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导研式教学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革新路径

2017-12-12苏妍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苏妍静

【摘要】对于我国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我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需要对这一学科进行学习,而且它是升学考试科目,能够对我国学生的升学产生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较为庞大,而且包含较多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给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困难,影响了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因此,我国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成绩。导研式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研究与获取。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印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此为依据,对自身教学进行革新。

【关键词】导研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革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152-01

导研式教学可以被理解为导入与研究,即教师提出问题后,自身不对问题进行讲解,而是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辅助者,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牢固的记忆知识,最为重要的是它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高考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有较高的分数比重。然而其中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给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众多困难,很多高中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良好效果,导致自身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成绩逐渐降低,继而陷入恶性循环。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新型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与使用,革新原有教学方式。导研式教学符合教育改革要求,能够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导研式教学对自身教学进行革新。

一、导研式教学概述

(一)导研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利用课程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课程知识,并且强化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知晓知识的具体使用方法,同时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使自身能够在未来更好的学习知识。自主性是导研式教学的主要特征,在导研式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教师只是问题的提出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也是导研式教学的特征之一,学生可以选择在课外对知识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深入了解知识与强化知识记忆。探究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单人的探究能够保证自身独立的进行思考,提升自己的知识获取能力;群体探究则是最为理想的探究方式。

(二)导研式教学的使用方法

教师使用导研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以往进行的教学不同,教师需要明确划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与自我传授知识之间的界限,保证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单方面的进行知识传授,学生能够做到的只能是被动的听从教师教学。但是导研式教学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三)导研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需要明白,与导研式教学相关的课程内容一般较为复杂,需要进行长期的学习与了解。学生与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导研式教学带来的诸多改变,因此在初期,教师需要保持较多的课程讲解,让学生慢慢的进行知识探究,适应导研式教学的节奏。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心态的调整,使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课堂教学与教学内容,有能力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最后,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指导工作,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适时的进行指导,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发挥出导研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导研式教学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学的革新思路

(一)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对中小学课堂主体问题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即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而存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样的模式更加符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保证学生通过课堂获取知识,符合这一特点的教学模式开始得到广泛的利用,导研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仍旧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将自身作为课堂主体,这不仅不符合教育改革的规定,也无法有效的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成绩获得提升。导研式教学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身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就是顺利的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与解决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有些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课程的讲解,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他们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解题过程告知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探究,理解数学问题中包含的各部分内容。学生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教师的讲解,如果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那么他们的探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将存在欠缺,无法有效的解决自己面对的数学问题。导研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带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让学生通过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个人能力。教师自身需要适时的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为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三)带领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是导研式教学所倡导的,因为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夠在问题中对知识更好的应用。受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限制,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及时带领学生总结经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自己应该通过怎样方式进行改善,因此,很多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适当的改变自身的课堂结构,让总结经验教训成为数学教学中关键的一环,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自身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告知学生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对数学学习进行调整,改善数学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策略,巩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仁.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175-176.

[2]李昌官.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2):59-6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试论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