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生门》楼适夷译本的“得”与“失”

2017-12-06王萌萌孙传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罗生门文学翻译鲁迅

王萌萌+++孙传玲

摘 要:《罗生门》是近代新思潮派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在中国深受读者青睐。从鲁迅开始到现在,此书在中国出现过不少译本,各译本的翻译风格以及翻译观各不相同,而译者对词汇的把握和对句式的翻译极大地体现了译本的翻译特色。楼适夷和鲁迅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两人之间的翻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以《罗生门》为例通过对比鲁迅、楼适夷两位译者的译文来看楼适夷译本的“得”与“失”。

关键词:罗生门 楼适夷 鲁迅 文学翻译

一、引言

小说因其魅力独特、情节引人入胜,有多种译本,这些译本各具特色。不同的译本对词汇的处理和句式的翻译都极大地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特色以及译者所在时代的翻译特色。一次好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有过硬的基础翻译知识以及能力,还需要对所翻译作品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原作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感情基调等都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译者不仅需要扎实的翻译功力还需要相应的文学素养。

楼适夷是中国有名的翻译家,曾留学日本,一生翻译了很多日本文学作品,比如《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志贺直哉小说集》小林多喜二的《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安子》,壶井繁治的《愤怒吧,富士》井上靖的《天平之薨》等,他的翻译风格不仅为中国翻译界翻译外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还为国内外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的巨匠,《罗生门》就是芥川所作,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我国著名的翻译家鲁迅先生于1921年首将《罗生门》译成汉语,传入国内,继而引起一场翻译热潮,得到国内译者的关注,相继出现多种译本,其中以鲁迅、楼适夷、林少华、文洁若的译本最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鲁迅、楼适夷的《罗生门》译本中词、句的翻译来分析《罗生门》中的翻译是如何体现楼适夷的翻译风格以及楼适夷译本的“得”与“失”。

二、楼译本的“得”

(一)詞汇

《罗生门》中有不少日本固有名词,这些固有词汇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且有些词汇在中文中没有与之相应的译词,如何处理这些词汇做出忠于原文的翻译并被读者所接受是一大挑战。不同译者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例1:羅生門が、朱雀■大路にある以上は、この男の外にも、雨やみをする市女笠■や揉烏帽子■が、もう二三人はありそうなものである。それが、この男の外には誰もいない。

鲁:这罗生门,既然在朱雀大路上,则这男子之外,总还该有两三个避雨的市女笠和揉乌帽子①的。然而除了这男子,却再没有别的谁。

楼:罗生门正在朱雀大路,本该有几个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

鲁迅直译为“市女笠”和“揉乌帽子”,并且加注解释。日语原文用市女笠和揉乌帽子指代行人,鲁迅在此处选择尊重原文,采用直译没有将行人二字译出来。楼适夷是直接翻译出来同时在文中进行了加译,没有注释,译文简洁,读起来非常轻巧明了。

例2:これは、その濁った、黄いろい光が、隅々に蜘蛛の巣をかけた天井裏に、揺れながら映ったので、すぐにそれと知れたのである。

鲁:这只要看那昏浊的黄色的光,映在角角落落都结满了蛛网的藻井上摇动,也就可以明白了。

楼:模糊的黄色的火光,在屋顶挂满蛛网的天花板下摇晃。他心里明白,在这儿点着火的,绝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鲁译的“藻井”和楼译的“天花板”在用词上都非常准确,“藻井”一词较为晦涩,如果读者没有相应的时代背景知识,必然难以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天花板”非常具有现代化色彩,对读者而言读起来比较轻巧,用词准确,能够明白“天井”是指什么。

(二)句子

例3:夕冷えのする京都は、もう火桶(ひおけ)が欲しい程の寒さである。風は門の柱(はしら)と柱との間を、夕闇と共に遠慮なく、吹きぬける。

鲁:晚凉的京都,已经是令人想要火炉一般寒冷。风和黄昏,毫无顾忌的吹进了门柱间。

楼:夜间的京城已冷得需要烤火了,风同夜暗毫不客气地吹进门柱间。

后半句原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烘托阴郁的氛围,楼译和鲁译分别用“毫不客气”和“毫无顾忌”将原文情境表现出来,保持了原作的原汁原味。

例4:雨は、羅生門をつつんで、遠くから、ざあっと云う音をあつめて来る。

鲁:雨是围住了罗生门,从远处沥沥的打将过来。

楼:雨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飒飒地打过来

通过译文可以看出鲁译、楼译同日语原文一致,“雨”做主语统领后文,但是鲁译将“は”给翻译了出来,这样的翻译使译文表达不符合汉语的习惯,此处过于直译。楼译和鲁译都将“と云う音”给省略掉,使用拟声词译成具体的声音,生动巧妙,临境感强烈,使读者对文中自然景象的描写感同身受,可见其用词的考究,但是鲁译用“沥沥的”,营造不出雨势大的氛围,过于绵软无力。楼译“飒飒地”用来形容雨,但是“飒飒”一词多用来形容风声,用在此处将风雨一起飘摇而至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比起鲁译用“沥沥的”描绘的景象强势了一些。

例5:そこで、日の目が見えなくなると、誰でも気味を悪るがって、この門の近所へは足ぶみをしない事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のである。

鲁:于是太阳一落,人们便觉得阴气,谁也不再在这门的左近走。

楼: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这里来了。

这两种译法都间接地将恐惧译出来了,“阴气”和“阴森”这两个词会让人联想到恐怖电影里那种幽暗、阴沉、压抑的环境氛围,让人莫名地恐惧。“気味を悪るがって” 可以解释为“なんとなく恐ろしい”,“なんとなく”在日语中表示只可意会却无法言说。这句话在原文中,芥川是想为下文的氛围作铺垫,为下文惊心动魄、骇人的故事提供暗示,鲁迅和楼适夷通过渲染环境的阴郁来表现罗生门气氛的诡异,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这样更能传神的表达出原文的氛围,行文上也更符合小说展开规律,如果直接译成人的心理,比如“让人毛骨悚然”,就会让读者产生误解,以为是死尸给人们带来恐惧,而原文指的是罗生门的气氛让人心生害怕。endprint

芥川善用历史故事来阐述其主题思想,用理性的笔触展现人性的弱点,《罗生门》是他当时因感情受挫而创作出来的。日文风格多清冷枯淡,芥川的《罗生门》中多阴森凄凉和抑郁的场景,且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楼适夷在翻译《罗生门》时正值入狱,处境艰难,在翻译《罗生门》时,将原作中那种凄凉的氛围充分地展现出来了。并且从选词以及例句中某些词汇的处理可以看出楼适夷在在字词上非常下工夫,力求做到神似,将原文的意境表现出来,文中无注释,突出表现在对和制汉语的翻译上,使得译文整体较为轻巧,读者读起来毫不费力。从例句对比可以看出楼适夷译本比较符合现代的表达方式,侧重于归化翻译,在展现原作感情基调以及意境表达上高度贴近原文。

三、楼译本的“失”

对例1的“市女笠(■)”和“揉烏帽子(■)”的翻译,鲁译和楼译都最大地表现了各自的翻译风格,鲁迅在此处的直译最大程度传达了原文的异国情调,体现了鲁迅的“硬译”风格,表明他“引入外来文化”的视角,目前这两个词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词条。楼适夷对着两个词的翻译表明译者都采取了归化策略,是顺应本族的视角,虽然能够向读者传达出原词的含义,但不是汉语的固定词条。

例2的“天井”鲁译和楼译各有特色,“天井”一词有“顶棚、天花板、顶点、最高限度”等含义,在中国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明代叫“藻井”,清代称“龙井”,对这一词汇的翻译体现了译者对原文时代背景的把握。鲁译为“藻井”,“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个独特的装饰部分,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寶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通常做成向上隆起的形态,看起来与井状无异,除此之外有多种形状,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结合平安时代的时代背景考虑的话,“藻井”较为合适。而楼译的“天花板”虽然对读者而言读起来比较轻巧,用词准确,能够明白“天井”所指含义,但是就原文而言,不符合文章的时代背景。

例3的前半句的 “夕冷えのする”有天气转凉之义,鲁迅译成“晚凉的”,用词极为精妙,楼适夷译为“夜间的”,没有译出天气转凉的含义,且用词不够准确,此处属于误译,相比之下鲁迅的翻译更贴近原文。 后半句鲁迅完全是照着原文直译,黄昏和“吹”搭配不符合现在的汉语语法,楼译和鲁译一样,“夜暗吹进门间”不够准确。

以上可以看出鲁迅的译本非常注重罗生门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生活,在一些选词上非常些功夫,译词所体现的年代感与原文贴合,而楼适夷在展现年代感这方面的处理就稍显逊色,比如对“天井”一词的处理上,鲁译成“藻井”,楼译成“天花板”。 另外出现了漏译的情况,而且过度的本土化翻译使得译本失去了原文所具有的时代色彩。

四、楼适夷翻译风格

从以上译本例子可以看出,楼适夷和鲁迅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在词的处理上。鲁迅与楼适夷的特殊关系,楼适夷对鲁迅从误解到理解,由理解到视为精神导师,鲁迅对楼适夷从好感到喜爱,由喜欢而赞佩,表现出两人之间不同寻常的精神关联,(李秀卿.1933:楼适夷与鲁迅.名作欣赏,2012(8)),并且楼适夷本人表示在翻译《罗生门》时曾参考过鲁迅的译文,因此楼适夷在《罗生门》中的翻译风格除了受他本人写作风格的影响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受鲁迅的影响,鲁迅在早期翻译时期中,翻译的作品中多采用归化策略,到了后期则强调直译,主张“宁信而不顺”,在词的处理上直译的方法比较符合原文的年代和背景,而过度直译导致译文意义不清,给读者阅读造成很大困难,而楼适夷是因情况而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选词上和表现原文感情上下功夫,旨在向读者传达原作的灵魂。翻译是对作品的一个再创作,译者对原著风格的不同认识和不同处理方式从侧面反映了其各自的翻译观,对比楼适夷的各国译作,可以发现楼适夷译文整体现代化的时代感较强,语言简洁流畅,译本归化色彩浓厚,翻译时多采用意译的手法,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

注释

① 市女笠是市上的女人或商女所戴的笠子.乌帽子是男人的冠,若不用硬漆,质地较为柔软的,便称为揉乌帽子.

参考文献

[1] 高烈夫.日汉翻译理论和技巧[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3:40.

[2]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 李秀卿.1933:楼适夷与鲁迅[J]..名作欣赏,2012(8).

[4] (日)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M].楼适夷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5] 岑治.评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汉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6).

[6] 孙立春.从《罗生门》的翻译看中国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关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6).

[7] 王鑫.《地狱变》三个版本中译本的比较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

[8] 霍芳芳.《罗生门》四种译本比较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生门文学翻译鲁迅
屠龙者终成恶龙
孔乙己
产妇自杀的“罗生门”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罗生门下的人性丑恶——解析电影《罗生门》
电影《罗生门》的素材考察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