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特征的形成及对策

2017-12-25刘承志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9期
关键词:校风班风心理

◎刘承志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特征的形成及对策

◎刘承志

处于青春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了自己也有点不可控制,不可捉摸,变化快得令人惊慌的年龄阶段,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危机期”,意谓青春期急剧的生理发展。

现就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形成论述如下:

男女生性别差异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了心理上的差异,由于父母老师在抚养和教育过程中贯穿着社会习惯,传统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性别的心理特点。

男女孩出生后,首先受到家庭,以后则是学校及其他社会环境的不同要求、训练与期望,因此,他们在青春期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性别特征、心理特征。

女孩很早就养成了温顺、稳重、遵从社会的期望,节制顺从,习惯于约束,从属性、依赖性较强,自尊心较强,因而女孩较多的得到老师的赞许,而男孩则强烈要求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精神上追求独立的倾向,向往和成人一样的社会地位,渴望对外交往,对老师的说服教育口服心不服,逆反心理较强,因而,男孩子常常会受到老师的指责,而且会屡教不改。

校风、班风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积极的校风能使学生勤奋学习,有上进心,自尊性强,严肃而不失活泼,消极的校风会使学生纪律涣散,自制力差,不求进取。

班风是班级所有成员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积极进取的班风会使学生内聚力增强,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追求进步的行为风尚,消极的班风则会使学生不知进取,厌烦学习,组织纪律性差。

校风、班风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因此,应加强校风、班风建设,使校风、班风成为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利因素。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长对教育特有不同的评价,对子女的期望,奖惩也不同,从而导致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高收入家庭的女孩由于有优厚的经济基础,学习条件较好,爱好广泛,在小集体中会追求相应的地位,但也会有不良嗜好,中产家庭的青少年关心公共事务,喜欢自我实现,对表扬和物质奖励会作出积极反应,对读书比较感兴趣,会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往往希望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喜欢采用严厉惩罚,压制的手段,因而和子女在情感方面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其子女也会形成专制型性格特征,他们在与权威人物的相处中往往表现出种种矛盾的态度,他们或表现出过于明显或暗含的屈从,或是在形式上保持适当的社会距离,他们对表扬和物质奖励不感兴趣,他们对读书很少有兴趣,也不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他们缺乏钻研精神,一旦遭到失败,就很快地对学习失去兴趣。

教师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的校学习并非在真空中发生,在师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中进行的,每个课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氛,即课堂里的综合心理状态,一旦形成了某种课堂气氛,往往能保持相当一段时间并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善于点拨和积极引导,则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能专心听课,乐于开动脑筋,反应敏捷,发言踊跃,课堂上呈出有张有弛、热烈活跃与恬静严谨有机结合的产物。

如果师生关系疏远,教师不善调控,学生则显得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滞,多数学生被动应付老师的要求,不少学生做小动作,有时学生惧怕老师,上课提心吊胆。

如果老师强硬专断,对学生时时严加监视,学生则会一开始就厌恶这种领导并易被激怒,不愿与老师合作,老师一旦离开课堂,学习就会明显松弛。

如果老师讲求民主,与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学生则喜欢学习,喜欢同别人尤其喜欢同老师一块工作,学生工作的质量高,学生能互相鼓励,能独立承担某些责任,不论老师在课堂与否都能自觉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气氛,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面对这人生中生命力突然迸发且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青春期,我们应该用欣喜的心情,举起双手帮助学生扑腾着理想的翅膀飞向高空。

作为老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善于表扬。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有了自己的主观想法,独立意识比较强,往往导致与成人的对立与冲突,他们的心灵再也不屈从于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赞美就显得比较重要。

理解学生。教育工作者只有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和学生接近,取得他们的依赖与尊重,实现情感交融,学生才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向老师倾吐,老师才能深入细致地作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学生才会自觉地将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激发自己的努力上进,积极主动地学习。

消除偏见。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一视同仁,爱所有的学生应该是每位老师的座右铭。

男女生在心理行为上有差异是很正常的,应该消除性别偏见,因为性别的偏见对男孩女孩都有害。

心胸豁达。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情感的参照来看、听,接触他人,谈论世事,并产生相应的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参照系,能容纳学生与自己明显有异的各种价值观念、信息和看法,能够容纳与自己不同的思想与情感,能够对身体、智力、感知、运动及情绪上各自有异的学生表示关切,并同他们和睦相处。

正面引导。对青少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要认真地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讲清道理,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绝不能不讲道理,以势压人,采用压服、讽刺、挖苦、恐吓,甚至体罚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学生,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不是泛泛地讲道理,而是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它形象生动,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积极的感染力和鼓舞作用,特别是将老师和学生自己的先进事例讲给学生,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极具有说服力,通过正面引导,学生会从先进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懂得人生的意义,从而会树立起高尚的远大理想。

山东省曲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校风班风心理
说 校 风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