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

2017-12-12张扬武罗伟生康毅禤传凤王仕衍张夏陈姗蔡碧莲

山东医药 2017年40期
关键词:荔枝核列酮罗格

张扬武,罗伟生,康毅,禤传凤,王仕衍,张夏,陈姗,蔡碧莲

(1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础研究·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

张扬武1,罗伟生2,康毅3,禤传凤2,王仕衍2,张夏2,陈姗2,蔡碧莲2

(1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分为观察1、2、3组和对照组。观察1组加640 μg/mL的TFL,观察2组加640 μg/mL的TFL和15 μmol/L的罗格列酮,观察3组加640 μg/mL的TFL和2 μmol/L的GW9662,对照组加正常培养基。各组均继续培养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以OD450值表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γ、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γ、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培养72 h观察1、2、3组OD450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组OD450值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3组OD450值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1、2、3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观察1组(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3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观察1组(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TFL能够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PPAR-γ表达、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肝纤维化;荔枝核总黄酮;肝星状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转化生长因子β1;大鼠

荔枝核味甘、微苦,归肝肾两经,具有祛寒止痛、行气散结的功效,荔枝核总黄酮(TFL)是荔枝核中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研究表明,TFL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TFL能够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逆转肝纤维化[1];TFL可通过上调PPAR-γ/c-Ski、下调α激动蛋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2]。但其对PPAR-γ/TGF-β1信号通路有无交叉影响尚未可知。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们观察了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现分析结果并探讨其机制,旨在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HSC-T6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库。TFL购自南京泽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纯度85%;罗格列酮、GW9662购自购自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FBS、DMEM高糖培养基购自加拿大维森特公司;CCK-8试剂盒购自日本Dojindo公司;总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PPAR-γ、TGF-β1、GAPDH内参引物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PPAR-γ、TGF-β1一抗购自美国Abcam公司;兔免疫组化SP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细胞分组及干预 电子天平秤称量20 mg TFL溶解于125 μL的DMSO中,加入完全培养基至25 mL,过滤配制成800 μg/mL的母液,然后用完全培养基稀释成640 μg/mL的工作液[1];用文献[3,4]的方法制作罗格列酮工作液(浓度15 μmol/L)和GW9662工作液(浓度2 μmol/L)。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HSC-T6细胞,胰酶消化后进行细胞计数,调整细胞密度为2×104/mL ,吹悬打匀后以每孔100 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设观察1、2、3组和对照组,每组5孔。细胞完全贴壁后弃去旧培养基,观察1组加640 μg/mL的TFL,观察2组加640 μg/mL的TFL和15 μmol/L的罗格列酮,观察3组加640 μg/mL的TFL和2 μmol/L的GW9662,对照组加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72 h。

1.3 相关指标观察

1.3.1 组细胞增殖情况 采用CCK-8法。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弃培养基,加入新的完全培养基后每孔加入10 μL的CCK-8溶液,置于37 ℃培养箱孵育1 h,多功能酶标读数仪上测定450 nm处的OD值(OD450值)。

1.3.2 PPAR-γ、TGF-β1mRNA表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培养72 h后用TRIzol法提取各组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SYBR® Premix Ex TaqTMⅡ试剂盒说明书行实时荧光定量PCR,以GAPDH为内参照。GAPDH上游引物5′-ATGGGAAGCTGGTCATCAAC-3′,下游引物5′-GTGGTTCACACCCATCACAA-3′;PPAR-γ上游引物5′-CTGTTTTATGCTGTTATGGGT-3′,下游引物5′-GTCAAAGGAA-TGGGAGTGGTC-3′;TGF-β1上游引物5′-CTGGGGCCCTGCCCCTACAT-3′,下游引物5′-CTTGGGCTTGCG-ACCCACGT-3′。采用美国ABI 7300 PCR仪进行扩增,两步法反应条件如下:95 ℃ 30 s,95 ℃ 5 s,60 ℃ 30 s,44个循环。读取Ct值,采用2-ΔΔCt法计算目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1.3.3 PPAR-γ、TGF-β1蛋白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培养72 h 后取各组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3% H2O2消除内源性过氧化氢酶,正常血清封闭后分别加入鼠抗人PPAR-γ、TGF-β1单克隆抗体,4 ℃孵育过夜,随后加入生物素二抗工作液及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经DAB 显色,脱水、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组随机选取9个有意义的高倍镜视野进行观察,可见细胞质呈特异性棕褐色阳性染色,计算每个视野下细胞中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数,即阳性表达率。

2 结果

2.1 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比较 培养72 h时观察1、2、3组和对照组OD450值分别为1.534± 0.016、1.318±0.006、1.846±0.017、2.244±0.084。观察1、2、3组OD450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组OD450值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3组OD450值高于观察1组(P<0.05)。

2.2 各组PPAR-γ、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观察1、2、3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观察1组(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3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观察1组(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观察1组(P<0.05)。见表1。

2.3 各组PPAR-γ、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观察1、2、3组PPAR-γ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组PPAR-γ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观察1组(P<0.05),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3组PPAR-γ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观察1组(P<0.05),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观察1组(P<0.05)。见表1。

表1 培养72 h后各组PPAR-γ、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观察1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转化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逆转肝纤维化是阻断肝脏疾病转化成肝硬化的惟一方法[5]。肝纤维化的形成是由于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从而导致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于肝内,而HSC激活的同时又可分泌大量的TGF-β1,这种自分泌的正反馈机制使TGF-β1加强储脂细胞合成胶原,促进大量ECM合成,从而促进肝纤维化不断进展[6]。研究证实,PPAR-γ通路可抑制HSC的活化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PPAR-γ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纤维化疾病的药理学靶点[7]。PPAR-γ活性降低与HSC纤维母细胞样活化关系密切,而给予活化的HSC多种内源或外源性PPAR-γ配体可显著抑制HSC纤维生成活性[8];PPAR-γ可通过阻断TGF-β1信号通路抑制ECM的生成,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9]。PPAR-γ/TGF-β-Smad信号通路共同介导肝纤维化,姜黄素通过减少PPAR-γ的表达,从而减少ECM产生,PPAR-γ基因启动子内有两个Smad结合元件(SBEs),Smad3/4蛋白复合物可特异性结合至SBEs,Smad4过度表达可消除姜黄素对PPAR-γ启动子的负调节作用,减弱其对TGF-β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10]。

PPAR-γ作为一种核转录因子,对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罗格列酮除了具有降糖作用外,还可以作为PPAR-γ的激动剂。研究发现,罗格列酮能够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从而抑制Ⅰ型胶原的表达,实现肝纤维化的逆转[11];罗格列酮干预后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PPAR-γ信号通路的变化与TGF-β1的表达存在某种关联,PPAR-γ信号的激活可能通过TGF-β1途径调节肝纤维化的进程[12]。GW9662是PPAR-γ选择性不可逆拮抗剂。当罗格列酮激动PPAR-γ的表达时,HSC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受到抑制,采用GW9662干预后,其PPAR-γ的表达受到抑制,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减弱,从而证明GW9662可作为罗格列酮激动PPAR-γ表达的特异性阻断剂[13~15]。

TFL是从荔枝核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合物。研究证实,TFL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涉及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有PPAR-γ、TGF-1、核转录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TL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1,2,16,17]。肝纤维化进程不是单一信号通路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多个途径的相互交叉和叠加,这一过程非常复杂。本研究结果显示,TFL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加入罗格列酮则HSC-T6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下降,加入GW9662则HSC-T6细胞增殖活性有所恢复。应用TFL联合罗格列酮的观察2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单纯应用TFL的观察1组,TGF-1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单纯应用TFL的观察1组;而应用TFL联合GW9662的观察3组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单纯应用TFL的观察1组,TGF-1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单纯应用TFL的观察1组。提示TFL抑制HSC-T6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下调TGF-1表达而实现的。激活PPAR-γ信号通路、进而抑制TGF-1表达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的增殖,可能有助于逆转肝纤维化。

[1] 刘瑞,陈桂泓,徐伶俐,等.荔枝核总黄酮及罗格列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PPAR-γ和CTGF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3):344-347.

[2] 康毅,罗伟生,黄红,等.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PPARγ/c-Ski表达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1):106-111.

[3] 郭晏同,赵景明,柏楠,等. PPARγ 特异配体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8,14(11):786-789.

[4] 郭晏同,赵景明,王欣,等.罗格列酮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医药,2008,48(19):6-8.

[5] Garcia-Tsao G, Sanyal AJ, Grace ND, et al.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and variceal hemorrhage in cirrhosis[J]. Hepatology, 2007,46(3):922-938.

[6] Xu T, Ni MM, Xing-Li, et al. NLRC5 regulates TGF-β1-induced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during hepatic fibrosis[J]. Biochem Cell Biol, 2016,70:92-104.

[7] Wakino S, Hayashi K, Kanda T, et al. Peroxisome proliferato 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ligands inhibit Rho/Rho kinase pathway by induc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SHP-2[J]. Circ Res, 2004,95(5):45-55.

[8] 孙凯,黄晓卉,甄茂川,等.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0):1194-1196.

[9] 蔡玲燕,刘菲.PPARγ对肝纤维化中肝星状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36(7):417-419.

[10] Zheng S, Chen A.Disrup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by curcumin induces gene express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in rathepatic stellate cells[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07,292(1):G113-123.

[11] 毕丽青,郝彦琴,王翠玲,等.罗格列酮对类胰蛋白酶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3-15.

[12] 康谊,曾艳丽,魏君锋,等.罗格列酮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机制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7):676-679.

[13] 平键,成扬,徐列明,等.姜黄素激活PPARγ下调肝星状细胞α-SMA和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4):215-218.

[14] 车媛梅,张一,应杰. PPARγ、脂联素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710-6712.

[15] 何志国,赵永忠,卢青,等.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4,33(3):286-290.

[16] 傅向阳,喻勤,罗伟生,等.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5):685-689,7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60530,81660779);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YJS201617)。

罗伟生(E-mail: 4011188@qq.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7.40.008

R575

A

1002-266X(2017)40-0029-03

2016-10-27)

猜你喜欢

荔枝核列酮罗格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白居易与荔枝核
下火秘方 荔枝核糖水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对不起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微波法提取荔枝核黄酮的工艺研究
吡格列酮对膀胱癌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