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肿瘤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特点分析研究

2017-12-04孙晓梅叶延程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肿瘤医院埃希菌标本

孙晓梅,叶延程,张 红

(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某肿瘤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特点分析研究

孙晓梅,叶延程,张 红*

(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目的 分析肿瘤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6年1—12月某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标本,对分离细菌种类、来源、科室、药敏试验结果及感染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1—12月共送检标本3 524份,阳性1 174份,阳性率为33.31%,检出多重耐药菌148株,检出率为12.61%,其中医院感染61株,占41.22%,社区感染87株,占58.78%,分离前三位的多重耐药菌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48株多重耐药菌分布于19个科室,主要为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结论 肿瘤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呈分类聚集现象,应根据此特点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肿瘤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特点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接受放化疗,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等,易因免疫力下降而发生感染[1]。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以及泛耐药菌株的增加,更给肿瘤患者抗感染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2]。为了解肿瘤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笔者对某肿瘤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目标性监测与统计,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1—12月某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标本3 524份,分析多重耐药菌分离检出情况及感染类型,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检出的相同菌株。

1.2 菌株来源

所有标本均由临床医护人员规范采集,及时送检。由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3]。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3 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种类选择药敏试验纸片,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读。

1.4 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为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4]。感染类型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检出结果

2016年1—12月全院共送检标本3 524份,阳性1 174份,检出多重耐药菌148株,检出率12.61%。其中医院感染61株,占41.22%,社区感染87株,占58.78%。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株主要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33.84%、16.89%、15.31%。产ESBLs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主要耐药菌株。见表1。

表1 多重耐药菌检出结果及感染情况[n(%)]

2.2 多重耐药菌来源分布

分离出的148株多重耐药菌主要来自痰液、尿液、分泌物。其中,55株来自痰液(占37.16%),27株来自尿液(占18.24%),26株来自分泌物(占17.57%)。见表2。

表2 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分布及构成比

2.3 多重耐药菌检出科室分布

148株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分布于19个科室,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分别占20.95%、10.81%、9.46%,见表3。

表3 多重耐药菌检出科室分布及构成比(n=148)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检出的148株多重耐药菌株中医院感染61株,占41.22%,社区感染87株,占58.78%,多重耐药菌社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医院感染率,分析原因与患者在药店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服用以及个体诊所诊疗过程中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有关,提示我们应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范围扩大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此外本研究还显示:多重耐药菌种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成为致病菌引发感染[5],是医院常见致病菌。本研究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也是引起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主要耐药菌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造成的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无明显差异,而革兰阳性耐药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皮肤软组织及切口感染的主要细菌。

本次研究分离出的148株多重耐药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分泌物,三者占72.97%,其余各类标本占27.03%。临床痰液标本送检数最多,但因呼吸道存在大量致病菌,标本采集时易被污染,培养结果稳定性差,影响临床判断,因此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加大无菌标本送检量就显得尤为重要[6],临床药师应对此加强培训指导,使医生在抗感染过程中逐步建立送检无菌标本的意识。

研究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分布科室较广,全院33个科室中19个科室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胸外科、骨与软组织科。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于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胸外科,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布于骨与软组织科,分离出的5株鲍曼不动杆菌全部分布于ICU。该分布特点与科室患者收治特点相对应。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现阶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大挑战。各级医疗机构均应高度重视,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用药知识培训,减轻抗菌药物选择压力。同时,也应加强健康宣教,为群众提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信息与资料,从多方面减少耐药菌产生。

[1]焦扬,吕晓娴,刘冰.肿瘤专科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动态分析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4,10(22):2423-2425.

[2]金转丽,师建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预防多重耐药菌[J].临床合理用药,2013(5):43-44.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操作规程[M].3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S].2011.

[5]黄丽丽,刘小河.某中医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10(26):3025-3026.

[6]张倩茹,李甲,孙向东,等.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与预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0):4648-4649.

R515

B

1671-1246(2017)23-0142-03

(*通讯作者:张红)

猜你喜欢

肿瘤医院埃希菌标本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创新体制 承担重任 建国际一流的肿瘤医院
海南省肿瘤医院
十年巨变 打造地市级肿瘤医院标杆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地市级肿瘤医院成“被遗忘的角落”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