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与制度

2017-12-03武二千

长江丛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社会制度春秋战国墨家

武二千

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与制度

武二千

在春秋战国时期,旧的制度,旧的文化逐渐被抛弃,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不断被确立,士大夫的地位不断下降,以知识分子为骨干的各大学派纷纷站起来宣扬自己的思想,史称“百家争鸣”,这些不同的思想影响与反映了社会文化与制度。文章基于高中生的角度,以多元化理性化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与制度作一个浅析。

高中物理 应用题 高中生视角 题型特点

社会文化与制度不是恒定不变的,它随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与生产方式种种因素而变化,因此历史学认为,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与制度也反映了该时代下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春秋战国时期是高中历史知识课本的重点研究时期,要求高中生重点学习,特别是动荡社会里反映的文化与制度,对后世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一个抽象复杂的概念,它是社会中所有成员的个人意识集合,一般认为社会的文化结构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受到社会经济与阶级斗争,社会生产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春秋战国的社会文化多于诸子百家学派倡导的思想观念作为反映,以下列举三个流派作为例子以供参考:

(1)儒家学派的尚礼爱民尊君文化。儒家学派是诸子百家之首,相对于其他学派倡导的思想文化,儒家认为百姓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君王,君王应该视百姓为子民,实行仁政,减少百姓的赋税与徭役,尽管这种思想缺乏先进性,没有倡导自由民主思想,却最符合封建时期君王与百姓的社会关系,能够维持社会形态的长久稳定,被统治阶级沿用了两千多年。儒家学派还倡导礼乐文化,认为周王朝的衰弱是因为“礼乐崩坏”,诸侯心中对周天子没有敬畏之心导致的,因此在治国的时候倡导统治阶级克己复礼,兴办学堂,以礼教化百姓,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如此封建王朝必将长治久安,万事太平。

(2)道家学派的无为而治文化。相对于儒家的入世思想,道家反映了出世的思想,道家倡导无为而治,认为封建王朝要长治久安,君王不能随意改变现有的制度,应该遵循上代君王留下的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道家并非反对君王统治,而是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统治方式,百姓不应该承担太多的赋税与徭役,君王必须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有饭吃,有衣服穿,有书读,这样社会才不会动荡,百姓才能拥护君王的统治。道家学派还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自身需求的满足,认为治国与做事应该顺应天时,顺应地利,顺应人心,才是最高效最有用的方式。

(3)墨家学派的非攻兼爱尚贤文化。墨家没有将人的地位划分为三六九等,认为平民与士大夫阶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应该被同等的爱。墨家代表了平民阶级小资产家的利益,他们害怕战争,渴望安定与和平的生活。“非攻”反对一切不正义的战争,如国家对国家间的侵略,墨家学派认为这是满足统治者私欲残害百姓的不正确方式,但对于保卫国家领土的战争,墨家学派认为这种战争是非常正义而且必要的,还主张统治阶级重视军事力量建设,保卫国家领土。“尚贤”提倡不论出身不论富贵将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是在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关系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改变的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体制,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我国疆域四分五裂,被不同的政治群体所统治,因此社会制度也相对复杂,别具特色。春秋战国时期阶层矛盾呈现多方制约却在各个阶层间利益日益冲突的反常趋势,因此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常常是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是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此同样无法一一列举,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列举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疆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归地主所有,这些地主通常是达官贵族,如诸侯、士大夫阶级,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要想获得粮食只能租赁地主并在田里进行耕种,无奈的是即便农民在一块土地上耕种一辈子也无法获得土地分毫,后代也只是作为农民继续耕种。封建时期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被牢牢掌握在贵族手里,产生了地主与农民两个社会阶级,因此封建时期最大的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国家也对一些土地有使用权,君王赐予贵族或者功臣,或者以政府的名义租赁给农民耕种,农民交一部分粮食给政府。

(二)官员侯爵世袭制

官员世侯爵袭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在后世来看并不适合人才的发展,断绝一些贤能的平民百姓做官的可能性,一些不学无术好逸恶劳的世家子弟却身居高位。但这种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侯爵世袭制度也有重要的意义,君王可以利用它有力地维护贵族的利益,从而获得贵族的拥戴。

(三)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制

随着东周统治的瓦解,诸侯与贵族割据一方,占有土地与郡县,并被下属拥立为王,统治不同的区域。这些君王也参照东周的社会制度将一些土地分给有功之臣或部分贵族进行管理,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制度,在一些小郡县实行地方管理,诸侯臣子按时上报给君王,权利仍然属于中央。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文化与制度也是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文化领域各大学派纷纷站起主张不同阶级的思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社会体制上,一部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另一部分沿用了周王朝的社会制度,有效巩固了君王的统治。

[1]赵萍.春秋战国赏赐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刘启文.春秋战国识人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树德协进中学)

猜你喜欢

社会制度春秋战国墨家
学富五车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历史喵第二部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
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对法律功能实现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