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朱熹《论语集注》的修辞说理

2017-12-06陈云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修辞朱熹

陈云

摘 要:朱熹的《论语集注》语言简练平易,注释旨在明义,不繁琐,行文简洁流畅,善用多种修辞手法,结构严谨,对仗工整。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集注》艺术特色鲜明,说理释义文采斐然,易于理解,具有特殊的文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朱熹 论语集注 修辞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学识渊博,著述甚丰,有五部论语学著作传世,其中最能代表朱子论语学学术成就,并借以构建其理学思想体系的著作是《论语集注》。

朱熹一向主张不事雕琢的文学形式,认为文辞主要功能是表达思想观念,重在实用。但是在释《颜渊》篇时,批评了棘子成去文存质的做法,认为语言具有修饰性,在不同场合,为了充分表情达意,对言辞须加以修饰。实际上,朱熹对文辞风格是辩证的态度,一方面,他主张文辞应该写得平易自然,另一方面他也不废弃对形式的追求。作为一位理学家,朱熹必然强调文学要以达意明理为主,从而强调文辞风格以平易自然为主导,但他事实上还是非常注重文学的形式之美的。因此,朱熹的《论语集注》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提高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据笔者初步统计,《论语集注》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大致为:对偶78例,对比29例,反问39例,比喻16例,排比14例,顶真4例,用典6例,回环7例,层递5例,映衬1例,互文2例等。

一、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②对偶修辞在《论语集注》中运用最为广泛,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于记诵,对于诗文功底深厚的朱熹来说,对偶修辞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

《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集注》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的释文不仅简明,而且本身亦对称中节,颇富文采,《集注》中这种释文比比皆是。如:《子路》篇中“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对偶讓释文表意凝炼,富有音韵之美。

朱熹的《集注》中的对偶修辞,根据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来分,有正对和反对两种情况。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而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相反。其中属于正对的例子如:《子罕》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集注》释为“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朱熹将“高”与“坚”,“仰”与“钻”等表达相同或者相近含义的词对举,说明孔子之道的不穷尽与无方理之境界。

再如:《学而》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集注》释为:“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朱熹将两句性质相类似的句子相对举,意在表明不忽视小的细节是培养德行的正确态度。

对偶中还大量存在着与对比兼用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反对,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用对偶的形式表现出来。

又如:《乡党》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集注》释为:“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朱熹用“精”、“粗”与“养”、“ 害”两组表达相反含义的词语对举,表达了事物精细对身体有益的观点。

《论语集注》以对偶句数量最多,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偶与对比的兼用,其义自明,无须另外再进行解释说明,使文章既具有说服力,又整齐晓易。

二、反问

只问不答,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中。与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反问这种说法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情感。在《论语集注》中朱熹也大量运用了反问修辞,使语势更加强劲,表达更有分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先进》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集注》释:“季氏以诸侯之卿,而富过之,非攘夺其君、刻剥其民,何以得此?”朱熹认为季氏只是诸侯,却富过周公,如果不是夺君剥民,他怎么会有这么多财富?与直陈的表达方式相比,反问句式能使文章的语气略显激越,更足以表明朱熹对季氏的愤慨之情。

又如,《卫灵公》篇:“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集注》释为:“无水火,不过害人之身,而不仁则失其心。是仁有甚于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无也。况水火或有时而杀人,仁则未尝杀人,亦何惮而不为哉?”朱熹认为“不仁”比 “无水火”的危害性更大,不可以或缺一天,而水火会杀人,仁却不会,为什么不行仁道呢?这里朱熹未以直陈而以反问,引发深思,其意不明自见,更富思想启迪性。

三、比喻

也称譬喻,就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化,把概括的东西形象化。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讲道:“且何为比,盖写物以附意,赐言以切事者。”朱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从而使得注释的语言变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如,《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集注》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朱熹通过比喻形象地解释了智慧之人为何乐水,仁道之人为何乐山的道理,前者通达事理而畅通无阻就像水一样,后者则安守于义理厚重不迁就似山一样,比喻贴切,平易生动。

又如,《子路》篇: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集注》:“因此言而知为君之难,则必战战兢兢,临深履薄,而无一事之敢忽。”朱熹将“为君之难”比喻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明做君上的艰难,将君王谨慎认真的紧张姿态跃然纸上,生动而形象。endprint

朱熹通过大量比喻的运用,将具体的事物形象地说明抽象的道理,化抽象于有形,变深奥为浅显,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使枯燥乏味的说理变得生动活泼,饶有理趣。

四、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语言单位平行地排列在一起,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一种修辞格。朱熹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能够提高了表达效果,更富有表现力。

如,《卫灵公》篇中,“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集注》释:“而行之必有节文,出之必以退逊,成之必在诚实,乃君子之道也。”朱熹以三个单句并列组成排比句式,强调了君子以义为本质的三个方面,不可或缺,密切关联,只有同时具备这三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又如,《宪问》篇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集注》释为:“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朱熹通过四个单句的平行排列,论及到成为德才兼备、中正和乐之人的综合条件,并让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内容凝练,形式整齐,音节短促,语言富有节奏感。

再如,《子罕》篇中,“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集注》释:“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这三个分句排列开来,强调谷成长的三个阶段不可或缺,以物喻人,借喻君子对这三个阶段的经历。

运用排比手法阐释道理,揭示事物本质,形成浩浩之势,使文章淋漓酣畅,使人信服,同时也彰显文采,增强文章内蕴之美。

五、顶真

顶真是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相连而又上递下接的一种修辞格,也叫顶针和联珠。顶真可以反映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表达事物先承后接的过程,能使语气贯通,脉络分明,环环相扣。朱熹在说理过程中,运用顶真修辞,层层推进,周密严谨,阐释得既准确又具有逻辑性。

如,《为政》篇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集注》释:“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朱熹认为深爱自己父母的人,必然会心平气和;一个心平气和的人,脸上必然会有愉悦的表情;一个脸上有愉悦表情的人,必然具有温婉的仪容。说理严密,逻辑性强,表达出事物之间所隐含的层递关系。

又如,《季氏》篇中,“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集注》释:“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通过环环相扣的蝉联,内容承接紧密,事理逻辑推导,气势浑然,语气贯通。

六、用典

这是古代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是指对前人的语句或历史故事等典故的引用。借典说理,可达到古为今用、匡正谬误之目的,另外还可使文章显得厚重,具有历史纵深感和可读性。朱熹在《论语集中》中通过用典修辞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如,《尧曰》篇中,“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集注》释:“项羽使人,有功当封,刻印刓,忍弗能予,卒以取败,亦其验也。”朱熹借项羽之失败,道四种恶政之危害,针砭深刻,入木三分,用典说理之功效得以突显。

又如,《乡党》篇中,“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集注》释:“汉陆续之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盖其质美,与此暗合也。”孔子不吃没有按一定方法切割的肉,不食没有一定调味的酱物,而朱熹为了印证孔子的饮食之道,引用了汉代陆续之母的饮食做法,论证性强,具体有力地阐发了观点。

七、回环

回环是利用句子首尾语句变换次序,将排列次序不同的语句紧密连接起来,给人以循环往复感觉的修辞格。回环使语句整齐均匀,回环式说理能揭示事物间的辩证关系

如,《里仁》篇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其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于是,颠沛必于是。”《集注》释:“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朱熹通过回环手法揭示了取舍与存养的有机联系,互为依存,相为促进,连为一体,以此说明君子不管任何情况也不会丢弃仁德的道理。

又如,《季氏》篇中,“隱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集注》释:“求其志,守其所达之道也。达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通过回环往复的形式,揭示了“志”与“道”两者相连而无法分离的辩证内涵,精辟而意味无穷。

八、层递

层递又叫渐层,递进。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依序层层递增或递减,阶梯式推进的一种修辞技巧。说理的层递式运用,可使认识深入,印象深化,更接近事理的本质。

如《雍也》篇中,“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讼者也。”《集注》释:“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朱熹通过结构相似、内容递降的语句的连用,分级对贤人的行为进行描述,意义深刻。

再如《子张》篇中,“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集注》释:“言其务外自高,不可辅而为仁,亦不能有以辅人之仁也。”通过递增,说明人不能助他为仁,他也不能助人为仁,进一步揭示子张务外自高的未仁之本质,层层深入,批判犀利,警策儆戒。

纵观《论语集注》还涉及其他的修辞手法,如粘连、映衬等,兹不赘述。总之,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朱熹的《集注》不仅具有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同时也使说理释义文采斐然,易于理解,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

注释

① 本文引文若无特别说明,均出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中华书局,2011.

②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4.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兰和群.古汉语修辞格式及艺术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辞朱熹
朱熹“撤广告”
春日
朱熹“撤广告”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朱熹治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