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糖代谢”为例探讨思维导图为主体的新型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建立

2017-12-04郏弋萍欧阳满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糖代谢生物化学导图

郑 敏,郏弋萍,欧阳满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以“糖代谢”为例探讨思维导图为主体的新型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建立

郑 敏,郏弋萍,欧阳满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理论体系庞大、内容复杂抽象。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本文以“糖代谢”为例,探讨以思维导图为主体、建立多种教学方法相辅的新型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这门重要的桥梁学科。但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抽象、复杂枯燥,增加了教师对本课程重、难点的讲解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全面掌握重、难点的难度。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组织性思维工具,能高效开发大脑[1]。绘制简洁明了的思维导图,能将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和发散思维的思路、途径有序地表达出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认知工具,应用到教学中,能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高效,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5]。本文探讨建立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新型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具体实施分3个环节。

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两方面: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梳理。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执行者独立参与此项活动中。

1.1 教师的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以教材为依据,进一步熟悉本章节的内容,梳理教学目标,理清重、难点。在熟悉本章节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绘图软件制作电子版思维导图。目前常用的绘图软件有Xmind、Freemind、MindManager等,教师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适合的绘图软件。图1是笔者用Xmind软件制作的“糖代谢”知识思维导图。

1.2 学生的课前梳理

全班学生按每组6~8人进行分组并编号,每一位学生先对本章节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并概括。然后以小组讨论及分工合作方式,借助彩色笔和A4纸绘制手绘版思维导图,绘制的思维导图要尽可能提炼本章节主要内容。在绘制过程中,将遇到的疑难点进行标记,放在课堂上解决。

图1 “糖代谢”知识思维导图

2 课中讲解与梳理

2.1 学生讲述——疏通知识脉络

每次课随机挑选一组学生代表进行本组手绘版思维导图讲解(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讲解要求按照知识框架由中心向周围扩散,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的逻辑顺序。例如,介绍糖代谢基本途径时用3句话来说明:糖代谢包括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包括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的合成代谢包括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

2.2 教师授课——查漏补缺

教师以电子版思维导图(见图1)为教具,结合前面学生的讲述,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具体讲授。讲授原则:(1)注意知识框架的主次性;(2)突出重、难点;(3)结合板书、PPT、动画等视觉性教学方式,将启发式教学、比较法教学、互动法教学、案例法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将重、难点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

启发式教学举例:介绍糖的无氧氧化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一次体育课800米跑考试,大家挥动双手迈开双腿奋力往前跑,结果第二天起床发现自己的双手和双腿特别酸痛,这是为什么呢?比较法、互动法教学举例:讲授完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后,引导学生用表格形式从反应条件、反应部位、终产物等方面对人体的两条供能途径进行比较和归纳。

2.3 课堂小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每次授课留5分钟作为课堂小结时间,引用一个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例如“糖的无氧氧化”授课结束后,可以引入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某肝病患者清晨空腹跑步时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喝糖水后有所改善,思考该患者可能发生了什么中毒?让学生参与讨论,整理思路并阐述。

3 课后巩固——建立“第二课堂”

人的记忆是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所以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需要在课后不断巩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视觉性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巩固呢?我们可以借助当前流行的微信平台。

建立“生物化学学习”微信群,每次课后各小组上传手绘版思维导图,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和教师对每个小组上传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还是一次学习和记忆的过程,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课后巩固。最后,教师上传电子版思维导图,学生自行下载、保存,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对知识框架进行联想、回忆,从而达到不断强化的效果。

4 结语

把思维导图引入生物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利用当前流行的微信平台对思维导图进行共享与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使教师反思教学,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升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作用。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杨若俊,冯妮,李云华,等.思维导图在中医儿科学教与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6,22(1):123-125.

[3]钟介石,龙熙翠,于建云,等.思维导图提高医学课程学习效率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25):3582-3583.

[4]彭惠,王晓璇,骆挺.思维导图在眼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6):637-640.

[5]吴芳琴,王艳玲,吴瑛.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2):2488-2491.

G421

B

1671-1246(2017)23-0037-02

注:本文系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XJY-2017-24)

猜你喜欢

糖代谢生物化学导图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调查研究
社区人群糖代谢及肥胖指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第6章 一次函数
高糖餐后进行急性有氧运动对高三学生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