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17-12-04彭永芳杨静华卢小红刘付群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分量

彭永芳,杨静华,陈 娴,卢小红,刘付群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37)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彭永芳,杨静华,陈 娴,卢小红,刘付群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37)

目的 探讨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前后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教育;溃疡性结肠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性反应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1]。由于此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疗效和转归都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容易造成患者心理负担重,依从性差,甚至放任治疗。据报道[2],UC患者用药不依从率高达20%~50%。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常因自我管理能力差,对疾病认识不足,未能按时按量用药,致使疾病复发。

2014年6月起我科承接了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对溃疡性结肠炎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UC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自觉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对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有着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U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临床诊断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3]。年龄24~72岁,平均(48.33±2.48)岁,男58例,女38例。纳入标准:智力及回答问题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有精神疾病或拒绝参加本研究。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同病种患者48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等。

1.2.2 实验组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科内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3~5名专科护理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护师或主管护师组成,并邀请一名住院医师、一名主治医师参加,选派高年资、责任心强、有5年以上本科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护师担任小组长。护士长参与管理和督促,不定期检查工作情况。(2)收集资料。干预前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调查,由小组成员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族史、既往史、治疗经过。②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价。③遵医行为水平量表测定:包括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按时作息、运动休闲、卫生清洁、心理调节等。(3)拟订教育计划。根据摸底情况,拟订个性化干预计划和健康处方,实行一对一干预,从住院起每周干预两次,每次30~40 min,出院后保持联系,每月家庭随访两次,干预时间为6个月。(4)发放健康手册和生活行为训练卡。发放科室自编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手册》,指导患者学习手册内容,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保持身心放松、精神愉快,避免劳累、熬夜、精神紧张;饮食方面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以牛奶、稀饭、面条等偏碱性食物为宜,忌辛辣刺激、油炸、过冷、过热的食物;运动方面每天早晚散步,每次30~40 min。要求患者在健康生活行为训练卡上,对照日常行为打勾,提醒自己“我按时服药了吗”“我完成今天的运动量了吗”“我按时作息了吗”。(5)增加护患互动。建立出院随访制度,随访登记卡内有随诊医生及护士姓名、复查和随访的时间与地点。对不及时复诊者,通过电话或短信询问。建立健康教育朋友圈和QQ群,以便随时向患者发送健康处方,增加护患互动。(6)邀请家属参与。邀请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发挥家庭及社会的作用,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健康行为。

1.3 评价工具

采用赵秋利等[4]研发的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6个月后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即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3个维度)、健康自我管理认知分量表(2个维度)和健康自我管理环境分量表(2个维度),共3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和健康自我管理环境分量表采用“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作答,分别计 5、4、3、2、1 分;健康自我管理认知分量表采用“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不太同意、不同意”和“有信心、较有信心、不确定、不太有信心、没有信心”作答,分别计5、4、3、2、1 分。根据得分将健康自我管理水平分为高(141~190分)、中(90~140分)、低(38~89分)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经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见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3.1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体对自身健康进行管理的能力,包括树立健康的管理观念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5],体现在个体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3方面。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3方面得分均处于中低水平,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3方面得分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38.27±9.53)分,而对照组仅为(106.69±6.8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UC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自我管理能力总分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行为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1 0 0.1 0±7.2 1 1 0 1.3 8±7.4 1 1.0 0 8 0.3 1 9 1 3 8.2 7±9.5 3 1 0 6.6 9±6.8 6 1 7.7 0 7 0.0 0 0 3 8.1 5±4.0 2 3 7.5 0±4.1 2 0.7 8 1 0.4 3 8 5 7.9 2±2.8 3 4 0.0 6±2.8 1 1 9.1 5 2 0.0 0 0 2 9.5 6±2.9 0 3 0.6 7±2.7 0 1.8 5 4 0.0 7 0 3 9.1 0±5.2 0 3 2.3 5±5.5 0 5.9 0 4 0.0 0 0 3 2.4 0±5.5 9 3 3.2 1±5.4 0 1.2 0 2 0.2 3 5 4 1.4 2±6.5 0 3 4.8 8±6.0 0 4.3 7 5 0.0 0 0

3.2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缓解心理压力

UC患者多为青壮年,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脓血便、疲乏等[1],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患者除了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还要面对长期治疗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这也会大大影响其治疗积极性。本课题从患者入院开始建档,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评价,根据收集的资料设计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通过“一对一”方式向患者介绍服药知识、复诊计划、饮食禁忌等。并将护理干预计划延伸到出院后,通过规范的家庭随访,专人跟进,使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专业人员的悉心指导,从而缓解精神压力。

3.3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改善医疗环境,促进患者康复

研究中我们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增加护患互动,对用药、复查等通过QQ和微信提醒,利用网络和手机进行远程教育,将健康处方发送给患者,方便阅读和记忆,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拉近护患距离。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气馁、不遵从医嘱,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我们通过邀请家属参与治疗,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其责任感,促使患者自觉遵医嘱用药。温馨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休养环境,使患者逐渐建立自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3.4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自我管理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还包括培养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患者自我关注意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有效的慢性疾病管理方式之一[6]。本课题结合UC的疾病特点,以控制发作、维持缓解期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发放《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手册》和健康生活行为训练卡,指导患者学习手册内容,提醒其按时服药和就诊,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1]陈晨,韩现红,戴新娟,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3):1740-1744.

[2]Kane S V,Brixner D,Rubin D,et a1.The challenge of compliance and persistence:focus on ulcerative colitis[J].J Manag Care Pharm,2008,14(1 Supp A):2-12.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4]赵秋利,黄菲菲.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869-875.

[5]周菜珠,梁巧莹,陈玲,等.湛江市某企业在职员工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J].现代医院,2013,13(3):145-147.

[6]罗小娟,陈翠霞,李秋琼,等.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人健康行为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3):1061-1064.

R574.62

B

1671-1246(2017)23-0139-02

注:本文系广东省湛江市科技公关项目(2014B01140)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分量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基于FFT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分量实时跟踪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