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质

2017-12-21李凤军

速读·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审题课题素质

李凤军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我认为小学生的作文素质大致可以从如下四方面考虑。一是心理素质,即培养作文的兴趣、正确的作文态度和良好的作文习惯。二是思想素质,即健康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意识,良好的意志品格、爱美的情趣。三是思维素质,即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四是语言素质,即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综合运用字、词、段、篇的能力。在这四方面的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是前提和关键,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是具体表现。

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具备符合《大纲》要求,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作文素质呢?我认为,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根本途径是:认真扎实地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那怎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呢?

一、指导学生认真研究课题,激发读书兴趣,不断提高审题能力

小学生习作练习中不懂得审题、习作离题、偏题现象屡见不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经常指导学生认真研究课题,就能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小学课本中所入选的课文有三百多篇。这些课文的题目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其中以词语、短语、短句的形式出現的居多。它们有的以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的姓名,如《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事物的名称,如《风筝》《白杨》《蜜蜂》等;事情发生的地点或地名命题,如《草原》《秋天的果园》等;有的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地震中的父与子》《再见了亲人》;有的命题中提示或蕴含着文章的中心,如《伟大的友谊》《尊严》……有的一目了然,有的耐人寻味。如果在教学时,我们能指导学生研究课题形式的特点,课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课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课题对提示文章中心的作用,课题与文章体裁的联系,学生就能在不断学习中养成审题的兴趣和良好的审题习惯,逐渐提高审题能力。

布置预习新课文和提示课题指导研究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钻研探讨的热烈情绪,有利于调动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课题教学上的具体体现。在学生学完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既能加深和提高学生对课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课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课题与文章的体裁关系的认识水平,又能直观地引导学生领会和学习作者围绕题目选材和组材的方法与特色。这是提高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渗透作文指导的一项不引人注意而又不可忽视的经常性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思维素质的有效方法。

二、选择课文典型的片段,抓住重点词句,诱导学生欣赏品味

学生在习作中常有提笔而无话可写或虽然有“表达胸中积蓄”之愿望,却不晓得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普遍现象。这是学生感受生活不深、缺乏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思考的习惯、语言贫乏所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有的语言形象生动,饶有情趣;有的语言朴实简炼,感情真挚;有的结构严谨,富有特色;有的表达含蓄,余味无穷。在教学中,选择典型的片段指导学生有表情地反复诵读,抓住重点词句,分析词句的深刻含义和感情色彩,启发学生琢磨词语与句子与上下文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剖析人物的语言、行为、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身临其境”展开联想。如《风筝》一课在教学“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时,问学生假如此时此刻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等。这样能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美中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开阔思想境界,有利于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事物和人们的美好情操及良好的意志品格。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又能形象直观地领会作者写作的匠心,学到作者综合运用字、词、句、篇的技巧、特色和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认识能力,潜移默化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规律,不断积累和丰富语言。

三、重视引导学生认识、比较文章各种段的开头、结尾、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及它们在表达意中所起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的能力,养成善读的良好习惯

经常见到学生的习作中段的开头不是“有一次”“又有一次”就是“接着”“那时候”之类的词语,过渡生硬单调。为此,我选择结构严谨、富有特色的名人佳作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比较各种不同的开头句、结束句、过渡句以及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构成段、布局谋篇的技巧。

例如,老舍《养花》一文,各自然段环环紧扣,结构十分严谨,段与段的过渡自然且各具特色。譬如第一、二、三、四自然段的开头句,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段的总起句,在段中起了“带头”的作用。不同的是第一段的开头句“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紧扣课题,点名主题,在全文中起了总当代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能就是人性教育,而人性教育的基座就是品德教育,最近国家教育部提出“以德树人”的教育观,实际上是回归教育本能。要实现“以德树人”的教学要求,振兴民族教育,实现教育创新,从教育本身的功能而言,就要从语文教学开始,让语文教学引领教育创新,让教育创新引领国家创新。

语文教学就其内容来讲是有其社会属性。国家在第三轮中学课程改革中曾提出语文教学应是“大语文”的教育观,这种提法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就其性质来说,首先是工具性,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语文学好了,文墨通了,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就会学得很轻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就会提高,学生能力提高了,走向社会工作就会左右逢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好了语文就拿到了通向你事业大门的钥匙。语文除了基础的工具性,还是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等精髓就会在这个大语文中承载,学好语文,就学好了中华文化。

语文除了工具性、文化特质外,还具有创新性,为什么呢?

第一,语文教学本身需要创新。一堂语文课能否为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不能一味承袭传统,必须用创新思维去创设一堂课的流程。endprint

第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还需要教育思想的潮流涌动,没有创新就不是信息化,而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它本身在不断升级换代。语文教学也必须创新,这几年总在谈论高考改革,说是语文高考卷的权重分要提高到180分,这说明大家对语文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一个时代变迁必须有思想引领,而语文教育的创新就合拍于时代跳动的脉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把握了这脉搏,就一定会有新的辉煌。

认识了语文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特点后,我们还需要把握当今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加重了学生阅读传统课文、经典课文的难度

课堂上学生不一定都去读必修教材,更不一定去讀《读本》内容,他们更喜欢的是电子阅览,玩手机固然不好,但学生不玩手机,特别是农村孩子,恐怕难以做到。比较灵活的做法是课堂上要禁止手机阅读,让笔头刷刷胜过指头刷刷。

二、语文社会功能应在教学中得以发挥

现在提倡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都是在观察、关注中逐步形成的,语文教师创新不全在课堂,而更重要的在课外的博采众长、社会实践的千姿百态。

三、语文教学创新也要吸纳技术要素

现在社会上家长们热补孩子的数学、外语、理化等,因为对这些学科的补习立竿见影、收效快,而对语文的温补、慢补功能认识不足,因而放弃对语文的补习。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承认这些热门补习的学科的确比语文容易出成绩,因为一个知识点抽丝剥茧,从技术的角度容易把握,而作为语文课的学习恐怕无可操控的技术,且见效慢。要改变这种现状既要语文教学自身的创新,也要社会思想解放,放大语文品德教育的主导功能。语文教学从手段上说要依托校园信息网,建立智慧校园,让学生足不出校也能共享社会教育的功能,语文教育的创新需要让学校社会化,让学生处在各种各样的社团氛围之中。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新时代要求我们要创新工具产品,语文工具性功能发挥越好,语文教学引领社会规范化。

语文学科的内容具有社会性,我们要从大语文观中强化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化功能,让人性教育充满时代色彩。

语文学科需要创新思维,创新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所需。 的作用。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句“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承接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启了第二段介绍“我”养些什么花的内容。它是一个典型的过渡句,在第一、二段中起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使两段过渡自然、内容联系密切。第三段开头句“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作者先用“不过”这个词语使语意来一个转折,紧接着用“尽管……还是”“若是”这两种关系的关联词组成的复杂句子引出“怎样养花”“我”从养花中“增长见识”的内容,这样不但使内容过渡自然紧凑,而且句式与第二段的开头句不同。第四段则用“我不是有病吗”这个反问句使笔锋一转,引出“养花要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我从中享受到劳动的乐趣”的内容,这又是个与第二、三段完全不一样的开头。至于结束句,这四段也不尽相同。第一段是自然性结束,第二段是结论式的总结结束,第三段是议论式结尾,第四段是反问句式结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经常指导学生这样分析、比较、琢磨,学生就能在不断的阅读中,在众多不同风格的文章中直观形象地学到各种段的开头、结束、过渡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得到阅读的训练,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作文习惯,表情达意的水平定能扎实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题课题素质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