闲区、商业娱乐休闲区以及生态观光休闲区。人文历史区主要是再建当地重要特色民居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故居,再现老街特色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商业娱乐区供游客逛街购物,店铺应体现遥观塘桥特色文化,比如常州特色的传统小吃、汉画砖刻屏、根雕、鹞灯、塘桥古镇特色青石砚及以各类宋文化产品等;生态观光休闲区是公共开敞空间的景观节点,重点打造四季节气公园,让人体验当地民风和乡野生活。规划后的老街将成为集居住、文化、商业、休闲为一体的历史老街。

规划设计要从历史与现代两个角度来考虑,既要保护历史建筑,又要发展现代商业,使塘桥老街在传播历史文化的同时又恰当地融入现代生活。除此之外,对塘桥老街进行功能拓展,使其不再是单一的居住性质,而是加入商业、娱乐、休闲等现代元素,使之符合现代大众口味和需求。采用拆除、保留、改造、增建等方式,从整体上还原老街历史建筑原貌,增加一些功能性公共建筑,通过新旧建筑对比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让人感受历史变迁的气息。对于遥观镇塘桥老街,我们应当尽力挖掘其历史文化并完整保存,同时,伴随城市快速发展,也要赋予它更多功能,让老街走向新的繁荣。

2.老街保护性修复建议

塘桥老街的保护与规划设计要着眼于整个常州市和遥观镇的大背景,在设计的功能结构上保留塘桥老街原有的街村肌理、空间结构和建筑尺度,并适当融入现代元素,拆除影响整体效果和无法修复的建筑,新增体现遥观特色文化、历史古韵的建筑,并使之成为地标性构筑物,形成塘桥老街的文化聚集地,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传播遥观的历史文化。

(1)最小干扰、最大保护可保留的民居及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改造设计时,要遵循保护优先、最小干扰的原则和原生整体性原则,完整保存老街形态。修缮保护保留的民居,做到“修旧如旧”,拆除无法修缮的和影响整体的建筑,空出来的地方修建新增建筑,通过对现代技术和材料的精心使用,和对质量、尺度、节奏和外观的合理掌握,在不影响其结构和审美品质的前提下将现代建筑融入古老环境中,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如建造地方技艺展览体验馆,展示当地的传统民俗和技艺,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体验方式,它可起到传播遥观历史文化、强化地方文化魅力的作用,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遥观的过去,并与现在对比,相映成趣。新建筑在形式上要延续老建筑的语汇,保证原有规模、老街肌理不变,无形中将现代融入历史。

(2)恢复老街原始空间结构。为了强化塘桥老街蜿蜒曲折的空间格局和打造通透的视线,要清除街道现存的障碍建筑(图3),拆除与整体格调不符的现代建筑,恢复原有民居群落结构,同时在保证整体性的情况下,对外部空间进行功能组合和环境景观设计,使之在散发古典气息的同时又具有商业价值。并且适当加入新的元素,丰富户外空间,使历史院落空间与现代娱乐空间和谐共融。

图3 塘桥老街现状

(3)保护修缮建筑立面和细节。在老街保护规划设计中,建筑立面是一大重点,立面面积大,直接体现地域文化,门窗屋檐等细节虽小,但也不容小视,因为它们无处不体现出建筑和民俗文化。整治中重点加强沿街铺面的整治,恢复具有明显遥观传统商铺特色的构件,沿用塘桥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立面结构。设计后的塘桥老街效果图建筑立面总体色调呈现原木色、灰色和白色,建筑的重点部位再适当着重改造,统一风格,并且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比如遥观生产的窑砖、青瓦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材料,并采用当地建造工艺(图4)。与此同时,为了弱化矛盾冲突,局部也少量使用现代材料,在保持老街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增加现代时尚感,使建筑更能融入现代生活。

图4 塘桥老街改造效果图

(4)强化出入口的作用。塘桥老街作为塘桥村的主要历史文化街区,应对其进行重点设计,既要体现当地建筑构件特色,同时又要有指示牌和导向性作用(图5)。

图5 塘桥老街出入口效果图

3.打造四季节气湿地公园名片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打造一个好的主题有利于吸引投资带动地方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带动经济发展,也可以很好地解决乡村人口流失的现象。节气湿地公园是对塘桥老街乡野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挖掘和体现,也是塘桥老街今后成为遥观名片的一个重要标志。艺术公园本来就是对乡村气息、慢生活的一种呼唤,也是对节气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老街的四周分布着零散的农耕土地,甚至有不少土地是填湖所造。由于近年来水患频发,生态恶化,遥观镇也在着力规划退耕还湿地。因此可利用塘桥四周的用地,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规划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湿地公园,打造一个以节气为主题、传播乡野文化和传统节气文化的休闲公园体系。即以节气为主题划分公园空间,每个空间选用与节气相对应的植物、动物,融入农业活动和人文活动等要素,并加以艺术性抽象,保留节气标示物,把它们融合到建筑当中,营造一种乡野气息。公园中的建筑设计力求体现节气反映的文化内涵,并在建筑风格上嵌入塘桥老街的特色。道路命名上全面采用节气诗歌反映出的意境,搭配植物构筑生机勃勃的画面(图6)。

图6 塘桥老街季节湿地公园区位布局图

四、结语

任何保护开发设想都要建立在政策和经济基础之上,只有在强有力的政策和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才能调动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地保护古镇历史遗留建筑、风貌环境等,且在原有产业无法支撑经济发展时寻求更适合古镇发展的业态,使古镇老街焕发新的生命与活力[3]。本文希望通过设计让古镇老街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规划设计后的古镇老街,应能够对塘桥村的外在空间建筑功能、内在文化功能进行完善和补充,也为遥观其他地方的古迹保护或街巷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以此为模板,将遥观打造成历史文化古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注:本文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部分设计内容由陈杭、王倩等同学参与设计,深表感谢。

[1]沈琳.遥观镇特色介绍[EB/OL].[2016-10-31].http://hr.czwmw.gov.cn/2013-06/17/content_1926653.htm.

[2]李亚.积淀与变迁:重庆古镇磁器口的文化人类学探讨[J].四川建筑,2004,24(1):13-14.

[3]陈成钢,吴万盛,白直辉.基于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古镇保护方法:以瑞安市林垟古镇开发保护为例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6.016

2016-11-02

王燕(1979— ),女,讲师。

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D519)

TV983

A

1673-0887(2017)06-0062-05

庄亚华

猜你喜欢

老街古镇特色
老街谣
特色种植促增收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中医的特色
古镇之旅
老街(外二首)
完美的特色党建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