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路径分析

2017-12-21葛佳佳

速读·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

摘 要:人才是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支点。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紧跟形势,不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政产学合作、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途径,培养大批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路径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南亚、中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目标,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作为合作重点。

“一带一路”建设向东连亚太经济圈,向西接欧洲经济圈,沿途通往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东非共6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总量大约为21万亿美元,总人口数大约在44亿人的规模,分别占全球的30%和64%。“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源泉,更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提出的以互利共赢为根本目标的伟大战略构想。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新需求

作为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不仅要靠硬实力,包括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外交实力与军事实力,还要靠软实力,而软实力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从国务院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中可以看到,截止2014年底,共有80多家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由于沿线国家在资源禀赋、法律环境、产业结构、语言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走出去”的企业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强大的人才储备。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指出,“人才因素乃是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关键”。客观地说,“一带一路”战略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贸易、货币、技术和文化,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培养一批熟悉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应有的行动。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方面承担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应紧跟形势,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不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能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更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今后高职院校应着重培养以下几类人才。

(一)非通用小语种人才

语言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长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对英语等主要通用语言教育的投入很大,而忽视了对一些非通用小语种的教育经费投入。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40多种小语种官方语言。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非通用外语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一带一路”的建设,亟需高职院校加大培养力度。

(二)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领域,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物流、法律、科技和文化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需要大批的各行各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1990—2013年期间,相比全球的年均增长速度9.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直接投资(FDI)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5%。另外,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2020年,亚洲国家投入于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累计约达到8万亿美元,其中68%为新建项目,更新维护项目占比32%,涉及能源、交通、水务、电信、卫生等领域。各领域中所有项目的圆满完成,需要成千上万的电力、公路、铁路、港口与通信等产业的工程建设、设计实施、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类人才。

(三)海外高层次人才

客观地说,“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缺乏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将成为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共同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华留学生规模逐步扩大,来华留学的生源国家和地区数量也不断攀升,层次和专业选择范围也趋向多样化,然而相距“一带一路”建设目标,留学生来源国和专业结构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进一步优化留学生教育,着眼于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既熟悉本国历史、地理、语言、文化、宗教,又知华、友华、亲华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不仅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可持续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我国国家高層次战略和外交战略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创业创新型人才

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还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首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助于提升广大青年的创业精神。近些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R&D方面的投入的增加,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飞跃式提升。然而,创业人才的短缺导致研发成果与市场的严重脱节,大量科技成果只能被束之高阁。高校学生是一个独特的创新创业群体,在以创意、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创新创业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能够在科技研发和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实现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利于推进创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鼓励创业是当今世界各国缓解就业压力、摆脱经济持续低迷的重要途径。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机制endprint

“一带一路”战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国高职院校应该紧抓机遇,不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尽快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机制与策略,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人才。

(一)强化政产学三方合作,共建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摒弃原先闭门造车式的育人思维,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组织的合作,共建政产学三方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协同育人机制。首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和实施主体,政府应该鼓励和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制的深化改革。政府应积极给予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在财政方面作为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促进合作办学,通过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手段来鼓励高职院校加强多边合作,从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其次,高职院校应在传统的“工学交替”育人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产业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高校与企业联合育人办学,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促进“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一方面,高职院校联系产业界深入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促进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同质化思维,树立新型高端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我国高职院校和产业界可以尝试开展多种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合作推动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以及产业界的共同发展。

(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优化

为了顺利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必须重新检视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现实需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优化。

1.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积极寻求高校内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协作培养国际化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各自优势,在贸易、工程、法律、语言和管理等专业开发交叉联合培养机制,实现跨学科课程学分互认,从而满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2.优化各专业课程体系,增添“一带一路”新要素

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传统课程教学基础上,增加“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实施要点、规则标准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民族宗教等内容,努力将“一带一路”要素渗透于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

3.强化师资培训,打造高素质国际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国际化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师,是知识的传播人,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源头活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会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群体的国际化培养力度,一方面公开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另一方面派遣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践和学习,全力打造一支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队伍。

(三)做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开展与海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与世界进一步接轨,国际合作日益深化。除了培养国内优秀的专业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高职院校更应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做好“引进来”的留学生教育工作。首先,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加大海外办学力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办分校甚至共建大学,同国外同类高校合作授予双学位,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高校的影响力。目前,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埃及、约旦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向中国发出了赴海外办学的邀请。此外,就留学生规模而言,来华留学生占全球留学生的8%,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但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布局来看,各高职院校应该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和扩大留学生规模,集中资源,统筹规划并增设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相关的特色专业,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打造来华留学生教育品牌,最终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参考文献:

[1]郭朝晖,徐雅雯,孙乐.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5):89-90.

[2]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One Belt,One Road”:Chinas Great Leap Outward[Z].London: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2015,2.

[3]國家发展改革委等.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9.

[4]华哗迪.央企“一带一路”路线图发布[N].经济日报,2015-07-15.

[5]汪琴.高校国际化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5):109-112.

作者简介:

葛佳佳(1988—),女,浙江东阳人,义乌工商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创新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义乌工商学院高等教育国际化项目《地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ygjh2016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